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10-12
- 注册时间
- 2005-1-20
- 威望
- 103
- 金钱
- 4601
- 贡献
- 299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500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789
- 主题
- 86
- 精华
- 1
- 好友
- 32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1-20
- 最后登录
- 2013-10-12
- 积分
- 5003
- 精华
- 1
- 主题
- 86
- 帖子
- 789
|
(注:以下为入门级培训管理人员而作。)/ M; m2 |5 [. F3 W4 g: f* @; S7 e4 w) _
5 _) m2 m, J: N( Q+ p要构建企业的培训体系,至少要考虑建立三个库:一是课程需求库,即课程体系;二是课件库,包括课程的标准讲义、相关的学习资料、文件等;三是讲师库,包括外部讲师和企业内部的可承担课程讲授的内部讲师。在三个基本库之外,再建立一个基本的管理面,即员工的培训记录管理数据库。这样就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开展系统的培训工作了。 }7 |6 ^6 Y5 N" f2 {9 `; W
% {: D! F+ @+ X& v) \
从课程体系来说,有以下几个层面:# W0 ^' Y9 [. d+ ^
1. 基础培训
. Y8 E+ o, E* i& h/ l# E4 P- E这是对于新员工而言,为基本胜任岗位工作而必须进行的基础性学习。
& W& v2 K% v9 R; \$ v) V一般来说,从掌握必要的知识到做出工作业绩,会经历以下阶段。一个新员工,不管原先的经验如何丰富,但到了新的企业,一定会有很多必须重新了解的东西,完成这些培训后才能顺利开展岗位工作。% E5 _% d& S0 x
不知7 G9 z& D- t5 u8 o" ~
知—— 不能
! x; k) m3 V% q6 ?- _( \5 } 能—— 不做
# t# X- Q( D" N6 y* k7 h 做—— 没效果
% {9 O0 m+ B6 Q$ V 有效果) V" E0 l; j6 n3 Y, O* ?
以上的四个阶段中,知与不知是学习的问题,能与不能是训练的问题,做与不做是态度的问题,有效果和没效果是过程控制的问题。其中直到“能”的阶段,都是基础培训中应该初步完成的。基础培训至少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9 g9 Q# u0 H' I, Q9 Z①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文化与基本制度。这部分培训基本上在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中,通过统一的培训人员讲课、新员工阅读文件完成,可通过问答、笔试进行考核。. x/ s- b6 {$ d+ F9 {6 h
② 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标准。即对岗位的基本工作文件是否熟知、充分了解。
6 m. W$ u; Q. m( z( S9 z③ 工作的操作技能和方法。即在了解书面的流程和标准的基础上,是否能实际操作工作项目,是否能使用合理的工作方法实现工作的要求。
% ~$ B: M$ b& t- R- ]; p第二、三部分的培训一般在上岗引导培训中,通过阅读文件、部门指导员讲解和示范、自己试操作完成,通过问答、笔试、操作观察等方式进行考核。3 P6 O1 \/ j3 N7 y
然而,并不是上岗后就可以放弃这部分内容了,这些内容是员工是否能顺利进行企业生活和胜任岗位工作基本,所以应强化这些基础部分。对于老员工而言,可考虑每年进行两次重复培训和考试。
( E: e; {& F' `+ Q% ^( R2. 工作的意识与方法6 B4 N5 q4 ^0 p. N) w0 p
① 职业意识与基本原则。作为一名公司的职员,(无论是一般员工还是高级管理),都应该具备某种基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承受能力,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上遵循一定的职业原则。比如敬业、效率、协同、追求完美品质等。9 Y& e& w; D6 d$ `& w7 N: q' ]
② 基本职业技能。对于公司员工必须掌握的一些通用的职业化技能,如电话技巧、沟通技巧、时间管理、礼仪规范、自我工作管理等。
! ~- B. B0 H, G* d; x③ 思维和管理的方法与工具。现在有很多相关的工具,包括如何制定计划、目标管理、七步思维法、平行思维法、头脑风暴法等。
0 i6 ]. @7 e! n如果说基础培训部分解决了 “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问题,那么本类型培训就进一步深化解决了“能与不能”问题,并帮助员工走在“做”和“有效果”的线上。. D7 j5 V+ D$ A; w% R
以上培训项目一部分应在新员工上岗时完成,一部分可在日常培训中采用滚动式讲座的方式进行。除了一些职业技能相关的可采用笔试方式以外,主要应以日常工作观察、学习现场交流、提交书面心得等方式评估学习结果。+ b" B6 h+ v5 k/ g
