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是典型的“多因多果”过程,目标设置的科学性,信息采集的全面性,数据的真实性,非考核因素剔除的客观性,考核者之间管理风格的契合度,被考核单位及其领导地位与影响力等因素都会对考核结果产生影响,其中一个因素变化,考核结果就会不同。公平公正是绩效考核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怎样让明显偏离的考核结果归位?让不同的指标体系、不同考评人产生的考核结果具有可比性?是体系设计和实施时要重点考虑的难点问题之一。 考核误差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个体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个体误差是指由考核者素质与管理风格带来的误差,主要通过技能培训,加强沟通、扩大参评范围、建立申诉机制等途径来解决。系统误差是指由考核机制与办法上带来的误差,包括考评人选择、指标类型、计分方式、客观因素等原因造成的误差。个体性误差是显性的,个别的,易于纠正的;系统性误差是隐性的,全局的,难以发现和纠正的。 一、 单一考核人造成的误差 (一) 产生原因。由于参与考评人员的个性、认识、与考核对象关系不同,在评议性指标考核时,不同考核人打出分值一般不具备可比性。为减少个别考评人的影响,一般采用扩大参评范围或个别剔除的方式来平衡。但对于某些只有单人了解的项目,比如工作计划执行效率、工作质量评价等指标,只能一个人评价,出现误差就不可避免了。 (二) 校正方法。不同考核人之间不可比,并不影响同一考核人范围内的可比性,校正的基本思路就是保留内部差异,均衡外部差异,操作步骤如下: 1. 按照考核人对考核对象进行分组,计算组内平均分和全体平均分。 2. 计算组内平均分与全体平均分的偏离系数: 偏离系数=全体平均分/组内平均分 3. 以各组偏离系数对各部门原始得分进行校正: 校正后得分=原始得分×偏离系数 以某集团机关部门“工作计划执行效率”考核指标为例,校正过程如表1所示。
4 r8 W* d* B0 e+ p: z1 v( J( R) x) K2 Y7 z+ M* `
# t7 y- ?* [3 n- r( ^+ p3 q# K; `1 d
% h3 d9 s" n% g0 v7 Z; D. F1 L' |* Y4 @$ E! e, d
/ M s9 f3 R+ v8 c. M6 d
; H" _2 R0 {5 H% `2 Q# w( S9 L# D' D5 Z0 n
) R& e4 R, k+ l% x. ~$ { j, L' o! o( O# F
; X3 `& j" U% i, r1 h
* U0 h8 m2 o0 F p
表1 “工作计划执行效率”考核结果校正表
(三)应用效果。从上述示例可以看出:1号和2号考核人原始打分偏高,属宽厚型领导,3号与4号考核人打分偏低,属严厉性领导。如果不进行校正,1号与2号考核人评价的部门均名列前茅,在16个部门中最低排第10名;3号、4号考核人评价的部门排名全部处于未端,最高排第9名。校正后,4个考核人的个人风格带来的差异消除,部门排序得到了均衡,3号与4号考核人评价的部门排名提升,1号与2号考核人评价的部门排名降低。 这种现象在分管领导对机关部门的考核中普遍存在,推行考核的初期必要性较大,应用较多。随着考核人经验的增加,相互之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不再进行调整。 二、 指标区分度不同造成的误差 (一)原因分析。对所属单位的考核一般是由机关部门来完成的,由于各个部门设定指标的松紧程度不同,加上考核者的人情因素,部分指标考核结果趋中现象比较严重,往往是权重越大的指标,集中度就越厉害,造成综合得分拉不开差距。 (二)校正方法。校正的思路是寻找一个合理的区分度,利用这个区分度调整原始得分,使差距小的扩大,差距大的缩小,维持考核结果分布区间的一致性。操作步骤如下: 1.找出各项指标最高分与最低分,计算单项指标平均分。 2.计算各项指标偏离值(绝对值): 偏离值=ABS(原始得分-平均分) 3.计算单项指标平均偏离值和所有指标平均偏离值,以所有指标平均偏离值作为校正基准。 4.校正原始得分: 校正得分=本指标最低得分+(本单位指标得分-本指标最低得分)×所有指标平均偏离值/本指标平均偏离值 以某集团公司对下属单位年度考核为例,校正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所属单位绩效考核指标区分度校正表 (三)应用效果。在上述简化版的所属单位考核中,指标1和指标2总权重高达90%,但单位之间考核分值差距小,指标3权重仅占10%,但单位之间考核分值差距大,造成综合得分最高与最低单位间仅差0.5分;重要指标完成的好的1号单位排名却低于完成情况一般的6号单位,结果是小指标主导了综合分排序。