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4-26
- 注册时间
- 2010-7-15
- 威望
- 597
- 金钱
- 5638
- 贡献
- 123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7466
- 日志
- 100
- 记录
- 283
- 帖子
- 4120
- 主题
- 423
- 精华
- 61
- 好友
- 830
    
签到天数: 82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注册时间
- 2010-7-15
- 最后登录
- 2018-4-26
- 积分
- 7466
- 精华
- 61
- 主题
- 423
- 帖子
- 4120
|
回复 1楼 最爱QIQI 的帖子- j" H$ z( z+ P2 M, v7 P% v# c
* e7 c2 @0 ?1 R$ o& B: M
一、看到这个问题,一下子引起我的很多思绪,其中,最为感叹的就是:哪个公司的HR能像R&D那样,铆足热情将时间和精力投资在员工的身上,又有哪个公司的上级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下属的身上,将他们的能力开发像产品开发那样来对待!9 d. _, D' x9 p6 R. l/ M( W- c
) j& B# l8 R9 i4 l二、和离职员工进行开诚布公地面谈,为啥要这样做?因为:我们都知道,真正对公司内部管理程序、价值文化、管理边角问题能够作出公正客观、大胆评价的人,不是那些还在公司里做事的人,也不是那种花钱请来的咨询顾问,而是正在提出离职的人!还留在公司做事的人,不乏明哲保身和追求稳定;请来的顾问目的是拿到钱。
C9 _4 \9 ~& M' u 5 q& m f9 `. a( X9 r8 V2 h
三、个人认为,离职面谈,不单单是HR的事情,更是用人部门的事情,当员工提出离职的时候,应该让用人部门经理和HR一起参与离职面谈,因为这样做,不但能有效地改善和提升这些直线经理人的管理和领导技能,而且对离职人员来说,也是一种尊重!只是说,要这样让用人部门经理参加离职面谈,在实际中,可能会变得有些尴尬,因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员工进来,是看重了公司;员工离开,是因为直线上级。
`3 T: A. W: q K2 T; n% y s: M! {' o+ x- v' `5 O
四、在离职面谈中,有可能会遇到离职员工的搪塞或者敷衍。这就需要我们HR和用人部门切实做到坦诚,建立程序化的沟通渠道,对面谈的内容应该提前做到梳理。比如:
, X' @' F8 l" ^, i1、离职的真实原因' X; y6 c# w- i1 z
2、导致离职的真实事件( q) F9 L6 x! F; B* f. z% Y
3、其对公司目前的工作环境和内部人际关系的看法! I' W$ z7 \7 S6 k% @7 g
4、对所在部门或公司需要改进的合理化建议6 {5 a4 B. I# C( O: q: f$ U8 Y
5、离职后本岗位后续工作展开的建议
3 n! _ r2 x, N, c; z( ~" S6、对本岗位后续需要改进的合理化建议
. O8 P0 K x- `9 X9 i7、离职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 P5 J- I p8 ?: E, W+ t
8、永久性联系方式。. m- Q" U; T9 R2 F
若是留不住的情况下,面谈内容还包括:3 Y- N5 @; e. d! x
1、离职员工的劳动合同2 w% ~3 m1 @ w+ i/ m% H
2、其工作文件、资料的所有权# `: J* S; H- [6 y; p5 I) ^
3、其了解公司商业秘密的程度
9 N: s' q) L$ ~& K6 G" {- `+ w5 J: @4、其负责的工作进度和角色
" }* ]! h) U# q+ B5、其的薪资福利状况2 E+ t" s" X' a0 F0 U5 A
6、阐明公司和员工的权利和义务
' ?( l ]- D. _4 `0 l/ V" R7、回答员工的提问5 h0 o' H2 O4 U6 S3 ~$ R
2 N1 L) p4 E: D# z. I. ]- ^6 ~0 B4 Y t8 J五、上面已经提及到了永久性联系方式,这是因为:Communication Records Card Of Leaving Employee是离职员工关系管理的第一步。常诚喜欢回聘,嘿嘿,好马也吃回头草,只要公司改善了,员工在外成长了,就可以邀请他们再次加盟,一起奋斗!对于面谈的内容,我们应该用规范化的文件表格将其保存下来,分别存于公司档案和离职员工本人的档案,这样做的目的以便于我们周期性地统计分析、改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 F1 Q! S3 z6 h$ K8 S
. a" x/ t k5 Y3 u D六、案例中对离职面谈的必要性具有怀疑,这也难怪,可以理解的。常诚见过很多公司,也交流观察过很多公司的HR对离职员工管理上,有一点点的意识,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为访谈而访谈,访谈完了,告诉部门,然后将访谈表装进柜子,更有的人过一段时间,连这张访谈表都销毁了! 更不要说建立员工流失关键要素分析,流失成本分析啦!!不可否认,很多HR不知道如何下手分析,因为离职原因很多很杂,千奇百怪,分析起来很复杂,只好放弃;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的HR都不知道离职率与绩效、职等和职类、年资和年龄结构、离职趋势究竟是啥关系!还有就是:公司不是自己的,拼命为公司为老板,老板却不一定看着你的成果说:好!. L a9 T0 a+ R/ f/ ^; Z& Q h Q1 L
殊不知,作为一个HR应该根据员工离职面谈,对信息收集分析,建立导致员工离职关键因素模型KFL-model,也就是:Key Factors Result In Employee Leaving。有了这个模型,就可以拟订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实践计划,这个计划,应该是持续性的改善与变革计划,并行动起来,而不是再将宝贵的时间陷入到日常事务的处理上。从某个侧面来说,这也是HR还不是HR,游离于公司业务之外,被老板视为后勤部门、其他部门认为“做人事的不干人事”的主要原因之一。
3 R8 k; F" N+ ?8 [$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