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1-29
- 注册时间
- 2004-12-13
- 威望
- 2017
- 金钱
- 6528
- 贡献
- 74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286
- 日志
- 92
- 记录
- 0
- 帖子
- 287
- 主题
- 226
- 精华
- 3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2-13
- 最后登录
- 2019-1-29
- 积分
- 9286
- 精华
- 3
- 主题
- 226
- 帖子
- 287
|
作者:郝志强7 v. e) o9 _) M: i
7 V6 ?# I ]6 N4 ]3 M) O
大多数培训,课程结束了,讲师走了,培训也结束了,顶多写个“行动计划”,这样的培训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这就是传说中的,“上课激动、想想心动,回去以后不动”呀。培训经理、培训公司、培训讲师,每个人都想让培训更有效,给公司带来绩效,但怎么才能做到呢?
! @" y# h9 `1 Q0 k q/ B5 P7 U* x: C+ p& e: c2 d
如果培训的落地,让企业外请的职业讲师做的话,效果一定好,那是他的课程呀,但这样的成本太高了,不是一般企业可以承受的。要是培训公司来做的话,她们在当地,比较适合,但专业度有限,很多培训公司的销售,都是小姑娘。要是企业的培训经理做的话,到是名正言顺,但他们手上没有一些工具,也做不到位。
3 l3 Y( ^/ o+ z8 b
% `5 A" u+ x4 A, J2 i 所以对我们这些,以讲课为生的职业讲师来说,如果能给培训公司或培训经理一些工具,让他们低成本地,落实上课内容,不是很好吗?培训公司在销售,这个讲师课程时,可以告诉培训经理,我们在课程结束后,有N个工具,协助你把课程落地,督促学员用学到的内容,解决学员的问题。这样的课程销售人员,是不是培训经理更喜欢呢?
M; q# g' Q& U
1 q& h, B& ~2 { O 这里所谓的落地,我理解就是让学员练习上课内容,引发学员今后的行动,小组合作解决企业的问题,带来企业的绩效。这就是我倡导的“项目式培训”呀。今年我把培训讲义,进行了全面升级,特别关注课后的培训落地。所谓“项目”不单是课程内容,和课前调研,更关键的是给培训公司和企业的培训经理,一些课程落地的工具,强化课后学习,解决企业的问题,具体项目,有下面九个章节。
( k( k n" p8 b5 _, B+ I/ f$ X- l9 q5 I
第一章问题:每个学员在课程开始前,培训经理就把课程大纲,发给每一个学员,让学员知道课程的核心内容。并把讲师的网站、微博、书等详细资料,发给每一个学员,让每个学员都带着问题来听课。在培训现场,每个学员在自己的学员手册上,分别写下,和课程相关的三个问题。
. e; |, N# m$ W# i8 z) w+ u/ ?, ~
第二章分组:在课程开始前,学员就已经按照不同地区,不同职位,不同性别,不同经验等等,分好了小组。每个小组不超过7个人,最好6个人。讲师让学员互相认识一下,在讲义上填写组员通讯录,并列出全体组员,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
$ P. o$ F/ F2 s8 L+ q9 [ g/ L8 u% [8 F8 h" {1 A4 z/ Z4 _
第三章练习:每个课程都有相关的练习题,大概5页左右,大部分都是问答题,要学员根据行业的、企业的、岗位的情况,结合课程内容来练习。就像我们上学时,老师讲完课后,还给学生留了作业,这个练习题起得,就是这个效果。有的企业,在外地统一住宿培训,课程开始前的下午或晚上,可以让学员做这些练习。也可以在课程中的,中午或晚上,让学员做。更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比如从5点到6点,学员在教室,用一个小时来做练习,晚上分组讨论练习题,算是强化课程内容,不能让学员闲着呀。
3 E/ M' z4 ^- H: ]. d% n8 r1 [2 U' G7 P 这个练习册是“项目式培训”中,最大的亮点,里面的练习题,都是经过讲师精心设计的练习,一定会让学员学有所获。在2011年,我在给北京的合众思壮公司上课时,学员在第三天用了一个小时做练习,下午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分享,效果很好。
" H/ R# U+ h6 k4 H