经过校正,指标1高低差由3分扩大为15.31分,指标3高低差由35分缩小到14.51分,综合得分高低差由0.5分扩大为12.33分,单位排序更加合理。 此校正方法的核心是平衡指标考核结果的分布区间,实践中主要应用于过程性或评价性指标,量化充分的财务、销量指标一般不进行调整。“合理的区分度”既可以采用各项指标平均偏离值,也可硬性规定一个数值。 三、客观因素造成的误差 (一)原因分析。绩效目标值主要依据历史数据与经营状况预期来设定,现实经营环境与设置目标时的经营环境的契合性越好,考核结果越容易得到认同,契合性越差越难以得到认同。现实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往往不受考核双方的控制,许多时候考核结果一边倒,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完不成,不进行调整就无法体现考核对象的主观努力程度。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市场情况变动、政府政策调整、组织机构整合等等,有个别性的,也有整体性的。 (二)校正方法。根据影响面不同,个别性因素一般在提供考核数据时,由考核责任部门认定剔除;整体性因素以指标封顶值或保底值为基准进行平滑处理,操作步骤如下: 1.计算指标完成比率,进行排序,计算原始得分。 2.根据指标整体偏离方向,计算超(欠)额加(扣)分标准。 当完成值普遍高于目标值时,设定最低完成值为100分,最高130分,超额加分标准=(130-100)/(最高完成比例-最低完成比例); 当完成值普遍低于目标值,设定最低完成值为60分,最高100分,欠额完成扣分标准=(100-60)/(最高完成比例-最低完成比例)。 3.重新计算指标得分。 当完成值普遍高于目标值时,校正得分=100+(本单位完成比例-最低完成比例)×超额加分标准。 当完成值普遍低于目标值时,校正得分=100+(本单位完成比例-最高完成比例)×欠额扣分标准。 以某集团公司“利润总额”指标为例,校正过程如表3所示。 表3 “利润总额指标”考核结果校正表 5 p" h* r9 F& ^$ e- Y0 C& j# e
* j! u$ U- C: m( Y$ A2 [3 n
; t9 c3 `( f" x& C1 u+ j$ q
4 R! M* p! i6 ?& W9 l! S
! Y5 K+ ]( z/ E" q0 q( l8 I/ j, i4 E5 U
0 D' Q$ q# t, \, @9 Q- u
1 W; X) V3 h4 D$ K6 P
" g' P p# G( o. A4 N/ g
9 P. d; |- `9 X! B$ M$ B' h
4 V4 d+ M4 m) m" F( b5 K2 g6 E4 }+ b" t
. v. ~& @: q' ^9 D3 y2 `- M; q2 s" I$ L
6 O7 X8 r/ s3 w4 L. J3 @% Q$ I
6 s" R: N% i9 T(三)应用效果。在上述示例中,全部超额完成或全部未完成的情况下,大部分单位考核结果相同,业绩差异要么被“封”要么被“保”。调整后各单位绩效差距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实践中,调整的范围、最高得分与最低得分、达到封顶值单位数量等等,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确定。 四、指标类别差异造成的误差 (一) 产生原因。企业一般包括生产、销售、管理、后勤与服务等单元,各单元间考核指标差异较大,由于指标弹性不同,造成综合考核得分不可比。比如生产与销售部门大部分指标是产销量、利润、成本等硬性指标,考核结果是按完成比例计算出来的,分值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而管理与后勤部门大部分指标是计划完成率、服务满意率等软性指标,分值低于100且较为集中,综合得分必然无法“同台竞争”。 (二) 校正方法。根据考核得分变动规律,大致可将绩效指标归纳为四个类型:一是均匀增减类,可细分为增长性,控减性指标,用完成比例或节省比例来计分;二是评价类,通过量化考核者的主观印象得出考核分值,分值趋中,差距较小;三是符合比率类,控制各项计划、预算进度的指标,一般以100%或一定比例范围为目标,分值低于100;四是关键事件类,结果只有两个,要么符合,要么不符合,分值要么为100,要么为0。有两种校正方法,一种前置控制,一种是后期调整。 方法一:前置控制。通过将考核结果得分区间硬性拉平的方式,消除不同指标权重带来的影响。操作时需要分析往年考核数据,建立实验模型,通过多次模拟制定各项指标计分方法,制定考核细则进行规范。操作步骤如下: 1. 限定均匀增减类指标变动空间。一般来讲,造成这类指标大起大落并非是考核对象自身原因造成的,设置最低得分和最高得分是合理的。一般设置为60-130分之间。 2. 调整评价类与符合比率类指标计分方法,使其得分区间与均匀增减类指标基本一致。