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1-9-2
- 注册时间
- 2008-5-14
- 威望
- 40
- 金钱
- 284
- 贡献
- 110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43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7
- 主题
- 11
- 精华
- 0
- 好友
-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5-14
- 最后登录
- 2021-9-2
- 积分
- 434
- 精华
- 0
- 主题
- 11
- 帖子
- 47
|
许多人心目中的HR形象都不好。我也知道,许多人提到企业培训,条件反射地想到走形式、打呵气等字眼。可是经过了一些洗脑和重新认识后,我对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又有了兴趣和激情。
4 Q4 m' V" A. G4 B) M% c3 N5 i) t 我曾想,企业初期,靠一两个懂核心业务的悍将就可以打天下,扩充规模时,再考虑些附加职能的搭配,把考勤扩充为科学排班,把招工粉饰成招聘,有朝一日熬不下去时,就可以果断地砍掉增设的那群可有可无的人。, u5 W3 s( K$ G* S
就如一艘公司的大船面临倾覆,那么首先抛下海的不会是那些会划船、会补船的核心部门或核心人员,而是平时摇旗擂鼓、或是整理细枝末节的配角。核心部门,在商业企业是营销、市场,在研发企业是技术中心。至于配角,大多是后勤行政和人事了。
6 V6 v$ v4 Y' U. O( j B i 除非,你这个修补细枝末节的打杂的,已经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能补船的人。
4 D, O1 M8 U& E+ V' k- t
% _( Q/ b( g: |# O( d6 @ 我们都听说过七个和尚分粥的故事,这就是机制的作用。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落脚于管理的,我觉得最理想的HR,从日常沟通、到制度设定,都能像机械师一样,笋合牢靠,精妙地套住人、驱动人;同时要像艺术家那样,去创造性地解决一堆乱麻。给你一根杆子,让你挑行李上楼,可能很吃力,科学而艺术的人会用杆子制成杠杆,轻松撬行李。$ p' x" q3 J! A" d" A& L+ G9 \, ?7 a$ A
# b% {6 h; G Z7 t z7 |# z% G 当然,我的思维还没达到那么精密发达,我的思路也没那么旁逸斜出。下面就是自己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 s7 P, N! o9 [! m5 @ 进入新公司一个月后,我要着手进行09年度的培训计划了。在此之前是要做培训需求调查。像模像样地拟定了一个需求调查步骤:先网发调查问卷,由全体员工填写;统计之后,按部门、体系汇总好,给部门负责人沟通,调整出部门需求。
. O X# H! e( @- V0 C O4 S) \ 万事俱备,只欠问卷。百度时代的年轻人的惰性,让我直接去下载了好几个培训调查模板。我发现这些模板的共性,除了那些对培训组织的建议、意见外,就是详细列出培训课程的大类和小类,如营销大类下的策划课程、谈判课程等等。然后让填表人选择其中的每个小类。最终统计出课程的受欢迎度。0 l3 J8 d1 T) l" B% s$ J
原本准备复制模板的我迟疑了,这样兴师动众的过程,最终换回了一个结果:统计出了最受欢迎的十大课程,诸如此类。* n# h% w8 b* @& a" {! z
那我究竟想要个什么样的结果呢?我问自己。确实,这个需求统计伊始我就有些迷糊。在一些具体工作环节上,我可以以清晰的思路完成工作,但这些稍大方向的东西,我就有些不清晰了。在许多人看来,很多培训就是在做无用功,培训的许多过程诸如前期调查就是在走过场。但怀揣着走过场的想法去做,肯定没意义。我这次想做点实效,于是,我想问:培训需求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是什么?
$ L3 E$ {" F i( ]) A" N 原本的想法是在全民层面了解点需求,在中层进行纠正、增减,在高层阶段渗入战略、宏观考虑。+ v6 N9 C1 e$ w( s& x
但如何设置最初的调查问卷?
0 ]( p; L4 G" k! q% h 真的像其他模板那样划分大类、小类?列出那么多,一方面不适合作为年度计划的宏观性,太细不宜与实际挂钩;另一方面罗列出那么多详细繁杂的课程,可最终提供不了那么多培训,让员工失望。
& T! \% ^ j% c/ Z 具体问题怎么问?是不是该针对目前每个人对工作中的困难、不满意开始,再进一步问需要什么培训?" b$ Q& {# T' i2 V0 ~" }
最后卷子交上来怎么统计?是针对课程,统计课程的“投票率”?针对员工及其合成的部门为单位,统计他们的需求方向、类别?* ]4 ?: J( Z! B/ t) R/ m- f. h o
调查时是否按重要性排序、是否限额? |
-
总评分: 金钱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