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1-8
- 注册时间
- 2002-11-16
- 威望
- 1
- 金钱
- 38233
- 贡献
- 316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855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420
- 主题
- 729
- 精华
- 1
- 好友
-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2-11-16
- 最后登录
- 2013-1-8
- 积分
- 38550
- 精华
- 1
- 主题
- 729
- 帖子
- 4420
|
10
第三节 名片——人事情报的管理法
○对方给我名片后,我立刻在背面书写有关他的情报,再分别存档
不管多么重要的情报,逢到必要时,如果非得翻来翻去不可的话,那么它的情报价值等于减半。
关于“人事情报”方面,亦是如此。逢到你想跟某人联络时,如果不能立刻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那么,工作势必将不能顺利进行。又如,碰到自己专长之外的难题时,是否有适当的资料提供者,将大幅度的影响到你的工作效率。碰到这种情形,纵然认识这方面的专门人才,但如果不能及时获得有关他的情报,那就等于糟蹋了这个人才。为了使工作高效率化,必须在平时就把人事情报整理好,以便缩短寻找的时间。
以我个人来说,有关重要人物的情报,我都根据其用途,分成“名片档案”、“住址录”、“人事录”三种档案管理。绝大多数的资料来自对方送给我的名片。我现在就要介绍名片的整理工作。
所谓人类的记忆往往不太可靠,有时隔了一段时间之后,抓起一张名片瞧瞧,虽然印着人名、头衔等,然而,脑海里却是想不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了什么事情跟他碰过面?有鉴于此,每次对方递给我名片时,我都会尽快的在名片背后添上对方的资料。其中必须添入者有——“碰面的日期”、“场所”、“何事”以及“介绍者”,除此之外,有时也添加上对方在交谈中泄漏出来的一些情报。例如,他的专长、兴趣、出身地、他秘书的姓名等等。
经过如此的处理,纵然是数年不见的人,只要瞧瞧那些记载,就可以想起他的一切,交谈起来也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记下备忘录的作业,亦能够使对方的一切长久地留存在你的脑海里。
这种作业,必须在你对他的印象还鲜明时进行。我都是跟对方分手后,或者搭电车回家时进行。
这种写满了情报的名片,在转记到“住址录”、“人事录”以后,再归入透明的名片档案里。这种档案夹的正面以及背面都是透明的。如此处理以后,不必抽出名片,就能够看到名片背面的记录。如果,必须一张一张地抽出名片的话,那就不合乎节省时间的原则了。
我处理名片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并不根据姓氏的英文字母排列,而是根据不同的职业、公司等分类。或许有人会认为,根据姓氏的英文字母分类,不是更便于寻找吗?话虽然不错,可是我认为能够使我们“倒着检查的体系”很重要。例如,以前曾经碰过面的人,如今都想不出他的名字。不过,你仍然记得他是某公司的主管,或者是在办某件事时认识了他。既然有了这个线索,你就可以从他所用的分类中找出他
的资料。否则,必须从好几册的档案中,一页一页地寻找,很浪费时间。
我认为住址录可根据英文字母分类,名片则根据不同的公司与专长来分类。这样寻找起来比较迅速,更合乎节省时间之道。
○住址录则以方便更换,容易寻找的卡片最为方便
住址录在人事情报中,可说是使用频率最高者。正因为如此,容易找寻亦最为重要。以一般社会大众所使用的住址录来说,机能方面实在很差。最为明显的缺点是,情报的更换很难进行。
最初填写时,虽然完全跟据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排列,但是有新情报需要填写时,只能编写在最后的几行,同时,不用的情报也不能清除。而且,寻找起来也烦杂,又会形成多余的空白。
最大的缺点莫过于能够填写的情报量一开始就受到限制。因为不能增加页数,一旦超过了一定的人数,就得再准备新的住址录。就以个人情报的记入栏来说,只有一行或者两行,由于空间太狭窄,很难把一些必要的资料填写进去。
我办公室所使用的住址录,几乎克服了所有住址录的缺点。这种住址录是活页的,个人的情报呈现为一人一张名片的插入式卡片,每一页都能自由的插换,卡片也可以取出来,自然就可以在按姓氏或者英文字母的顺序完完整整地排列,不必要的情报也可以删除掉,因此,不会浪费空间。
由于每一张卡片与名片防大小一样。因此,可以填写住宅、上班地点的电话号码,以及其他重要的情报。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看到最下面的性名。所以,在寻找时,别的情报不会进入眼帘,寻找起来就容易多了。
如果把它们抄录起来的话,就会变成姓名录,也可以作为寄出贺年片的核对单。
“所谓的住址录。本来就是如此……”如果属于这种传统观念的话,不仅会感到不方便,而且还会造成时间的浪费。不过,只要你有心寻找,总是能够找到适合于你使用的“道具”的。
○使用“人事录”,以拓宽人际的情报网
我在上面所介绍的名片档案、住址录、联络地点,以及第一次见面的时间等等。从情报方面来说,都是属于片断性的,并没有足够的情报量,只是借以了解对方的整个形象。
如果想有效地活用你的人际情报网的话,那就得拥有对方的情报体系(包括私生活方面),并且要好好整理,以便随时都能够提出来,作参考用。基于这个理由,除了上述的名片档案、住址录之外,我还自制了所谓的“人事录”档案,时时加以活用。这也可以说是我人事情报的‘上上之卷”。它不只记载对方上班处的资料,还囊括了对方的经历、家庭构成、近况等等的私人情报,使人一目了然。
关于这一点,我要更具体地说明。
首先在用纸方面,必须使用比较厚的卡片纸。每一个人使用一张。表面记载“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别”、“第一次见面的日子”、“学历”、“职业”、“本籍”、“工作地点”、“现在的住处”以及“家庭情况”等等,尽量的把已知的情报都填上去。
所谓的“本籍”,并不一定指户籍所记载的居住处,而是指对方现住地址以外更能够确实地联络到的地方。如本人被派往国外时,这一项记载则最有帮助。
又如,变更比较多的“上班地点”、“现在居住处”、以及“家庭”栏,一开始就应留下很大的空白,一旦有了变更,立刻就可以更正。
卡片的背面作为备考栏,用于记载对方的近况。例如,对方在贺年卡上写着“今年2月起预定到美国留学”,或者“今秋将结婚”的话,那就把日期一起记下来。仔细地把近况报告都记录的话,最有助于人际情报的拓宽,也能使人际情报更加深入。
以我来说,每年都要寄出2000张以上的贺年卡,而且,每张贺年卡都要写上一两行字。碰到这种情形,我只要看看备考栏,就能够胸有成竹地写下去。
即使是好几年不曾见面的朋友,只要有近几年的情报被做成记录保留下来的话,见面时,就不愁没有话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