3. 专业技能深化培训; L9 z# e6 w1 ]+ c7 J$ ~
因企业自身的技术或管理水平和要求的发展,或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社会整体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的提高,员工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除了员工的自我学习外,企业也需要有意识进行培训,或提供培训的机会。
. y& w5 e% @; x: f( t4. 职业发展型培训
% v8 s7 c9 L/ N$ \+ Z企业在帮助员工不断胜任本岗位的工作之外,还应有意识地为员工提供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培训,一方面体现公司对员工个人发展的关注,一方面也是为公司有意识地培养后备人才,甚至建立人才的资源池。这类培训包括一般性管理培训、跨专业的知识培训、专项的课题讲座等。) V" W. J w( S# ^. Y
6 ^- d$ Z- C3 o# p' M1 u
在建立课程需求库时,应该是基于岗位说明书所描述的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的内容,在与各部门经理交流的基础上,抽解出培训需求的元素。所以在二维数据结构上会呈现出这样一张表:
/ o/ J: l5 f) r3 k岗位名称 课程
7 G' u" w# y$ Q, h0 h 课程A 课程B 课程C 课程D 课程E 课程F 课程G 课程H 课程I 课程J 课程K 课程L 课程M 课程N
5 j; t0 @- e5 |% a岗位一 ● ● ● ● ● ● ● ; n6 v) F+ O+ r/ H$ x
岗位二 ● ● ● ● ● ● ● . z9 u4 ^% z. h: ]
岗位三 ● ● ● ● ● ●' M( {/ |) j; |9 R# b
岗位四 ● ● ● ● ● ● ● ● ● ●
4 b& N2 I& n' b' y/ L9 M岗位五 ● ● ● ● ● ●
3 L/ n% D. g3 t0 S6 `; I9 w! H岗位六 ● ● ● ● ● ● ● ●" N, p t( ^" l( o x" X, w0 Y
% ^' _' R/ F2 \$ [
针对不同的岗位会有所必须接受的培训项目,以及可选修的项目,如果有合理的培训记录管理库的支持,员工可直接通过课程库查询到自己应接受哪些培训,已经完成了哪些项目的学习,还应接受什么培训,以及如果想发展到每个职业阶段,应选择参加什么培训。在这样一个整体架构清晰的基础上,员工对于培训的参与,目标将更明确,动力也将更直接。
4 ?8 \7 {5 O1 L; ~一般的企业在组织企业培训时,是站在“公司组织,员工参与”的角度,大多数情况下员工处于被动状态,推进难度和实施的工作量都比较大。现在应转换成基于岗位需求和考核的培训体系,即建立合理的、系统的岗位需求体系(并转换成课程体系),和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所谓培训效果的评估,就是搜集学员确实理解和熟悉了学习内容的证据的过程。常用的当然是笔试,但实际上针对不同的课程,应灵活采用多种“证据搜集”方式。包括:提交工作报告、现场观察、模拟操作、对话交流、工作结果评估等。企业只需要抓住需求的“前端”和培训评估的“终端”,员工就必然要主动去学习相关项目。这把中间端放开的方式可以叫做“放羊式”培训。
. _" V9 r1 s U; _2 Q* J* n3 B( V4 L. _% O# h
对于讲师库的管理,主要是一个资格识别确认的过程。外部讲师可以通过推荐、直接参加外训试听评估等方式确定,一旦识别出优秀的外部讲师,应建立长期的联系。内部讲师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为人力资源控制的专职讲师,根据企业需要开发新课程;一部分为各部门在某个专业上比较精通的员工,平时从事本职工作,需要时承担起专业培训工作。为节省培训费用,提高培训效率,企业应有意识培养内部讲师,具体工作包括实施“培训讲师的培训课程”、帮助建立标准课件、公司管理层参与确认评估内部讲师资格、颁发“内部讲师资格证”等,结合课件库的管理,将自然形成以下二维数据:
6 h$ @# B M7 k3 ?4 K, ?" _讲师 课程
4 D4 d) I T5 d: ]* m 课程A 课程B 课程C 课程D 课程E 课程F 课程G 课程H 课程I 课程J 课程K 课程L 课程M 课程N
4 c& p: F3 c+ O% W) Z2 ?讲师一 ● ● ● ●
/ w! l1 ]' D# x1 {讲师二 ● ● ' D% M3 t4 ~2 ]2 M( V s2 D8 b: b/ o
讲师三 ● ● ● ●
* b& E7 a& C j- d; ?' m讲师四 ● ● ● ●# G$ O( l# |/ z5 }
讲师五 ● ● ● ●
1 c8 ]* m7 B9 p8 S& _讲师六 ● ● ●
/ x/ D" D5 f) s" H
9 J3 D4 Z$ v# [' Z( `" }+ ~应尽量使每个课程至少有两名讲师可以胜任。如果基础设施允许,在数据库管理中,应可直接点击链接讲师的基本资料、讲课记录,以及课程的讲义、参考资料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