例如服务满意度计分方法:达到平均值(例如80%)为100分,每提高1%加1.5分,每低1.5扣1.5分;预算符合率计分方法:低于95%,每低1%在100分基础上扣5分,高于105%,每高1%扣10分,在95-105%之间,每向100%靠近1%加6分,100%时130分。 3. 将关键事件类指标作为例外事项考核,不占权重,出现好的情况加分,出现不好的情况扣分。 方法二:后期调整。通过调整各类指标得分率,将不同类别指标考核得分调整至统一可比的范围。操作步骤如下: 1. 分别统计各类指标的权重和原始得分,计算分类得分率和全部指标得分率: 分类指标得分率=∑该类指标得分/∑该类指标权重 全部指标得分率=∑分类得分率/分类数 2. 选定标准得分率。可以选定全部指标得分率,也可选定某一类指标得分率。为保持硬性指标的严肃性,减小指标调整范围,一般选用均匀增减类指标得分率作为标准得分率。 3. 校正考核分值,以标准得分率和分项得分率的对比情况对原始得分进行校正: 校正得分=原始得分×标准得分率/分类得分率 4.重新计算综合绩效分值。 以某集团公司对机关部门考核为例,校正过程如表4所示。 表4 机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校正表
0 e7 \* w" A; J8 g+ N' r! E F, U3 @. X, q) n) s8 Y$ e, i
0 x A% s, l/ N9 E1 n1 B4 m
& P4 ^$ \. @6 k: J3 p4 Y1 q Q2 p6 {4 l6 P
5 L" o P4 p" @( s& C) O
' s8 A2 c; S* ]' x* @* x) |4 s: P" v- I6 m1 |/ R, p
! i* _+ U, u4 u; ?- f
* g b- `8 j4 i) B+ f
) f- P9 X* d! b& P! g/ N9 p3 I: U1 Y
8 M1 x6 W4 g, p' w5 Q/ {" k/ g9 `
$ ]5 w! N, u0 x! Z7 C7 f) t0 l/ j% F! N, c! I! k- p* j2 h) l; ~
$ t' ^: n# O$ t1 m6 J- z& e
% B B3 I6 @- J9 G- z3 P4 D5 W0 u0 b" z1 O& p
(三) 应用效果。“方法一”是企业通常采用的基本方法,不再赘述;“方法二”的示例中,均匀增减类指标平均得分率为1.05,其他两类指标得分率为0.86,如果不进行校正,均匀增减类指标权重高的单位排前列,权重低的排后列,考核指标类别根本上了决定7-10号部门永远不可能排到前列;使用均匀增减类指标得分率校正后,均匀增减类指标得分不变,其他两类指标得分得到提升,7-10号部门排名得到了改善,整体排序更加合理。在实际中可能情形相反,但调整办法可以不变。
“方法二”是在没有考虑单位之间经营难度系数的情况下使用的,如果已经设置经营难度系数,一般不再使用。 五、整体性误差 (一)原因分析。在员工考核结果定性中,从“优秀”到“不合格”等各层次人员比例要符合正态分布要求,在基层组织或较小的机关当中,经常需要把同一层次不同部门的人员进行排序,按照排序确定考核定性档次。由于不同部门中岗位特性、指标类别、考核人风格等诸多因素,考核分值通常不具有可比性,无法直接进行排序。 (二)校正方法。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校正,一是采用前述的“单一考核人造成的误差”方法,以全体人员的考核平均分与部门内部人员平均分偏移量为标准,对员工个人考核结果进行校正,不再重复举例;二是以所在部门绩效分值为基准,将部门人员的平均分平移到部门综合绩效分值,操作步骤如下: 1.计算每一部门内部人员平均分。 2.计算部门绩效与其内部人员平均分偏离系数: 偏离系数=部门绩效分值/部门内部人员原始平均分 4. 以部门指效分值为基准,对个人绩效得分进行校正:校正得分=个人原始得分×偏离系数 以某三级公司机关人员年度考核为例,校正过程如下表5所示。 表5 机关人员年度考核定性校正表 (三) 应用效果。从上述示例可以看到,部门1的员工综合得分平均93.33分,部门2与部门3的员工综合得分平均75分左右,如果不进行调整,按原考核结果定性,部门1的员工全部都在“良好”以上,部门2与部门3的员工没有一个定性为“优秀”,且有两个员工“较差”。校正后,优秀员工分布得到均衡,“较差”员工消失。 总之,系统方法的公平性本质上决定了考核方案可操作性和员工接受程度,修正系统误差是保证考核结果公平公正的必要措施,对于改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内部单位之间、员工之间良性竞争环境具有重大影响。同时,绩效考核是一项错纵复杂的系统工程,修正误差需要十分慎重又十分仔细,要充分考虑关联群体和指标特点,准确把握关联因素影响力度与范围,在模拟测算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