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5-22
- 注册时间
- 2011-9-10
- 威望
- 0
- 金钱
- 5016
- 贡献
- 954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597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77
- 主题
- 11
- 精华
- 0
- 好友
- 0
     
- 注册时间
- 2011-9-10
- 最后登录
- 2015-5-22
- 积分
- 5970
- 精华
- 0
- 主题
- 11
- 帖子
- 477
|
当然不是说春秋战国时的才是中国文化,而是当时的文化讲求活跃、辩论的力量,接近于古希腊精神的元素。但是,我觉得,求善不是差异的主要内容——古希腊也求善,从它对政治哲学的探索就能体现,但是它更强调理性和形而上,即哲学王;而中国的儒、法、墨等更多地与实际的邦国结合,通过游说等直接付诸实践,其后果是后来文化被政治主导甚至阉割,从而使得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其实很片面,很多已经偏离了当初的高度。这以后不是没有文化的发展,但是个人觉得韩愈、朱熹、王阳明等都还不足以超越春秋时期的高度。
* n8 v) C3 f! b' j总之,我觉得这背后最主要的力量就是政治的影响,中国强大的王权统治和发达的科举制度都使得文化与政治直接挂钩,而西方才是真正“封建”而非王权的统治,这使得其批判性能够保留得更多;摆脱宗教统治后,相对更强调理性的文艺复兴也使得批判性能够在西方自然科学里找到出口。我当然不是在吹捧中国古代的文化,但是我觉得这更多地是文化背后的政治力量的塑造——和谐背后是妥协,批判背后则是对差异的包容。这才是更重要的东西,也是很多研究生甚至海归逐渐泯然众人的结构性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