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老板让出20%股份,激励效果会怎样? ) y5 B8 S+ e; M3 N
+ V _' Y3 V8 B- T8 W! X按:下面案例是本人在企业培训中遇到的、企业老总提出来的实际问题,看看朋友们可否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换句话说,我们是否认为这个问题“可以精确求解”,推而广之,我们对一些看起来无法“精确求解”的管理问题是否也能寻找到“精确求解”的办法呢? # V0 q' R& j8 H! E) B
案例:
* L3 S" `6 v Y A3 A0 s2 I. ~成都某公司把业务发展到了云贵川三省,分别由A、B、C三人负责并各获得其所负责分公司40%的分红,而该公司董事长王老板对三个分公司都同样提取60%的分红。该公司为技术和业务导向型,主要靠人力资源,对资金依赖比较小,“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被公认为是解决企业效率、效益问题的关键。为了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王老板一直在思索更好的薪酬激励方法。 / \0 r0 \9 _% G" _
有一天在花斑竹茶楼,王老板告诉我:“李老师,我想了很久,现在基本清楚了:我打算把三个分公司合并起来重新注册一家公司——让A、B、C三人成为这个新公司的股东,我把自己原来60%的股份让利、减少到40%,剩下的大头60%给到A、B、C三人,这样他们每个人可以得到新公司20%的股份——也就是说,云贵川三省每一个分公司赚的钱他们都有份,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关心公司的发展。李老师,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 U2 h$ W6 E' p. Q- m( I; R我给他的分析是这样的:“请问,这三个人要不要抽调到成都来一起管理公司?比如把新公司分解为三个职能模块,他们三人做副总或总监之类?就算不抽调到成都一起办公,他们每个人要不要(参与)管理另外的两个分公司(比如通过高度发达的信息工具如网络、电话、跨地区实时管理软件)?” - x/ ?- x# r3 I/ ~3 J. C
他说:“不参与,他们仍然各自独立负责自己所在的分公司,跟以前一样。”
9 A+ N; n2 c( N- u于是,我的答案有了。 - z- C( g3 P+ z, ?( E
* b) R3 c O( p# f) S
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分析和答案。
3 W- Y9 l' o" J6 d9 F+ h & S* d+ n$ D8 \# o0 q. c% g' X6 g
——如果本文响应度足够高(回帖够多),那么本人将在一周以后给出当时给那位“老板”的“精确答案”供大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