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1-5-6
- 注册时间
- 2005-12-29
- 威望
- 2008
- 金钱
- 87144
- 贡献
- 70524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159676
- 日志
- 4
- 记录
- 0
- 帖子
- 2576
- 主题
- 184
- 精华
- 2
- 好友
- 62
     
签到天数: 139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注册时间
- 2005-12-29
- 最后登录
- 2021-5-6
- 积分
- 159676
- 精华
- 2
- 主题
- 184
- 帖子
- 2576
|
本文版权属 billy.liang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billy.liang-(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73449)
本帖最后由 隔岸观火 于 2011-10-10 12:52 编辑 # M+ k7 E* K, w
' ?' V& W- e2 Q' G3 q7 E0 |/ P# g我是72年的小猪,之前一直来看帖子,冲着奖励今天想写点什么,总结一下,希望能够学点什么! 我的HR之路比较崎岖,就像我的生肖一样,我公历1月9日生日,35岁前都说我属“鼠”。36前突然获知我应该“猪”,碰巧那年丢掉了一份比较舒坦的工作,那心情够难受的。
2 Q L) G; D6 W+ p% U' V我电大专科多的读的是广告,原因是报考的文科中“广告”比较时髦(90年代初)。
0 L( A/ d: W6 ~2 l% j& Y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 s% R5 d% h- K- c$ J. w& c' a之前的广告时间拖太久没法毕业了,结业后又重新报了“法律”,原因是工作中发现要事事都搞好的话听“人家”说:电脑+驾驶证+法律,是做好工作的三种必须技能(90年代中后期的观点)。
! j+ J+ |7 M% C+ A, _0 e边工作边学习,到“而立之年”发现还是觉得人力资源是有“钱”景的工作,你说哪家公司没有管人事的呢,是不是呀!所以日常工作中就开始不断地关注人力资源的东东,2000年网络的普及加快了我对各种信息收集的广度和深度,那时知道了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和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兴趣是对了解自己顽皮个性的驱动,根本原因是怕生小孩了不会教,让小孩像我那样“皮”就不如不生小孩了。
- K1 l* m z: Q: g2000年开始接触HR,是在从事行政工作的基础上开始的,什么招聘、工资、绩效评核,一边做一边学,自我感觉良好(现在回想发现是多囧)。
" U0 i6 w$ K+ u2003年开始疯狂考证,凡是人力资源的一网下去什么资格证、专题培训,有钱有时间就参加。因为大学里面一位老教授讲过:“最有投资回报的投资项目是学习”。“创业经商成功的比例较少,大约有90%的人是40岁至退休期间收入是一生的最高峰。如果你不是那做生意成功的10%,最保险、回报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你自己的学习上了。”
' j% ?8 W" K7 p1 f到今天为止,搞定了以下敲门砖: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三级心理咨询管理师资格证、法学的大专学历。正在进行中的考试有:自考心理学本科、二级心理咨询管理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的执业技能。五年内计划完成的还有:HR或心理学的在职研究生,还有英语。
- M0 b5 v4 }5 I% J' E! D$ Y2003年起正式从事HR工作对它的认识是:中国的人力资源是2000年前后正式引入的,目前除了大型集团、北京、上海、广州的部分大型企业外,对人力资源还是人事工作为主。但随着WTO、中国人口红利期的结束、计划生育政策的连续实施,HR和心理学的大发展时期将日益临近,大家准备好了吗?!# s1 k" |! @* C1 F7 Z5 `3 a, r6 {
目前我在广州的HR工作也是事务性工作为主,离企业战略和HR战略融合还有很长的路。工作中遇到挫折相信大家也见过或者体验过:帮助公司打劳动仲裁官司、自己与公司打劳动仲裁官司、领着HR的头衔干行政的工作、事务性工作占日常工作的90%等等,不及限于这些都时时刻刻打压着新老HR的神经,生活还将继续,受了打击可以选择的是:9 c$ j; C! H% U* `* T0 o
1、承受打击,用心去扩张:老板自己交学费让你来学习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时的问题,目前用不上可以在“心”里面先存起来,到另外一个肯掏大价钱的老板时告诉他这么做,帮他解决。2、怨天怨地。" T' |5 j2 r8 _$ X( E4 D9 }
目前国内的人力资源理论均起源英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引入的资格证制度其理论基本来源于美国的理论流派。我认为人力资源的理论应该是来源于从哲学分化出来的心理学中,如《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都是直接的证据。
, a; H& T* e0 ~2 V; j4 d( Y7 ~; w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在考取了一级证后,我一未搞清楚6大模块理论的来源:为什么激励机制要考虑非金钱的激励效果、人的性格和个性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人的动机理论有哪些等等。。。。知其然也应知其所以然,刚好自考心理学在广州招生就又报名了(05年的事)。
9 I# I- h4 n+ _4 D0 m( ]几年的学习还是大有收获的,前面的几个疑问了解了一些不同角度的解读。将心理学知识用在HR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适用性还是较多的:任职资格模型与胜任力模型的区别、不同动机的“人”的激励机制设定、从属于不同动机级别的“人”的培训机制设定。。。。。
& m4 P* q* s% b学到知识想用于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不想碰壁的事情就更多了:明明是对企业的长远有好处的,为什么老板们总是不予支持。。。。类似这些命题还在摸索中。6 p- ]* s5 A3 v \- _
回顾我的HR之路,值得幸运的是听了两回正确的“话”,相信“他们”,一步步落实,相信这应该是时下时髦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实理论归理论,相信“它”,坚持地落实才能有效果,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 J2 ^; O7 Z5 ?( A! G东一句、西一句,且做为抛出的一块破砖,希望引来美玉一筐,欢迎探讨问题、批评指正!!
0 p) V7 [5 R; M! J9 ?+ d" n' ^# I
) s2 Z: h( E# w; ?/ b- G8 S! V$ J1 }- Z7 i% p
|
-
总评分: 威望 + 25
金钱 + 10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