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8-13
- 注册时间
- 2006-7-20
- 威望
- 95
- 金钱
- 3146
- 贡献
- 202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44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77
- 主题
- 40
- 精华
- 2
- 好友
- 5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注册时间
- 2006-7-20
- 最后登录
- 2013-8-13
- 积分
- 3443
- 精华
- 2
- 主题
- 40
- 帖子
- 277
|
《回到原点的绩效管理》读书笔记之五
关于绩效评估问题
4 |4 a# Q: ?+ ^- g) Z9 m; l1 ^8 F* y/ D& R9 I
在第五部分楼主认为:“绩效评估阶段实质上需要完成三项工作:搜集绩效证据、测算评分、绩效沟通”。在阐述绩效评估时,楼主有一句话非常精辟:“总的来说,绩效考核阶段是否容易实施,除了考核流程本身是否顺畅外,在考核体系设计、考核指标设置时就已被决定了。有些人力资源管理者把关注重点放在考核阶段,实在是本末倒置”。" a6 m5 r% i3 j. s
按照楼主的认识,绩效管理最重要的阶段是绩效考核设计和指标设定,很多绩效评估的问题,早在绩效考核期的期初就决定了。绩效考核的指标设置合理,搜集绩效证据就比较容易,简单地进行数据统计就行了;绩效考核指标的计算设置合理,测算评分就比较容易且麻烦较少;绩效考核指标的计算设置合理,绩效沟通的工作量就较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头疼事儿就少许多。楼主说的非常好,说到了绩效设计和绩效评估的本质关系。6 \) m9 b. S) d6 S7 [( X( P4 f# ~$ t, z
但绩效考核的意外事件是免不了的,除楼主所说的项目追加情况以外,还有多种条件变化的情况。所以考核指标调整和绩效沟通就在所难免,这也经常考量着考核者的能力和智慧。将所有的工作在合理的前提下量化、数据化,甚至数字化,是绩效考核的追求目标,也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尺之一。只不过管理数字化确实挺难做到的,有时候为什么给A员工评估5分,而给B员工4分,真的很难说得清楚且让人服气。
1 K `7 Z( z# ~! [' o7 P+ ]6 x2 T, O7 \: G* }8 H
关于绩效管理的奖惩设计2 h( }- D& z2 L& S, `) G, ?6 M
; F: |; M+ \, J3 G+ t0 u% p 绩效管理说到底,就是一种以奖惩为激励、处罚手段的导向型管理模式。绩效管理的导向性作用在企业管理中表现非常突出。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绩效管理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企业。
- }* W' E0 x$ [1 [6 t! E奖惩设计侧重鼓励企业短期效益,企业的长期发展就会很受影响;侧重鼓励好的绩效结果,工作行为就往往会受到轻视;奖惩设计突出个人业绩,团队精神很可能就受到损害;鼓励不拘一格工作创新,工作的规范化也许就受到破坏,等等。这些因素在奖惩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 R0 H: o' k: ~% K$ Y) K4 @' M
绩效管理通常会考虑员工的底薪和奖金两部分的比例,严格地说绩效考核只考虑奖金部分,底薪部分通常在薪资体系管理中考虑。在绩效管理中,底薪和奖金的比例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绩效设计者设置的底薪/奖励比例,如果超过了员工的承受极限,员工就会说再见。有些行业、企业实行无底薪或低底薪的绩效管理制度,很多人就放弃了这样的工作机会,比如保险推销员。总的来说,改变底薪和奖金的构成比例应该慎重。
( ?) k' C. M; H w) Y 至于什么岗位设置高绩效奖励,什么岗位设置低绩效奖励,不同岗位的绩效奖励如何平衡等问题,那就会因企业不同而因企而异了。曾经在中人网论坛上看到过一个帖子,某企业的管理人员的奖金,远远低于销售员的奖金,从而引起了管理人员的不平。这个例子就反映了绩效考核中的奖金平衡问题,搞得不好企业的管理就会出问题。
1 j! B) O' O& C8 @9 _6 }/ A" D" A
5 X% a. w- Z+ Q2 ?& s% o" t) w 从楼主的帖子看得出楼主对绩效管理有多方面的思考,笔者读后有很多收获,在此再次感谢“笑书”!今后笔者还会与楼主及众位网友沟通与请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