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12-2
- 注册时间
- 2010-7-11
- 威望
- 3
- 金钱
- 85
- 贡献
- 236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32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9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好友
- 6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10-7-11
- 最后登录
- 2013-12-2
- 积分
- 324
- 精华
- 0
- 主题
- 2
- 帖子
- 49
|
我是做招聘的,中部某工业城市传统的制造行业,4000人左右的民营企业。+ r7 \- T" w% `
2009年7月毕业,到现在工作将近2年。虽然非科班出身,也经历了公司的人事调整,但庆幸的是自己一直负责招聘工作(说是负责,其实也就只有我一个人)。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如校招、社招、网络招聘、人才市场等)招聘员工,招聘的层次也不一,有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但更多的则是车间一线的普工。细细盘算,一年下来差不多也能招聘普工1500人左右,但心里确毫无成就感可言。说到普工招聘,就让人头疼。可能过两天,又得下乡贴广告去了,呵呵。- n; K9 D6 W& l8 p$ x0 E
' O I8 o2 r. Q能有一点自豪的地方就是: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自身的努力和争取下,成功开辟了两个新型的招工渠道:(其实也不算新了,呵呵)# H7 G! j2 O& K* O5 A
一是校企合作。经前期考察,公司与本地的一所职业中专合作,委托学校进行短期招聘和长期培养。目前已初见成效。% F- E* M/ n( Q/ O# \2 X
二是劳务派遣。刚刚打通,效果还有待评估。
% ^; ], ^& t0 C5 C/ e6 U) j' n( v+ a$ S$ g
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员工流动性大,隐形离职较多。但不管什么情况,问题都以“招聘难”爆发出来,压力集中传导到我这儿,让人很郁闷。( h5 u+ e9 d7 @
静心考虑,天天忙招聘,一切好像又回到原点,没什么成就感。
) v* z- T% {$ K. v( n# ~下一步的打算是:多联系几家学校,把校企合作搞大搞强;劳务派遣从摸索到试点,最后推广开来。把普工招聘、日常招聘完全移植出去,从日常性的琐碎事务脱开身。5 N' a/ I0 L! R( q4 x
其实还是比较羡慕企业培训师、内训师的,有机会转作培训吧!0 k1 _8 z3 Q# I d- X& g
# z& u' ]% n$ {& K
入行时间不长,经验有限,欢迎同行赐教!
; K5 C( j' M$ v5 e+ ~ 本帖最后由 libaoshui 于 2011-5-8 18:19 编辑 # c) r7 ^: K6 B! ~7 Y, n9 b5 `
- G0 ]: @1 o6 y: b( X5 y" M$ O |
-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