我的绩效管理知识启蒙并不是源于《卓越绩效准则》,但它对于我绩效管理理念的形成却有着重要意义。这些理念与绩效管理教科书的结论大多是一样的,但形成的思路可能并不完全一样。对于实践者,思路恐怕比结论更重要。我想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把《卓越绩效准则》介绍给各位同行,希望大家也从中获益。
) C' k/ l8 w, W这是一个连续的专题,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每周用跟帖的方式添加一次新的内容,不过各位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一起探讨;我同时希望对卓越绩效有研究的同仁参加讨论,给我们以指教。
; j' {5 q6 z# z7 V& S (文中蓝字为原文) 《卓越绩效准则》是美国国家质量奖的评价准则。而实际上,它考察的范围已经不限于质量管理,或者说“卓越绩效”的管理方式对整个组织的经营管理都是适用的。
$ v% `9 E4 e4 J" p9 J O3 ^一、绩效
! H: a5 m" Y3 t- m
“绩效”指得自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输出结果,这些结果可以加以评价,并与有关目标、标准、以往的结果及其他组织相比较。绩效可以用财务和非财务的指标进行表述。
# r1 d* D$ R4 x4 X" \% l* p
卓越绩效准则中包括了四种类型的“绩效”:产品和服务绩效、顾客绩效、财务和市场绩效、运营绩效,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相似,但不完全一样。不过,四方面绩效合起来基本差不多,只是分类方法不同而已。我认为,卓越绩效准则中的绩效范围比平衡计分卡更大一点,以后再谈。
, S j5 C8 u! y7 a- ~5 W& r在一般的绩效管理教科书中都会提到结果绩效和行为绩效。上面这个定义好像是指结果绩效,其实这样理解不够全面。定义中讲到“过程”,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活动就是各种行为的集合,这样,过程的绩效就应该包含“行为绩效”。要准确理解,必须区别“行为”和“行为绩效”。
. W( f; V! U( ~+ Y“行为”是一个具体的、个别的动作或活动。比如某人驾车违章,指他在某次驾车中违反了交通规章,这是一个行为,但下次可能不违章。
2 C. E2 Q0 j! u# H/ O u
“行为绩效”是指在一个时期内或一定范围内所有行为的整体状况。比如,某人一年里违章扣分1分,另一个人扣了12分。就行为来说,两人都有过违章,但整体看,第一个人违章少,“行为绩效”相对比较好,另一个人违章严重,“行为绩效”相对比较差。“分数”是评价行为绩效的指标,而不是判断行为的标准,判断行为的标准是交通法规。
9 u U8 e8 d4 D
由此可见,“行为绩效”可以理解为“行为”整体表现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行为绩效”也是结果绩效。在卓越绩效准则中,提到“职工交叉培训率”、“法律法规遵循”、“公益活动参与”等绩效,从其内涵看,都包含了某种行为,都是这些行为的最终结果,而它们都被列入了“绩效”的范围内。
( a# m4 R+ E, n* N# q# [$ S
既然“行为绩效”是“行为”的整体状况,那么考评“行为绩效”必然要与具体的“行为考核”为依据。实践中,我们有些“绩效考核”项目实际是“行为”考核,原则上还不能算完成了对“绩效”的考评。由此,我们也可以从一个方面理解为什么说“绩效考核”不是“绩效管理”的全部。
4 |9 A, h. W! [5 G" f: b+ w% V
“卓越绩效”从过程(包括过程、部门、组织)的角度来考察绩效,是一种组织绩效管理。在人员绩效管理中,有对于人的特质、行为方式的绩效管理,这不属于卓越绩效的考察范围。但我觉得,“卓越绩效”对于人员工作过程绩效的管理则同样是适用的。
6 ?: U" }; t5 O
我特别注意到其中的一句话,绩效“可以加以评价,并与有关目标、标准、以往的结果及其他组织相比较”,从中会有什么启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