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11-23
- 注册时间
- 2010-10-5
- 威望
- 224
- 金钱
- 1294
- 贡献
- 2262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78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97
- 主题
- 6
- 精华
- 2
- 好友
- 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10-10-5
- 最后登录
- 2012-11-23
- 积分
- 3780
- 精华
- 2
- 主题
- 6
- 帖子
- 97
|
首先,看看我们都掌握些什么:" I8 `1 D+ |3 K9 K' A q! M
1、2007.5--2010.6,Y在某公司(简称A公司)工作,随后该公司倒闭,Y与公司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消失;- W( w( D. }5 n( D0 \7 f
2、2010.6--2011.1,Y在另一家公司(简称B公司)工作。; |5 \. S& j* J b+ H; N
3、2011年1月份,Y离职;1 [3 x) V; X) t+ J, G1 d; L' O
4、Y获得了B公司的离职证明,并拿走了公司留存的劳动合同和员工登记表;
8 c# L: a$ a" Q# }% X( w! t5、Y在B公司从事员工关系管理;6 l- w4 E6 {% G$ c. G6 u
11年3月份,Y申请了仲裁,申诉如下:
. R! c" r1 D2 R( Y1 d q: y% h1、要求支付两年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 i8 b0 O2 h6 U# J9 U/ B% ?2、要求支付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 s; q8 _$ `) Z D e3、要求支付2010年的年终奖。( {- Y2 |7 K: [; W+ g/ P6 [) z
- t# y7 C2 o( x. M) h4 v8 {
接下来对Y的三点申诉进行分析:2 y! m; X, X+ f' [; i
1、要求支付双倍工资,Y必须证明与企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且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3 S' w2 Z0 {) H5 ^ e* K* b- {6 @9 g
如果我是Y会怎么做?自然是拿出离职证明,而不是劳动合同。OK,现在我拿出了离职证明,这份离职证明如果要发生效力,上面必须要有公司的公章,还须有相应的工作岗位、服务期限、工资证明等。那么我拿出离职证明的同时,等于承认了我与B公司劳动关系的建立是从2010年6月份开始到2011年1月份。
/ t2 b! z) s1 `$ W1 G* b 接下来第二步证明签订过劳动合同是企业的事。企业在面临这种情况时确实非常被动,但却并非完全无牌可打。既然Y一定会拿出离职证明来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不如我们就顺着她承认了(反正无法否认),但同时要描述她的工作内容。如果Y否认自己的工作岗位,那么她需要主张和举证;如果Y承认了自己的工作岗位,那企业可以如下操作:
, D0 A9 A0 U$ L+ T2 G1、提供Y的岗位说明书(若没有,可以提供Y自己的证词),证明Y的工作性质就是保管合同文本;
\$ Q" D+ g! F2、提供公司其他员工的劳动合同。/ x9 D! i5 H" _
公司这样主张:公司一贯要求严格守法操作,同每一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Y的工作性质要求她履行提醒、督促、保管劳动合同的责任。现在每个人的劳动合同都有签订,唯独她的没有签订,至少说明Y有失职行为,Y应当承担因其个人过错导致的不利后果,而不能将此责任转嫁到用人单位。这也体现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则之一,即“公平”。& S5 B' V1 u8 x; f, O
这里最好不要假设Y盗窃了公司劳动合同,因为公司无法举证,反而会被动。5 r! Q" a' D8 z; R
2、要求支付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1 I1 M* y; k$ o+ k
Y要求的这个经济补偿金有两个含义,需要先搞清楚她到底要的是哪一个。若Y要求的是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产生的赔偿金,那么单位可以否认,并主张是Y擅自离职,还要追究相关赔偿损失;若Y要求的是单位由于未签订劳动合同,所以自己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那么只要单位赢得了第一个申诉,第二个也就不存在了。
2 C' Y1 e% |+ ~# ]6 W- o5 J+ O3、要求支付2010年的年终奖
7 z0 m, ?+ }- V4 e 年终奖是否应当支付给离职人员,关键在于企业的薪酬制度、工资设计和年终奖发放条件。若明确规定年终奖不属于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而仅属于企业福利,那么则无须发放。反之,则难说,因为此时仲裁员拥有自由裁量权。$ m$ S2 U- [7 s, A2 o/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