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8-29
- 注册时间
- 2013-12-14
- 威望
- 75
- 金钱
- 1040
- 贡献
- 211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326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07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70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注册时间
- 2013-12-14
- 最后登录
- 2014-8-29
- 积分
- 1326
- 精华
- 0
- 主题
- 0
- 帖子
- 107
|
问题:
' A7 k8 a& ?' g0 K* f( x8 ]% X8 O3 i0 q Z# `
1、王某虚构工作经历,双方签定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请说明理由)
2 d: U0 Z* d$ Y2 H9 G/ ~3 J# z5 X& J/ F& W" P$ V2 O
2、公司与王某解除合同,需要支付补偿吗?(请说明理由)& ~2 a+ y' w& y
* P9 C" a+ q. u Z" ` 3、HR在日常工作中如何避免“虚构工作经历”情况发生?* v; g+ _8 X. L
8 f7 V4 k! o- ~) {1 g 专家点评3 Q- I Y$ y/ P7 {
5 v2 ]! q* g2 T3 W, ~$ `* B
点评答案由 法规频道 律师同盟成员
. k& I+ j1 d. m! }: E1 r$ w6 `. Y$ J) x) V& o, Q- ^
安安的爸爸(中人网论坛专家,某市劳动法律师)提供2 ?; ~9 ]% M% k7 ]; Q+ A$ }
/ t3 X1 ~6 h7 C9 F 1、王某虚构工作经历,双方签定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0 u ]7 v2 ]9 H4 D
) { z, X+ h! z6 u" B% M6 s' I
王某为了达到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向公司提交了以往在多个企业从事过销售主管的书面说明,而书面说明的经历纯属虚构,王某的书面说明骗取了公司的信任,致使公司与其签订了劳动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因此,王某的这种做法属欺诈行为。& N. G' Y% |" w' L6 r9 k
3 t% Y/ A7 C% P T- O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所以,王某与公司签定的劳动合同因王某的欺诈行为而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当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也就是说,无效劳动合同只能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不能由王某和公司来确认。, X$ E1 R3 t2 y9 d& i
/ V$ w: j% e; A y: Q 2、公司与王某解除合同,需要支付补偿吗?6 n' H% v5 Q K" i3 K
2 P5 V. ~; Q* S9 E-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案件中,因王某的欺诈行为导致双方签定的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可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此种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因此,公司不需要支付补偿。
. T' Z2 f/ E4 o) I; Z% x6 z
' v$ ~1 k5 ~- q) z1 o4 z 3、HR在日常工作中如何避免“虚构工作经历”情况发生?
" l& p$ J! B" R0 y% G, O K
' u4 x; Q2 N/ X- |5 o- K A、设置好《入职登记表》作为证据,表格中列明员工的以往工作经历,要求员工如实填写,不得欺骗。公司应将《入职登记表》以及员工的简历作等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妥善管理和保存,一旦发现员工有欺诈行为,就可以作为证据予以处理,即使员工不服气,这些就是最直接有效的证据。/ [8 ~- a% v/ O0 b F( Y; |" ~
- @4 n" C* T x/ l2 |1 U9 r5 p B、要求员工对他的以往工作经历提供证明人以及联系方式,通过对这些人的调查询问,以查明信息是否真实。
; H. `( q! O4 H# G. K Y5 O! l2 X. x/ ^! B. Z
C、可以向之前的工作单位调查,了解员工工作表现的真实情况。
9 f, z" J3 K& P6 T. h* C
; R8 i' R/ ^! e1 ]/ E6 A+ N D、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的审查,可以通过委托专业的调查机构进行调查。. R& c6 O4 u5 p
2 y$ t: I6 ?, T
E、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提供从业经历须真实,员工充分了解该信息的真实性是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前提条件,如有弄虚作假或隐瞒的情况,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同意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或对劳动合同做无效认定处理,公司因此遭受的损失,员工有对此赔偿的义务。 |
-
总评分: 威望 + 60
金钱 + 1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