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招聘驻外贸易主管
应聘者是5月10日面试的,那天应该是个周日,因为应聘者在职所以约在了周日。在交流的过程中,确定他应该是我们驻外贸易主管的比较合适的人选。
第一,有驻外的经验,而且一直做的是带团队的工作。
第二,有对路的工作经验,一直以来都是做纺织品家纺产品的。
第三,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在大学四年里,几乎每年都拿奖学金,最后被留校任教两年。
第四,年龄比较合适,三十岁左右,既有经历又有精力。
第五,他个人也比较愿意长驻国外工作。
(这个岗已经招了有两三个月,这个是最合适不过的。便很高兴的告诉了老板。)
结果面试完后,老板说:已经有发其他的人选。她是公司以前离职的员工。
可是就是这个准备离职的员工,在办理签证时乱说话,导致公司连同她本人在内的三个人都被同时拒签。老板这时又想到了上述应聘者,要我通知他上班。这个时候已经是5月25日。
我联系上应聘者,他说:因为这么久都没有收到我们的电话,因此已经找到了其他工作,并且刚刚上班,所以尽管非常想到我们公司来,但他的职业道德不允许他这么做。
应聘者的这一举动不但使我给他适岗又加了分外,还使我下定决心必须把他招纳入公司。因此,接下来,我几乎是每周都跟他打个电话,问他工作情况的同时给他大肆渲染我们企业的前景和该岗位的前途。到上7月初,他终于答应过来。
观点:人才需求追求
技巧:关心人才的工作现状,从中发现现有工作无法满足人才职业目标的因素、原因,有的放矢吸引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