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楼主: 顺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顺予谈培训规划

[复制链接]

564

主题

8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11-11
最后登录
2007-9-13
积分
12343
精华
2
主题
564
帖子
2585
31
发表于 2003-7-11 13:21:00 |只看该作者

关于培训规划的看法

1.和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并不重要一样,培训管理中的培训本身而言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最应该重视和关注的是培训需求的洞察、培训过程中的互动交流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6 y# Z' a t* ^" i % J+ V0 w9 G; c( [8 A7 }! \3 ?2.培训需求采用调查问卷法往往是徒费时间和纸张而已,访谈法是很好的,但不能局限于重点或关键人物,如果这样,往往被蒙蔽了双眼,而这需要一个很好洞察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的人来作这件事;. h: d; Q5 t7 O( e ' B: `/ [* O; @' q2 R/ A% p5 s9 {& t3.有时培训的教学形式往往可能比内容更重要,比如作游戏启发大家善于观察和思考,比如分组提倡合作和团队精神,比如案例发言锻炼大家的语言表达和领悟,比如工作情景模拟促进思考,比如设置小奖品小礼品活跃培训气氛等,目的是让大家感受到“培训原来可以这样的”“工作原来也可以这样的”& l. R( A; c+ S7 l1 P' B # X6 E7 x8 d, y* V4.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和提升源自个人内心的驱动,如果没有,再好的培训环境也没有用,所以配合培训的大环境必须是有一个绩效评价考核、甚至淘汰机制,让大家感觉到压力,有竞争,这样反过来又会改进态度!7 A' I: v0 P \7 m( p 3 i' n( O4 z% V 5.不要一提培训就是请专家进来,送员工出去,其实我认为培养自己的“培训师”才是最好的方式,这些“培训师”必须是HR的培训专员,可以是企业的领导者,可以是某方面的专家,甚至可以是某个普通员工,这样的培训显得更务实(身边有经验之人)、更有效(培训即是新制度新方法推行的前奏),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培训师的理论总结和升华),也可以说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4

主题

8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11-11
最后登录
2007-9-13
积分
12343
精华
2
主题
564
帖子
2585
32
发表于 2003-7-11 13:25:00 |只看该作者

