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诱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文化问题:企业形成了一种不良的风气,互相推诿责任,责任心不强,无中生有,未形成严谨办事的工作作风; 职责分工问题:各职位岗位说明不清晰,职责分工不清; 团队执行力问题:团队执行力弱。( z" Z! \7 i3 q n! A
& {4 y; Z3 {% l4 L) P7 M (2) 该工厂有健全的人力资源和行政政策基础,也经常对发生的现象进行奖惩并行的处罚,但为何还是出现这种现象? 首先,既然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这个相关的管理政策和制度,笔者就认为不是健全的了,管理是一个系统,任何不良现象的反应都可以折射出管理相关方面的不合时宜。 其次,经常对发生的现象进行奖惩,从字面上理解,笔者认为这个只是针对结果进行惩罚了,而没有形成系统性、针对性的奖励和惩罚的办法; 再次,我觉得问题的症结点在与职责分工不明确和管理者责任心方面;" X2 M' H6 a' ^$ S N9 u8 t( P
* O' K$ X4 Q7 [8 G, T(3) 如何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谈谈笔者片面的见解哈~~ " w; l7 t9 A0 U. }
1、“整风运动”+“杀鸡儆猴”: 先将公司目前的责任心不强,弄虚作假之风扼杀住,从管理层和基层员工中,各裁一个不负责任或弄虚作假的人,并把其过错在工作平台公示,并警告后来人。并加强对资料的日常审核;
5 F$ @& b+ d7 ~$ X" X% y
7 E# G; F; d! T8 P! W$ t0 y% U! N2、“恩威并施”+“连坐法”:
制定系统性的奖惩措施,对于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问题分开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 “连做法”,是指采用一种非主流的KPI进行考核,其他需协同工作那个被协同人考核,员工绩效纳入对主管的考核:例如,部门有5个人,分别以A\B\C\D\E来代替,那么 A的KPI,放在B身上,B的放在C身上,以此类推E的放在A身上。这个,比较复杂,在比如:招聘的KPI,大多都是一些,招聘率啊,就把招聘的KPI放在培训专员身上,培训的KPI就放在绩效专员的身上,绩效专员的KPI就放在招聘专员的身上。
+ U$ v$ [9 l% X2 j, k1 G( }3、“划分河东”+“管道运输”:
3 B' x: ^. }8 `* j6 L4 R
首先,要梳理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划分河东;
& B" R7 x& M ]3 ` I5 s1 O! I其次,需要建立联系,将职责划分不清的需要备注协同工作职责,建立管道运输。
嘿嘿, 回答完毕!
% n2 G4 @* {2 u% x! o1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