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28
- 注册时间
- 2006-2-15
- 威望
- -5
- 金钱
- 4575
- 贡献
- 304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487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159
- 主题
- 133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44 天 [LV.5]常住居民I  - 注册时间
- 2006-2-15
- 最后登录
- 2016-1-28
- 积分
- 4874
- 精华
- 0
- 主题
- 133
- 帖子
- 1159
|
RE:《劳动合同法》问题解答200题
71、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由谁先提出?0 ^$ y E1 _% B4 h" F+ X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_1 U4 }% A' I* N5 G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同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一样,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哪一方首先提出解除的请求后果完全两样,劳动者首先提出解除请求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首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3 f( {/ U, p$ ]) w. c5 P. E
, w4 a% `, L7 c" s72、劳动者有辞职自主权吗?" Q+ w5 u2 L- M# e" R: P2 a r
《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m4 a* X/ P) }. k7 t这里,劳动者是否需要合适的理由没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该条规定实际上确认了劳动者合法的自主辞职权。劳动者根据自身情况或者个人发展需要,需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只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当然,如果劳动者因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中的相关约定,构成违约,则还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比如关于服务期的约定)。+ v! n8 T9 ?- u/ U
3 z; u/ \' N; m, A5 _# n73、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走人”吗?& |6 b6 X x6 b7 A- u& v- y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 V. _% c7 b这里,劳动者是否需要合适的理由、是否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1 k& t% s4 R! Q w! P# S2 |, {! k4 F+ Z* k
74、劳动者行使辞职自由权时,如何保留证据?1 a! t% [" R2 c8 ^, `: K0 b
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或者个人发展需要等提出辞职,只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i# n2 k& B% [3 \' e3 p, f9 e
因此,劳动者在履行提前通知义务(书面形式)时,一定要保留用人单位签收的证据,以证明确在30日前曾向用人单位提交过书面辞职的通知。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签收,最好可以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已经书面通知了用人单位(如快递详情单等)。否则,发生纠纷时,用人单位反过来说职工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擅自离职,那就被动了。( C2 d: M1 B& p
9 A, T" n7 O1 K' ?7 \$ x5 P
75、强行给员工“放假”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辞职吗?
& u: Q+ }/ p* R: f* W4 f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8 g! T6 E: I* y T* ~, L
如果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恶劣,存在安全隐患或漏洞,有可能给劳动者的安全带来威胁;或者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符,劳动者都可以以此理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随意强行给员工“放假”或“停工”,无疑剥夺了劳动者的工作权利,让劳动者失去赖以工作的基本条件,因此可视为未提供劳动条件。
, X8 J/ I. @2 ~& C8 E1 E
" }" t+ J, k" e& } 76、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辞职吗?& ~* |" i9 A4 B6 S
《劳动合同法》规定,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有两种表现形式:
# v' [# G0 C% L4 m1)未及时发放工资。所谓“及时”,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e5 M \; B: o
2)未足额发放工资。所谓“足额”,是指严格按照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报酬总额发放。6 n. j/ }8 k' I6 z' [
: m8 \$ Y1 Z0 j' b 77、单位不缴社保,劳动者可以辞职吗?2 ]" b# A0 \+ v. _6 ^8 B; [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如果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办理应有的社会保险,即侵害了劳动者的利益。而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劳动者是可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1 T# W `' }$ R2 m
此外,《劳动合同法》还将社会保险规定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明确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法定义务,双方都必须履行。, R5 T2 V( I! b4 z
6 Q4 u9 J/ @1 g& s3 J8 ]% d" ]: O4 @/ F78、单位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可以辞职吗?
; K+ K, Q" @/ r) |* H, w'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此外,单位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要经过公示并告知劳动者。# }4 r# p, C# H" F9 z- }
因此,当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W* M$ M# @" x; g3 m, M7 T+ Z& Q; B9 p8 k+ A2 f/ C- O$ v
79、单位欺诈导致合同无效,劳动者可以辞职吗?3 ]- z7 v6 ^3 A% s
如果单位违反诚信原则,用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时,劳动者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
' |0 w6 J* |3 k/ A 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当事人虚假的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的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所谓“胁迫”是指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做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 ~& g" \2 a- O* @+ m6 L
! L7 ]: Z# a |1 y7 H$ ]80、用人单位辞退职工,哪些情形下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 q9 t8 i1 ^" y
如果劳动者存在过错,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这也叫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如果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 u! T( y i;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六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I7 v2 L" m5 t: w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S W7 O$ g3 d2)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_8 z+ L3 A9 S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1 o( e2 V2 f& s6 }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3 a+ S4 B3 C3 y1 A$ P
5)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0 U& b3 y- A1 V5 c; n
6)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