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0-5-12
- 注册时间
- 2003-11-25
- 威望
- 0
- 金钱
- 33763
- 贡献
- 100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386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313
- 主题
- 193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3-11-25
- 最后登录
- 2010-5-12
- 积分
- 33863
- 精华
- 0
- 主题
- 193
- 帖子
- 2313
|
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经理或培训经理经常会碰到培训公司的销售来推销自己的课程,并常常被这些销售弄得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他们总是众口一词,“重量级讲师”、“互动课程”、“定制”等等专业词汇不断从他们嘴里飞出来。
1 v$ }6 s7 c* P2 ?1 q2 X5 `/ }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这些词汇背后往往包藏着培训公司常用的伎俩,合格的人事经理和培训经理应该能够识破谎言。
! L f( ~ h, Q4 H( {8 S 所谓“重量级讲师” 5 ?/ l* D& ~, ^, T. U1 Z' b) h; T
一些培训公司其实就拥有那么几个“重量级”的讲师,往往在拿下了单子后,上课的第一天、第二天请“重量级”去露一下脸,因为头两天企业里的头头脑脑都在。第三天就开始掺水了,让级别差一些或背景不够硬的人去讲。还有一种方式是头一两张单子好好做,以后的单子就让“轻量级”讲师去充数。 4 j3 G( P* t/ A( g* [6 D' \- W
这里面有几个理由,第一,许多培训公司就靠一两位重量级讲师做大旗,公司拿他们当卖点,他们出场次数太多,太累了,所以用这种投机取巧的办法,可以缓解一下公司的紧张资源;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锻炼“轻量级”的讲师队伍。这对花钱买课程的企业来讲,就不划算了,一个精明的人事经理或培训经理应该认识到,既然我们买的是一天价值两万元的课程,就一定要追求物有所值。 9 q/ Y/ k& |8 N I# Y' u' \
所谓“互动”
# C6 Z2 Z, V v. w 我曾经分析过某著名培训师讲课的录音带,发现三天的课,他真正讲课的时间只占四成,剩下的时间全花在小组讨论、互动游戏、个人发言上。你肯定听过一些培训公司的人对你说,成人的培训与学生如何如何不同,这点我也承认,但是也不能把短短的两三天时间大多花在所谓的“互动”上。你一言,我一语,看似挺活跃,其实浪费了很多时间,而受训者的每一分钟都是花钱买来的啊,这里面有一个培训师心知肚明的猫腻。
) L3 e. C3 U/ u& N! v0 @ ^! ` 所谓“定制” ( B6 F4 `, ]' S- V' U2 X7 Z
培训公司的销售经常会跟你说,我们的课是为您的公司定制的,要经过调研,然后重新设计。
C* i, D/ E& ?: J0 ~. G2 e 果真是这样吗?他们这样说其实是为了让你感觉他们的课确实值一天两万,因为是专门设计的。不过仔细想一想,如果真是针对每一个受训对象专门定制,还不得累死他们,生意人向来是靠尽量低的成本赚尽可能多的钱。比如三天的管理课,他们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板,所谓定制,其实就是根据你的情况把原内容减少或增加一些而已。假如一门课总共有13个章节,他可以给你讲8个,也可以讲6个,这就是他们的所谓定制。
( n8 [( K6 m2 S- ` 所谓“调研”
7 r+ n' z+ x" {) R 在调研阶段,培训公司也会设计一些技巧让你感觉他们很专业。他们会跟你说,“我们是专业的培训公司,通过调研先清楚地发现您公司的问题,讲课才有针对性。”
; }5 ^7 u+ ? V+ }' D K 人事经理们好好想一想,到底谁最了解公司的内部情况?他们能通过两三天的调研就了解到你的企业多年来积累的问题吗?真正懂调研的是专业的咨询公司,培训公司的调研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秀”。 : @3 l9 b0 I, L% i* T
即使在调研中发现了企业的问题,培训师也很清楚,企业的很多问题不是他们能解决的,他们能知道的也就是其中的一小块。而培训公司常用的手法就是强行把问题拉到他们固定不变的模板上,他们会给您一份很漂亮的项目建议书,告诉人力资源经理:“经过我们的调研,发现您企业的实际问题是××××,并不只是您告诉我们的××××。”他们这么说,只是为了把注意力吸引到他的强项,至于企业的真实问题,他们才不关心呢! . B7 T' G4 ]+ _/ C
我建议培训经理和人事经理要坚信自己是最了解企业内部问题的,而不要轻信培训公司的“调研”。如果培训经理连自己企业有什么问题的需求都要别人来调研,那还用您做什么工作呢?
, G. t" L9 u! k, D% U+ w 此外,还有很多“套儿”,诸如后期跟进,定期回访等等,都是要不停赚您的钱。这些工作很多都是企业自己内部可以做的,而且很多涉及到企业机密。然而很多培训经理就是这样把企业的培训全部交给培训公司,使得企业支付了很多不该支付的费用。
" ^& q# r. x6 o1 E# g8 t9 h3 n7 i&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