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2-23
- 注册时间
- 2002-9-16
- 威望
- 802
- 金钱
- 7431
- 贡献
- 1508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9741
- 日志
- 32
- 记录
- 2
- 帖子
- 886
- 主题
- 68
- 精华
- 8
- 好友
- 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2-9-16
- 最后登录
- 2014-12-23
- 积分
- 9741
- 精华
- 8
- 主题
- 68
- 帖子
- 886
|
全书目录
目录- ]! k/ H6 G, d, k' b! @5 t* z
8 n' [1 X$ l% _$ j! b% _
第一章 重新认识绩效管理——实践观点& M8 s, c9 m* M6 S8 T/ M
n 水库模型——绩效与考核的区别
" s9 m: N+ r8 G2 @* B/ Cn 圈理论——绩效与管理的内在联系; Z7 a# n g$ C( Q, r; ~
n 猎狗的故事——绩效管理与激励思想的演变0 Y9 L. c- i: h6 A D% x+ y& H
n 商鞅变法——绩效管理如何帮助组织变革
5 ~ }1 f2 b# N( [% r9 {( P0 Kn 养鱼塘模型——准确定位绩效管理作用的框架: G+ @; i, J9 V' O- W$ u
n 取经模型——从价值链的角度认识绩效管理
7 a8 C3 V8 H2 h: [; D: V) }3 Vn 异曲同工——其他不叫绩效管理的方法+ a$ d6 b6 J' c7 _8 l) ?( ]* q" A
0 O' T* Q% ?6 X% y) K( p2 O9 K第二章 绩效管理实践的角色变化——过程角度 V x* y$ B5 ^$ M# l* j
n 从跑龙套的统计开始——发表格、催电话、算分数、发奖金
+ t2 p, C$ Z6 `: [, ]( ]n 打样的小裁缝——写制度、做表格、画流程1 _/ u6 C- K3 F) U( g- V. p9 }
n 讨思路——3P和三个来源之类
& e+ x5 n/ L6 h4 bn Know-where——网络帖子! ?' v- p3 }; x) K0 ]* Y9 a, I
n 惯用的过渡办法——360度评估
. q3 v* k) _# {% qn 生搬硬套——抄袭KPI3 M* b4 s% p. E) N4 X, ]3 f5 s, A
n 万能钥匙——SMART万岁. Z$ T, `4 l9 Y$ M2 {
n 回归计划——实现PDCA循环0 I' ^+ J* {5 A
n 一劳永逸——建立指标库
* N( G7 X$ D& W' Ln 拜卡主义——平衡记分卡的崇拜2 F+ `9 b" C! l0 n, o
n 电子化——E-HR选型1 h" v' C0 r3 _7 s. {
n 传教——绩效培训
3 M) [" y0 R$ \/ S- [; G9 k; ?n 顾问——咨询项目 R5 z# l0 A! O7 ?7 j
n 流程和信息化——变革的过程
9 P' U6 ~6 \: p4 K
! k$ N5 n& b- h7 }( M第三章 绩效管理实施的不同思路——方法论
# A/ w z, G! x* Mn 自力更生
4 W+ V1 T, s* C! Rn 完全依赖咨询公司
3 m! t, J, x( Qn 顾问式咨询项目
S9 x3 f6 l; f/ \3 H; qn 内部咨询项目
{, E: g$ F/ D. v* ?( F3 E, {7 j0 u# u- o6 e. l5 p! I* [
第四章 再谈绩效管理实践的贡献——作用的争论- _0 j% d! ^7 g3 I% ~
n 万能论和无用论, K" @* U* r! P+ ^( L/ ]1 U' r. p
n 条件论——九宫图提供的视野
) }0 ]8 }' m3 \9 r9 ^
' R. J4 X, W" i6 z O$ v第五章 本地化思路的提出——种玉米理论' Q, e) d5 F& Y$ ~, \7 C
n 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实施的限制和条件
: q: {2 b7 N& H' l; An 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r3 T2 e+ J2 Q* m2 W3 k4 k+ K
n 决定实施成败的四个因素:种子、土地、农夫、天气/ s- Q/ a7 ?8 h; d
n 医疗的过程:诊断、处方、服药、复诊
& ]! y) r; D" S F6 Q2 b
% K0 L6 i3 }3 K" i1 q% Z第六章 本地化360度绩效考核项目——与KPI无关的案例
! R+ h: w% g. w$ ^* D" v3 ?n 问题的提出8 `* x' B% [$ k0 D* ^
n 方案的设计
