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1-12-28
- 注册时间
- 2009-2-4
- 威望
- 1088
- 金钱
- 23111
- 贡献
- 3734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7933
- 日志
- 18
- 记录
- 22
- 帖子
- 1042
- 主题
- 37
- 精华
- 3
- 好友
- 191
     
签到天数: 92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注册时间
- 2009-2-4
- 最后登录
- 2021-12-28
- 积分
- 27933
- 精华
- 3
- 主题
- 37
- 帖子
- 1042
|
为了便于说明,我讲竞争对手的公司称为B公司(即原先公司)。- D1 c1 S* X- L( e) V1 k: ~
我是这样理解案例的经过的:B公司员工小陈,为了使B公司获得客户订单,以“就职A公司的”方式窃取A公司的商业机密。最终获取成功。A公司如何维权?
5 [) X- E. m% D9 W2 ~8 U3 ~: T7 l(1)首先要确认小陈到底是哪家公司的员工,从整体案例看来,特别是最终目的可以看出小陈是属于B公司的员工,有以下几种情况(以签订的合同为准):# B# D4 O+ }- O/ F
第一、小陈与B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案例中情况应该是没有到合同期)
9 n$ E4 Z( {# F: U' v0 ]6 Ua、与A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期限未到,由未得到同意兼职或没有提出离职,那么与A公司签订的合同无效;而且A公司与小陈需要共同承担B公司的损失。(但是从案例中B公司没有什么损失,确切的说小陈的行为是B公司指示的。)
" h* S4 |& b. q# K# _b、没有与A公司签订劳动合同:A只能吸取教训。
3 K5 @! l8 q2 r
9 t- r. x, d8 N/ |第二、小陈没有与B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 b1 k, Z2 e$ C+ l# p, ^a、与A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小陈属于A公司员工,对于小陈的违反公司的行为,只要收集证据即可诉讼其不得当的行为。
3 C* e0 G7 J( Db、与A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与两个单位都没有签订合同,就要先认定与那个单位的存在了事实劳动了,确认后分析如上。+ c; e* {$ e9 g! C2 ^
本帖最后由 zjwhr 于 2011-4-22 09:27 编辑
- u' x; x, q( O$ b
( u) Z2 ^1 p8 A7 Y$ q5 _ |
-
总评分: 金钱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