9 C1 q' i/ |! _' {6 ^: W* R/ \ 第四章课程:这一章就是实际的课程了,讲师授课或引导,学员参与,组长指定轮流发言。具体是讲授式授课,还是引导式授课,要视课程内容而定。在课程中讲师不搞竞赛,不搞“强制互动”、不讲黄色笑话、不涉及政治、不搞游戏,不自吹自擂,不搞那些让学员不舒服的东西。学员只有被尊重了,才会把心思放在课程内容上,马斯洛需求层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具体授课手法,请看我的书《不懂心理学就别当讲师》、《培训这样最有效》,当当、京东、卓越等有售。
$ N) a* L5 ?2 E
; C+ o! o9 d5 Z0 l 第五章总结:每个学员,自己写自己的,写出本次培训的个人总结,列出12条,不需要长篇大论,只罗列自己学到的知识点,就好了。然后组长带领大家,交流培训心得,互相点评,算是以小组为单位,学员互相帮助。很多培训经理,在课程后让学员,写的行动计划或培训总结,也是这个意思。$ d7 S6 u8 b4 k$ I
' X, O! x) j0 Z! `2 u2 i 第六章分享:学员回到工作岗位上后,一周之内,上交一个相关案例,讲师给出了固定的格式。这个案例要和讲师的课程内容有关,最好是学员自己经历的,或看到听到别人经历过的,不是瞎编的。培训经理把这个案例,录入公司的知识库,算是完成了本次项目的知识沉淀。这个案例,以后公司其他讲师,可以用来授课。培训经理还可以结合企业的情况,组织内部的案例分享会。在会上培训经理,要再次强调,讲师在课程中,强调过的那些知识点。2011年4月开始,我做了华为终端的渠道顾问,引入我的渠道管理课程,全球各地的华为渠道经理,按照本文的“项目式培训”来做,期间每个人都写了1000字以上的渠道管理案例,并上台逐个分享。其中有个来自泰国的华为人,是个华裔,用英文写,并上台分享,学员收获很大。$ `7 |2 ]: S# C' u! x0 Y
: j6 L0 F( q" e' l: A6 G
第七章课题:讲师在上课时,讲到了一些工具和方法。学员6人学习小组,一起上过课,互相之间也算熟悉。培训经理就可以让学员,结合授课内容,选择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关心的课题,用上课讲到的工具,来分析这个问题,想出办法,列出行动计划,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在中间,可以用到“行动学习”的方法。这个课题,最好是在第二章里面,每个组员都关心的课题,也算是有头有尾。0 C, W+ y' Q/ U D6 U
/ ?8 l* b$ S- M O0 I
第八章可视:为了强化学员记忆,巩固培训课程效果。培训经理可以让学员,把前面第五章的12条心得体会,或后面案例的经验,或前面小组共同关心课题的感受,全部写在一张海报上。并督促学员,把这张海报贴在学员办公桌对面的墙上,让他在工作中,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强化课程的内容。如果课程内容和很多人相关,就可以张贴在公司显眼的位置上。比如我的管理课程《管理者的三维领导力》中,有个“服从宣言”,深圳有个企业,就张贴在会议室的墙上,洗手间的墙上,走廊上面,方便所有员工随时看到。总之要把培训结果,可视化,让学员随时看到。, X: c- |- x% W- ~' ?8 X
$ q S+ @' O$ B5 D9 Z5 l
第九章读书:讲师在讲义后面附加了一些,和课程相关的文章,方便学员在课程中或课后阅读。讲师也推荐学员看一些,和课程主题相关的书籍,让学员写读书笔记。这个办法很多培训经理都在采用,我在这里就不再详细论述了。
: H% t$ i8 a4 Z
. I4 K. a3 ~+ \# M; S1 n3 l 以上“九个章节”,都做在学员讲义里面,于是我给学员的讲义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全部是练习、案例、总结等,方便学员课后强化的内容。上课时,学员把所有的笔记,也都写在讲义上面,课后每次学员在一起,也都拿着讲义讨论,是不是可以让培训更有效呢?当然在具体操作时,培训经理可以灵活掌握。比如在课程开始前,学员就罗列出问题,在课程结束后,不放学员回家,马上做练习题,写总结,并确定小组要解决的问题,把“可视化”的东西,就张贴在办公区。课后7天后,组织学员用一天的时间,来分享学员写的案例,看看每个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落实行动计划。
/ z; Y' q6 w! q# g9 b+ }, s5 o4 w) X+ }2 R6 `$ V* A; z* R0 |4 G
在这样“项目式培训”的学员手册基础上,讲师上课引导学员,课后当天培训经理带学员练习,还课后组织,分享了案例,小组解决了问题,在办公区随时可以看到培训的内容,要是学员还没有学会的话,培训还无效的话,那就不是讲师,就不是培训经理的责任了,这个学员该炒掉了!死啦死啦地!- L4 u) g( n t3 Q/ w$ G: L
|
-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