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074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案例分析——如何对地铁里的废旧报纸进行有效管理

  [复制链接]

49

主题

7

听众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11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3-9-5
最后登录
2022-4-25
积分
30832
精华
4
主题
49
帖子
1075

中人网雪山杯(2003-2010) 论坛群英谱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5:23: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开始正题之前,我得先表扬下南京的地铁,为我每天的上下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表扬,表扬~
言归正传:
南京地铁自从开通后,凡乘坐地铁的乘客,都可以在刷卡处领取一份东方卫报,虽然篇幅不多,但足以在无聊的地铁时间里消磨一下。问题来了,由报纸份量很少,加上不需要花钱买,很多人看完了并不带走,而是随手扔在地铁座位上。这就是商机啊。我得佩服下这些人,他们在上班高峰时期(因为供地铁免费领取的报纸数量有限,早上领完就没了)穿梭在飞驰的地铁上,来回走动,收集着乘客丢弃的报纸,更有甚者,会停下来问你:手上的报纸还要不要。此现象随着地铁二号线的开通,越演越烈。
根据我的观察地铁方一直在做着一些努力,前期估计只是内部的。比如,通告各站点的工作人员,发现收报纸的人员要严厉禁止,似乎是力度不够,因为大部分工作人员依然置之不理。我只看到一次友善提醒。还有一次比较激烈的:在站点,工作人员与收报的老太吵起来了,老太几天不敢入站点收报,只在出口处等候,估计收获甚微,只站了几天就再也没见到了。而自从本周一开始,突然发现东方卫报内页刊登了一则醒目的小广告,大致内容为近期地铁内收报行为甚烈,影响地铁形象,请广大乘客将看过的报纸在出站时送到工作人员手中。连登了两天后,发现地铁里收报的人少了,我昨天早上只看到一位。而今天早上,意外地发现了地铁工作人员穿着红马甲制服,挎着大袋子,在地铁里穿梭,口中高喊:请把看过的报纸交给我。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了:
1、难道说地铁工作人员收报与普通收报人收报有区别吗?人家并不会在地铁里高声叫喊,而地铁工作人员却在不停地高喊,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2、如果说地铁管理方要想真正实现有效管理,即报纸有效回收,保持地铁内的环境整洁,有没有什么更好的管理措施?

点评

小妮子--Grace  哈哈,楼主,案例讨论了快两年了吧,能不能给筒子们做一个精彩的总结呢  发表于 2011-9-4 00:59  回复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金钱 贡献 收起 理由
醉蝶舞 + 10 补足活动奖励!
TOHEY + 10 + 50 活动奖励

总评分: 威望 + 10  金钱 + 50  贡献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换个新头像,给自己一个好心情

4

主题

4

听众

2087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10-6-14
最后登录
2016-1-28
积分
2087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143
沙发
发表于 2010-9-14 15:46:07 |只看该作者
先赞柳絮姐姐一个。我先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不知道合理否。
" E: o! A! i. k6 t7 Z' y8 U, n( E报纸依旧换新,每天乘客领取当日新报纸的时候,必须先提交前一天的报纸,否则不能领取。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柳絮轻舞 + 18 从理论上讲可行,可操作性有待商榷 ...

总评分: 金钱 + 1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2

主题

14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虾米~菜苔~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0-6-4
最后登录
2015-12-25
积分
19267
精华
5
主题
412
帖子
2939

勤劳的小蜜蜂 爱在中人 义工贡献 论坛群英谱 中人旗帜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0-9-14 16:46:05 |只看该作者
改为收费吧,五角一份,所得的款项捐给希望工程。" u% K' y  J% t
国人的素质有待提高。
5 O: A" x  i2 }- t- L  N; s2 M- x1 I5 D  ^5 K9 s) U

7 w/ X2 r. E/ l" MPS:很佩服柳絮发现身边的点滴,引起我们的思考" N1 }, @% I) {7 D5 g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柳絮轻舞 + 10 如此一来,报纸根本没人买了,因为五张报纸 ...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37