! L- P8 m7 L2 ]5 j" L# k4 Qn 表格的设计
, {: z1 I" A, S o1 b& kn 操作过程
; x; C* d8 |) G! |, o2 ~1 An 结果的应用" f! r! n- R5 L2 c' I
1 a% Z! z X* ]* X1 I! N; P/ h; c
第七章 小样工技能工资试点——针对一个岗位人群设计的KPI项目
9 L: D3 ?. S4 o; Jn 问题的提出
/ X' a0 p; k9 n% An 方案的设计
# J5 R% x( b# j! y2 ?n 表格的设计
7 k; k# T- U6 |7 U- `! Q" En 推广
: X! _0 h! @2 h1 i) Vn 数据采集的过程
' Z3 _ E2 c4 Hn 数据分析4 `. I H% L% ^/ q
n 结果的应用$ a+ f) Z% i$ [/ N/ y
- b- r! ^8 }! r- ~% H A第八章 分毛车间的KPI项目试点——针对一个车间人群设计的KPI项目% O" H$ t, W5 d
n 项目背景:油毛事件
9 U% j* m# O6 h: vn 项目组和项目进度表
. [& H$ G5 M4 q& Un 探索的过程:面谈和现场指导的结合5 k6 `, J' S" u \3 A! ]
n 表格的设计
, E( T7 H% u$ W- F; `n 方案的构思
; J' D* b7 G# v& t7 H; [4 v3 t, un 数据的采集过程4 e, q* R' N. q- i
n 试点数据汇报
8 H" b! F3 j# P/ a) Mn 结果的应用
, F* Q6 | J# |% a( H3 y5 V
5 F, ]. [- o2 q第九章 包含公司、部门和岗位三级的整体KPI项目——一种铺面的做法* Z0 v1 P; {+ r0 X) T$ k
n 项目背景
) k" ?3 t9 o; d1 a. A& J7 qn 项目组和项目进度表% z0 a: W- ?7 [, v1 C8 v
n 公司绩效协议的设计, ^# c2 q' Y7 _- M! l
n 部门绩效协议的设计2 I$ |/ j6 @' T
n 岗位绩效协议的设计/ _2 S4 P" A& W2 y/ Q P" w
n 推广的过程:培训和指导$ g0 x6 X/ X1 u' y, v; b9 U8 e
n 数据采集的过程:变通的做法0 u% P7 ]0 c1 p4 r+ i
n 考核结果:一种勉强收尾的结果
1 z8 I- A8 h7 r! b" m
4 X! w) F$ }; n' }: v- a! O5 [第十章 超级女工与劳动竞赛——一种变相的做法
1 w6 V9 J% Q! L1 I8 e8 Un 项目背景
, A% d' }7 S( k: en 项目设计
& F7 E5 z: V0 L3 h& d, Cn 促销和推广
; Y5 |4 e, D, Cn 现场比赛 M$ ?5 @! C- s( i2 `+ P( X# |
n 结果:与荣誉体系的衔接/ K9 Y$ Q: M$ i9 ~, h
5 X f' X: X: I B
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部的绩效管理系统的推进——一种纵深打井的做法(重点推荐)
* f5 F, d8 I3 }2 m5 i; B" F8 M& X( An 项目背景描述
) Z, B0 y- q) {# o- Y) pn 项目进度表
: ~+ f0 Y0 L; S) n$ [n 绩效协议的设计与解读(折叠)
2 V% c6 c3 h" Z \# M' @n 基于EXCEL的数据采集系统) n2 [4 I2 {6 f2 N
n X+Y+Z的激励模型
) ]7 K# q! J3 \n 数据分析和运用6 o1 H; O6 C& C1 Y/ U2 `; I I
. L* G( X6 S; O- Q7 x% z
第十二章 跟单员激励方案——一个失败的案例' ]! q6 C) |9 H
n 问题的提出
; X1 J4 ]9 w3 O: \! f- g- Nn 方案的设计
0 O. g) I9 E \! p5 h' zn 实施的过程% c! D) J% w: r4 o8 X
n 实施的结果; [' j3 J( H3 L, u) O5 R8 P
n 分析
& {% S" R" v5 V: A5 H; E) K1 X6 D0 I
第十三章 绩效管理之道——它山之石* n l% M4 k1 o% u9 g6 d6 `
n 从ERP实施方法论角度谈绩效管理
9 k0 [+ M, k( v) J' M% Y. c4 In 从BPR实施方法论角度谈绩效管理
& a6 `" l% G7 Yn 从MBO实施方法论角度谈绩效管理6 w; B( S" _- j9 U
! |0 \" h4 t) ^( E/ x) V4 i附录:4 Y v2 e( l. n4 H4 b6 F
1、 绩效管理演义" M5 N6 v% W) ?8 D5 g
2、 早期探索的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