6.关于培训效果评估

一个完整的培训流程应该包括四个步骤:培训需求分析;设计、选择培训课程;授课;效果评估。这是一个闭环的流程。要使培训有效,这四个步骤缺一不可。' _( i I7 R' g# Q# f8 ~ & l/ m+ e- o1 k$ F' V( T 下面重点补充说明培训的效果评估 5 O6 f2 |3 z4 ?1 ?2 ?, Z0 h+ h5 N) f9 y% T: T) `' n1 T 培训评估,主要包括四个层面: y" ?) t a1 e+ b4 @3 w* a第一,反应(Reaction),即课程刚结束时,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 % A# o" B/ |6 e% k& x6 ~5 ^$ j: g第二,学习(Learning),即学员在知识、技能或态度等方面学到了什么;4 s, ^4 |0 y0 k" v0 x t m 第三,行为(Behavior),即学员的工作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9 [8 L" } t p( B' Y( C% i4 z 第四,结果(Results),即通过诸如质量、数量、安全、销售额、成本、利润、投资回报率等可以量度的指标来考查,看最终产生了什么结果。 $ P, g2 {( r. d% }. }4 v. ~8 E) U+ {3 Y ——反应层面 0 z- C& [% [& ]! Z0 A* b/ V2 m7 k) P, Y% w 反应层面需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讲师、方法、材料、设施、场地、报名的程序等。对这个层次的评价,首先要有总体的评价,比如询问学员:你感觉这个课怎么样?你会向其他人推荐这个课吗?但是这样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比如以偏概全,主观性强,不够理智等。因此还必须有涉及以上内容的更细致的评估方法。适合的方式有问卷、面谈、座谈、电话调查等。 " b- f3 ~. ?8 Y0 V# Z' t/ }: o5 w! ]0 k 具体衡量的尺度,可以采取4分法(极好、好、一般、差)、5分法(极好、很好、好、一般、差),或者7分法(1到7分)、10分法(1到10分)。一般而言,5分法比较容易操作,但区分度不如7分法。 0 q( {7 U- r* k& T) I ; |0 [5 c: M' U1 \' F+ u, K" u这个层面的评估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评估方式。但它的缺点显而易见,比如,因为对老师有好感而给课程全部高分;或者因为对某个因素不满而全盘否定课程。& P, h2 ?4 g* d, a! N $ K: M6 o1 ~* B 以下解决办法值得尝试,比如:强调评价的目的,请求大家配合;鼓励大家写意见、建议;与历史数据或其他公司数据比较;对大公司来讲,在全面铺开某个课程之前先试讲;结合使用问卷、面谈、座谈等方式;不同主题的课一起开时,要及时反馈,马上填问卷等。 8 l- W2 _- h1 J, _/ m* r% _ . h9 ~. d+ ^! M& {——学习层面 + p! _/ ]# X4 a, A4 u " W! O6 M5 C. Q) D) \, n 学习层面主要的评估方法有:考试、演示、讲演、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 : P. }) c6 l: h. {/ @5 z! \ 8 r7 Q" x/ S4 {7 h$ a' f3 G这个层面的评估的优点有:对培训学员有压力,使他们更认真地学习;对培训讲师也是一种压力,使他们更负责、更精心地准备课程和讲课;学习是行为改善的第一步。 # U# Y: d% r- F+ T- h/ X, v) O' i# w, ?8 { 但问题在于,压力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有可能使报名不太踊跃。再者,这些测试方法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有多大?测试方法的难度是否合适?对工作行为转变来说并非最好的参考指标。 1 `" G8 O8 |5 o" _0 n 8 `4 H* M4 L; q; D应对这些问题的办法主要就是采用合适的评估方式。比如,对那些基于知识的培训(包括技能培训)采用考试的方式;对要认真对待结果的正式培训也应该考试,并展开讨论。如果采用演示、讲演、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应事先让学生知道规则、时间及考核者。 * u. w( D% O: Y: N. b, H - \6 t6 m. I# O( W$ W" q——行为层面 6 Z! H) W5 B8 _- Q$ d ) ^3 V: j/ c+ b' M9 a行为层面的评估,主要有观察、主管的评价、客户的评价、同事的评价等方式。 Z: M; ] O1 j1 a1 G. C( D) Q$ `2 o! N: W; y9 m" K0 x2 G+ t8 Z: ^ 这个层面的评估的好处是:培训的目的就是改变学员的行为,因此这个层面的评估可以直接反映课程的效果;可以使高层领导和直接主管看到培训的效果,使他们更支持培训。 0 D/ k$ a }% E3 E J0 y: j6 [5 X+ y+ j' a3 y 但是,这个层面的评估要花很多时间、精力,人力资源部门可能忙不过来;问卷的设计非常重要却比较难做;因为要占用相关人员较多时间,大家可能不太配合;员工的表现多因多果,如何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问题。 - p, o; r5 ~# g5 o: B( \3 J , y3 N/ `: \6 n6 R- `" v一般可以考虑以下解决办法: 4 ^6 h H- R# m0 W7 }4 ^ * i# ^- @2 @4 s) r7 q7 p0 U1. 小心选择适合这样做和值得这样做的课程,如公司行为、时间管理等。 A+ R/ ]4 W* O$ \" @5 s1 q( U ; K$ r9 J- S; x& l/ ?- L" U/ H2.注意选择合适的评价时间,即在培训结束多长时间后再来评价:间隔时间太短,学员可能还未熟练掌握,难以反映培训的长期效果;间隔时间太长,多因多果的影响增强,难以评测。 , x% s, f; R( _' t, @ % Y6 q5 M8 H/ f; }% m; |" Y3.主管的配合很重要。要取得学员主管的配合,首先要让他了解,学员参加这样的培训有利于其更好地工作;其次深入地沟通评估的目的和方法,并在批准这个培训时就让他知道他在事后需要予以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

听众

2013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6-22
最后登录
2006-7-26
积分
2013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310
33
发表于 2003-7-14 21:21:00 |只看该作者

