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大林的打穿“堵死墙”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中,有一段话:“在我们国家,有成千上百的有才能的年轻人,他们竭尽全力要从下面冲上来,以求把自己的微薄的贡献投入到我们建设事业的总宝库。但他们的努力往往是劳而无效的,因为他们常常被文坛‘名人’的自负,我们某些组织的官僚主义和冷酷无情,以及同辈的嫉妒压抑下去。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打穿这堵死墙,使不可胜数的年轻力量得到出路。” 2、马太效应 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依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出发了。那领五千的,把钱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了。 过了许久,国王远行回来,和他们算账。 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严厉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于是夺过他的一千来,给了那有一万的仆人。”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大丈夫立世,不应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赢得了物质或者精神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性,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
& N$ q7 \' u2 T/ S& h4 e2 G, I将马太效应和斯大林的话对比于企业实际中,可能我们在人才上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1、对公司“明星”员工关注的很多,给予的荣誉、经济倾斜的就多; 2、对职位越高的人,其薪酬福利、资源就享受的更多; 3、对小人物或者正在奋斗中的隐性人才,则关注度不是很够,甚至觉得这样的人员走了也不可惜; …… 9 e* Y7 j5 H$ H% p0 `! j; ^
: F1 j2 G- H/ g
1、面对这种现象,正常吗? 2、若是不正常的话,那么,如何平衡?或者说如何做到重视小人物和隐性人才? % B2 ?. g$ ]! e, B
本帖最后由 常诚 于 2011-9-9 13:15 编辑 0 R' D% ]* q+ |% g. r, ?7 L, M
( e; } F0 f) [8 ^+ V# }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