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答案:文字表达答案 + v- B) m& r: K' G+ m4 R0 y; j
. p W4 V( R0 W# V+ ]我给他的分析和回答是这样的:“请问,这三个人要不要抽调到成都来一起管理公司?比如把新公司分解为三个职能模块,他们三人做副总或总监之类?就算不抽调到成都一起办公,他们每个人要不要(参与)管理另外的两个分公司(比如通过高度发达的信息工具如网络、电话、跨地区实时管理软件)?” 3 n. X0 {3 L/ m& G
他说:“不参与,他们仍然各自独立负责自己所在的分公司,跟以前一样。” & X! v! e7 R7 T' |( D
我告诉他:“这就有问题了——这里面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人的收入、回报与他自己的、自己可以控制的、自己可以发挥作用力的部分的业绩是什么关系,我们姑且把它叫做薪绩敏感系数。” 8 ?- d, i% m6 C: p5 \5 b5 s# g
我进一步补充道:“你在改变之前,他们的收入与各自——他自己的业绩之间的敏感系数为0.4,改变之后呢,则变成是0.2了,虽然看起来他们同时拥有了三个分公司的业绩回报,但是却跟自己的业绩的关联度变得低了,你关于‘让他们更关心公司的发展’的想法可能就只是悬在空中、一个美好的梦想——换句话说,你这个东西呀,最后搞成了一个“大锅饭”了。”
i4 X3 P" D3 f2 e6 Q0 Y2 ^: Q, O王老板一边点头,一边陷入沉思。。。。。。,忽然说道:“哎呀,这个道理这么简单,怎么我就想不到呢?”
! C1 R2 N3 A8 r/ x“嗯,再说了,你把分红降到40%,可能你会直观感觉你的‘美意’一定可以让他们感动和满意,但是,你的‘美意’大概只能让他们感动一时,但却事实上留下了隐患!问题的本质要点是:人的工作动力来自他的收入与他自己可以控制、自己可以发挥作用力的那部分的业绩的关联度。假设,如果你在目前模式不变的情况下把分红减少到40%,他们各自能得到自己所在分公司业绩的60%,那倒是可以大大刺激他们的工作热情!” * @% O* F; c9 ]6 t1 F, X) \
“嗯,这个嘛,等我考虑考虑。”王老板说道。
3 q6 ~- _* p& m' {1 m6 F+ m“考虑考虑?——你这就令我纳闷了:同样是拿出20%的股份分红,你刚才那种显然是隔靴搔痒、在本质上完全错误的‘让利’你倒那么爽快、那么雄心勃勃,现在我给你一种一针见血、直指人心的方法,你倒要考虑考虑了?” 1 `8 G6 S9 @) K2 N; t! U8 {% ~
——自李泽尧著《有效管理十八项技能》09年修订版 5 L S2 m8 B6 {
# e7 ?! \) v- _" m . S' f/ h) C' t+ ~9 X7 Q* Z
推荐阅读: ' D4 j- r# F g
1 j% D+ S$ t# Y, ^: \, ]
# w4 X& E; i- b& A/ Y# Z' K7 X! a' a( e0 L# y. K% b6 r$ X: z
W7 T0 f& ~$ F* c
* M) }; c2 s& `
. H' B7 J1 M, E! K
" r/ W; g0 u; r" x3 O: c* t, ]+ ~0 S- r
; w; c; r; S8 J* [& d j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