用心良苦

感谢顺予,他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很让人敬佩。& X0 |! x, B& P, }7 c+ \6 }3 P 培训真的很难,培训需求分析是不是最好分层次,分群体来进行,针对某一个有很多共同特点的群体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培训进行起来比较容易一些,操作起来就简单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639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5-21
最后登录
2004-12-14
积分
639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4
34
发表于 2003-7-16 15:43:00 |只看该作者

值得思考的5点内容

[quote]以下是引用秋枫一叶在2003-7-11 13:21:30的发言 ( R$ I: C% O; j0 a& q1.和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并不重要一样,培训管理中的培训本身而言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最应该重视和关注的是培训需求的洞察、培训过程中的互动交流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2 m2 T& Y) S* K8 y # H+ l7 x& D/ [# b) b 2.培训需求采用调查问卷法往往是徒费时间和纸张而已,访谈法是很好的,但不能局限于重点或关键人物,如果这样,往往被蒙蔽了双眼,而这需要一个很好洞察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的人来作这件事; . F) x; H- ?, W& f- P; ? 5 @/ G( ]0 J8 ^2 X3.有时培训的教学形式往往可能比内容更重要,比如作游戏启发大家善于观察和思考,比如分组提倡合作和团队精神,比如案例发言锻炼大家的语言表达和领悟,比如工作情景模拟促进思考,比如设置小奖品小礼品活跃培训气氛等,目的是让大家感受到“培训原来可以这样的”“工作原来也可以这样的”, R8 m! O- |+ }5 e Q6 S! U' c% X& q4 \ 4.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和提升源自个人内心的驱动,如果没有,再好的培训环境也没有用,所以配合培训的大环境必须是有一个绩效评价考核、甚至淘汰机制,让大家感觉到压力,有竞争,这样反过来又会改进态度! ! V p, P1 s7 v' e # V' i( `3 s( U, R/ D5.不要一提培训就是请专家进来,送员工出去,其实我认为培养自己的“培训师”才是最好的方式,这些“培训师”必须是HR的培训专员,可以是企业的领导者,可以是某方面的专家,甚至可以是某个普通员工,这样的培训显得更务实(身边有经验之人)、更有效(培训即是新制度新方法推行的前奏),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培训师的理论总结和升华),也可以说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管理。& t' W( B- F* Q1 a3 Q **************[/quote] 0 Y9 u7 v9 M3 e- Q* }感谢秋风一叶的阐述。其实我们所尊崇的培训习惯还是来自传统的课堂。这里谈到的5点我觉得很值得人力资源的实践者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主题

4

听众

4629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6-19
最后登录
2013-7-31
积分
4629
精华
0
主题
181
帖子
1317
35
发表于 2003-7-21 20:19:00 |只看该作者

和一叶的文章比照着读更有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aot    

7

主题

4

听众

2291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11-17
最后登录
2014-8-20
积分
2291
精华
0
主题
7
帖子
76
36
发表于 2003-7-28 10:33: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很有学习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

听众

1174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8-29
最后登录
2008-3-31
积分
1174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167
37
发表于 2003-7-28 11:26:00 |只看该作者

我会好好看的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nda    

11

主题

4

听众

2106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6-3
最后登录
2010-1-28
积分
2106
精华
0
主题
11
帖子
162
38
发表于 2003-7-30 09:28:00 |只看该作者

我需要保存并学习,谢谢

我需要保存并学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900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3-13
最后登录
2006-2-23
积分
900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49
39
发表于 2003-8-27 15:43: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3

主题

6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8
最后登录
2020-11-17
积分
13312
精华
2
主题
583
帖子
3285
40
发表于 2003-9-30 11:1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再次体会培训

这两天我为培训很烦。 " o+ v c) Y6 }# ~集团里安排了一次野外培训,但确实不是我所在的公司所需,不过集团对我们下面的公司有考核,所以勉强就派员参与。/ A0 }6 S1 ^* B( z4 ^+ ~ 实在不知道这种培训有什么价值。 $ O2 b% `7 V* ~) {. z. s我所感觉到的是,大部分企业还是为了培训而培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