听众

10万

积分

论坛顾问

酱油客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97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注册时间
2009-8-25
最后登录
2016-9-7
积分
108542
精华
13
主题
172
帖子
6661

2011年全勤会员勋章 2011年人气版主勋章 妙笔生花勋章 晒图达人勋章 伯乐 明星版主 春节活动勋章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勤劳的小蜜蜂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爱在中人 圣诞小雪人 义工贡献 论坛群英谱 原创先锋

地板
发表于 2010-9-14 20:23:0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楼 yolanda_lu 的帖子
6 h2 A7 o. s! ]* b2 Z& [, u$ f2 Q
+ I8 @* Z; y; @; q; }
* ]. ~) T" h( D" U    我很赞同,自觉的人不是很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20

听众

8万

积分

论坛顾问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114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9-12-5
最后登录
2022-4-12
积分
80399
精华
21
主题
109
帖子
4478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博客达人 论坛群英谱 精华大师 阳光普照勋章

5
发表于 2010-9-15 01:19:18 |只看该作者
1、难道说地铁工作人员收报与普通收报人收报有区别吗?人家并不会在地铁里高声叫喊,而地铁工作人员却在不停地高喊,到底是好还是不好?9 P, ~# R0 J7 X8 B$ u0 z9 g: U
既然报纸是免费赠阅的,地铁工作人员回收与普通收报人自然是有区别的。毕竟报纸购入是需要花费成本的,无论是现金成本还是为发行商等提供广告服务。
1 \$ ]9 ~: r5 k6 @5 S  B. H! o* f+ g
当然,本人不赞同这样“不停的高喊”,因为这会对乘车人造成一定程度的“骚扰”,对地铁站的管理形象也会有损伤。  L  a- {+ I8 F9 M
6 t( {5 I0 P" c; i7 d% n" i
2、如果说地铁管理方要想真正实现有效管理,即报纸有效回收,保持地铁内的环境整洁,有没有什么更好的管理措施?5 R/ R- U: q2 H& K% p, `' M6 }
有效管理,一是可考虑少量收费,二是可以用温馨提示的方式请各位拿取报纸的乘客进行提醒,三是可以安排员工进行收取(这个会增加人力成本)。5 M# N5 t$ k: B
( o- U2 d. M; w: d6 V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拓延思考。柳絮版主的观察细腻与善于思考,值得我们学习。; F. f& d( g- d3 z1 m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柳絮轻舞 + 18 感动蝶的认真回复~建议值得思考 ...

总评分: 金钱 + 18   查看全部评分

自性天清,日月常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9

听众

3万

积分

榜眼

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

签到天数: 726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05-10-15
最后登录
2019-9-7
积分
31035
精华
0
主题
7
帖子
1492
6
发表于 2010-9-15 08:23:07 |只看该作者
当你想去改变某种行为时,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惩罚,而是让某种奖励来改变。这让我想起 一则大家熟悉的故事:讲一老人如何让小孩不在他房前戏闹的做法。可以借鉴。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柳絮轻舞 + 10 可否分享下这个故事~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眼光、气魄、毅力、诚信、宽容、善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jde    

64

主题

29

听众

3万

积分

榜眼

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

签到天数: 528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09-2-3
最后登录
2019-2-21
积分
36342
精华
5
主题
64
帖子
1613
7
发表于 2010-9-15 13:22:37 |只看该作者
我来帮楼上的csm8099补充一下这个故事,呵呵,大概是这样的:! {+ F# N, m* U
2 x; ]5 _/ u9 v7 y" W$ e$ f; d
老人家门口有一片公共草地,老人非常享受安静的在草地上享受阳光。可是某一天开始,一群小孩开始来草地上玩,非常吵闹。老人心里很想把这群小孩赶走,但是这草地毕竟是公共设施。老人知道,越是赶这些孩子走,他们会来玩的更开心。怎么办呢?老人想了一个办法。
% L; @4 T$ O/ F- I他对这些小孩子说“小朋友们,你们明天继续来玩吧,只要你们来,我就给你们一人1美元!”这群小孩子喜出望外,于是第二天又来了。这样几天之后,老人说“孩子们,我不能再给你们1美元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0.5美元了。”孩子们有些不悦,但是也接受了。又过了几天,老人说“从明天开始,我只能给你们每人5美分了。”孩子们说“5美分太少了,以后我们再也不来了!”( t7 f: ^; D" I# F  V& V

