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议,是不可取的。即使真的本人写了放弃社保保证什么的,也是无效的。
6 |2 f" P$ l' {9 K; N) C9 W0 q" ~8 q% H
以下文章是最近大家分享的。请参考,必要的风险,是规避不了的。
+ ^) M u& F. Q1 M1 F) P# Q8 f1 O
" P: I$ m8 Z+ |; x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正式颁布,我国的社会保险终于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起来。本次社会保险法和以往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社保行政法规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保法律体系。/ V1 H; o7 ~8 U; i3 }2 _
社会保险有别于商业保险的自愿性,属于强制保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无权对社保的是否缴纳以及如何缴纳予以协商或单方变更,任何违背社保法律规定的协商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7 a/ N+ i D7 J. `( d! R* m
4 {" f+ h% W9 d6 U
S0 q9 H% k' d* s% [ R/ }6 f一、五险一金一览表
| | | | | | 个人5 ~* B4 \' u; } O1 w1 o! K; ?5 ~
| 基本养老保险费! i# N' v1 [0 f: R l$ I2 g4 ?6 Z
| | 20%; o3 ]" D" |7 j8 Q5 Z; S9 d+ W
| | 1999.01.22" o' y1 p; m& s$ a3 h
| 《
* |! N0 B4 t& Z1 M V% v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 基本医疗保险费
3 l& E9 @, e! m3 `4 F | | | | 1999.01.228 {3 w' S$ x8 u9 e k5 d
| | 失业保险费( x! u' U3 {6 _. U( N
| 是
) w" a1 e' d9 q# Y# G( A5 p$ j | 2%
& I0 g, \: x, k9 V" m1 S4 d | | 1999.01.22
; G6 M5 G7 d& O0 G( r$ d- w | | 工伤保险+ B/ V q y& j: t+ i6 b% E+ K5 m/ [
| 是
; ]2 S" X1 [8 ]3 J- V4 M | 0.5%
" h1 Q) Z, f2 _6 Y4 w* A | | 1996.08.12 7 V/ v8 a" y7 d4 }! o' X
|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已被2004.01.01 《工伤保险条例》取代$ a1 Q; m" Z; w' t" _
| 生育保险" @1 }7 s: u* g6 M# |- `& \, G
| | 0.5%
! t9 k. K4 w! S" W" i2 E1 e | 0
: t2 j u# L$ q' ^" L( N1 } ]: n | 1995.01.01
2 L6 i6 Y: [6 U9 K1 u; z/ }- N, F |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 E* r8 T- ?, n h
| | | | 5%8 {/ X4 i0 `8 R& m' E8 e' a
| 1999.04.03 1 {% g9 I" G# C5 J: f6 i
|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02.03.24 部分修改
5 g1 @) u6 q" Z- N6 i. t |
; ?: ^ M( E4 S5 O. o1 G" k
二、用人单位违背劳动法律的规定,不缴纳或不按规定缴纳都是违法行为,均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q" N: W5 O- w: ~ L 1、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 s# M8 P! g O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j' j+ ^5 T7 [4 l: P" y: v7 M( z 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6 c' N0 R4 s/ Z0 M8 l" |! @ a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 H( |8 y9 a b) v7 I 上述法律赋予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有权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用书面通知,不用提前通知。并且用人单位还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话还应当支付两倍于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2、劳动者有权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 Q+ j* E' z1 \
的规定:
( H, K, E5 ?. y- \! ^& @) v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 ~/ u+ [. C/ w( K 在本条司法解释出台之前,劳动仲裁机构和法院一般对于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将未缴纳的社保直接补偿给劳动者的请求,予以驳回。而对于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补交社保的请求虽会支持,但由于社保机构明确不办理补交业务,导致劳动者的诉求在实质上是无法实现的。3 P/ V( z( m4 D6 Q7 H. a7 O s& q
而本条司法解释出台,将会对用人单位在缴纳社保上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 k( u, z g2 J: W" _& j$ X 3、社保机构对用人单位的行政处罚。
' E+ _; u' x0 p, W$ k! q (1)社保机构有权对不办理社保登记的用人单位及负责人直接罚款。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X7 w) K; T( w" Z1 b l" x! \
(2)社保机构对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有权直接罚款。/ D) W' _; M8 N6 q4 {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1 n4 n" n) L1 N& S" G6 n
三、社保征收机构对未缴或欠缴用人单位的强制措施。( o1 Z0 Y- ^2 W: L# N
(1)社保征收机构有权申请直接划扣用人单位的银行账户。
2 l6 W, n) g2 C2 v% o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1 K0 b" O K2 D s' J8 t2 p4 w (2)
5 i a p; c# E2 T社保征收机构有权申请法院扣押、查封、拍卖用人单位财产。
) l3 s4 u& U. l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本帖最后由 陌上雪 于 2010-12-13 11:22 编辑
$ B9 a2 C# c) J3 p" |! P; l0 O+ n: L4 e$ {6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