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28
- 注册时间
- 2005-11-10
- 威望
- 0
- 金钱
- 414
- 贡献
- 79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49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2
- 主题
- 19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11-10
- 最后登录
- 2016-1-28
- 积分
- 493
- 精华
- 0
- 主题
- 19
- 帖子
- 132
|
RE:[原创] 我的日志-HR经理工作日志
新劳动法终于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新法的颁布实施给企业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此公司上下奔波坎坷,主要集中在工时与工资定额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在新法的操作规定中,企业每月上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的规定。必须改变原先公司12小时的工作制度,促使定额标准的更改变化,势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为此前些日子我比较头痛,老总也一直问我是否又规避的措施,根据现行企业对于合同中工时的签订是标准工时,我提出申报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采用弹性的工时制度,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适当进行调整,希望能在一定程度减轻企业的用工成本,(综合计算工时是指针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的部分职工,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教适用职工。不定时工作制,一般在工作时间相对比较弹性的人员中实行,适用于高管人员),前几天按要求对劳动部门提出申请,适当的进行了情感攻势,具体的资料及规格如下,期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A, C/ ?1 P, R
1、 企业申请文本;2《特殊工时制度行政许可申请书》3《申报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的意见和决定书; $ }7 h; q* S1 S9 l& y. d( S
2、格式如下$ ? `5 i+ d0 R, t5 k9 u; E$ G
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申请
3 m1 O2 ~* j7 O1 k0 Y: O+ kXX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 M! P; q- S# S* x9 q本公司以生产XX为主,因季节性较强,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加之订单大多为外贸订单,约占70%-80%,针对其特性,出口操作有一定的程度及规定的船期,为保证对国外为顾客完成之绝对交期任务,有鉴于生产经营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通知》(甬政办发[2002]60号),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并充分采纳工会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员工每天延时加班最长不超过3小时,保证每周休息一天。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超过法定标准工作的部分,按照工作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特申请2008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实行以半年为周期的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制。% p [: z- ?, p2 h5 b) C2 M
# ?) W$ g4 [; p+ C7 @1 h
9 k: d- {7 o1 w7 O: \! p特此申请,请予以批准为盼! 6 E! B2 r( n& W9 P' j7 s% [
+ Y4 f+ [4 d F b+ wX公司 ( J0 @. W8 H8 j, `5 y# `6 O0 u
2007-12-29 ) |1 c$ O) R; k# o
工会委员会关于公司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e2 Y' y$ @# T1 x( V
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批复+ E2 h! h0 u3 b% s6 g0 j1 H
8 S* J0 }) y7 l0 Z) j1 d8 t" e
xx公司:! g4 b3 `$ }6 S. F4 {! X
《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申请》收悉,经工会全体委员会议讨论,批复如下:为了保证公司职工的合法休息休假权利和企业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发》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通知》(甬政办发[2002]60号),针对公司生产、工作的特点,同意你部上述来文中对于所属企业部工作岗位的职工2008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实行以半年为周期的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制的具体意见。 Q: c2 h) Y6 @- U6 D
特此批复!8 d, A3 o+ M/ X7 ?
/ b T2 f" k' A9 W6 l* Q8 N% S J) B7 P- Y2 B1 `7 [( U
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 |" s" P0 S- A* x- ]+ u4 m- k6 D工会委员会
! c7 D% `- a2 O% x1 K3 U. A. L: `2007-12-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