  z# @2 X6 t7 ^* G- l5 Q* ^/ m- V! s4 V& p9 x
从此以后,楼下的草地安静了许多。) d- d% C$ z/ p2 {/ N$ W2 `
本帖最后由 hjde 于 2010-9-15 13:23 编辑 2 g. H7 ~  q/ `$ f/ s

& u/ D! S( {' R& L

点评

yolanda_lu  高人啊~学习了  发表于 2010-9-18 11:39  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1805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0-7-10
最后登录
2011-10-19
积分
1805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48
8
发表于 2010-9-16 17:34:35 |只看该作者
1、难道说地铁工作人员收报与普通收报人收报有区别吗?人家并不会在地铁里高声叫喊,而地铁工作人员却在不停地高喊,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W7 q' {/ O# N; ]1 M6 B! \4 [
报纸是地铁公司的,地铁公司当然有权收报。其他人收报有侵犯地铁公司权益的嫌疑。当然,高喊不太好。
& k; r" J% g4 {
$ A, k9 y3 x0 l5 d0 s2、如果说地铁管理方要想真正实现有效管理,即报纸有效回收,保持地铁内的环境整洁,有没有什么更好的管理措施?
- {5 g- e! e+ I0 a8 a- A经常坐地铁,办公室也讨论过这一问题。2个法子:1、不发报纸,大力发展电视传媒;2、发报纸的,在所发的报纸的上印上“地铁公司发放,仅供免费阅读,谁拿走谁死全家”的字样。(开玩笑滴)

点评

柳絮轻舞  第一点的角度值得思考  发表于 2010-9-19 08:57  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7

听众

3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110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3-9-5
最后登录
2022-4-25
积分
30832
精华
4
主题
49
帖子
1075

中人网雪山杯(2003-2010) 论坛群英谱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9
发表于 2010-9-19 09:05:44 |只看该作者 |楼主
事件进展:
* v6 g  W) B, F1 ]2 n2 W$ s地铁工作人员在急驶的地铁中收报只发生过一次,是否地铁公司也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呢?之后地铁工作人员开始在电梯的进出口收报,依然会呦喝。& O" R5 O( H. P# K( Y1 D& E
地铁中的收报人数量明显减少了,有时一天也碰不到一个收报人。(有天上车遇到了强收报纸的老人,不说一句话,直接来抽我放在座位上的报纸,报纸上还放着我的外出公办资料,报纸只是露出一个边。当时我很生气,直接说这个报纸我还要看,老人依然伸手来拿,我又高声重复了一遍,才悻悻罢手。)! U4 r0 x/ U% V& Q1 Y  v2 L
东方卫报上依然会刊登呼吁乘客报纸回收的信息,同时刊登了之前回收的数量与回收款项的利用即捐献给了希望工程。
换个新头像,给自己一个好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

听众

8193

积分

会元

进人事,听天命。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14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0-1-19
最后登录
2016-7-13
积分
8193
精华
0
主题
6
帖子
398
10
发表于 2010-9-20 10:24:36 |只看该作者
设立:报纸捐献处,卖报所得全部捐献。' Q) ]+ o( z4 @9 ?& B; ]/ i3 U
桶高比臂长,且附近有工作人员执勤。: }0 s4 _7 ^* T* w5 t9 S, [* [
乘客看完后自觉往里丢。- c5 m# L& n3 R  I0 \/ ~/ A
如果有人私自往外拿,让大家一起鄙视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