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6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不同文化中的“以人为本”

[复制链接]

25

主题

5

听众

277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2-2-8
最后登录
2013-3-19
积分
277
精华
0
主题
25
帖子
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4:59: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企业治理讲求以人为本。不管什么文化类型的企业,没有反对“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是为数众多的管理公理之一—不须验证,难以质疑。但是具体到实际的做法,以人为本的涵义却是完全不同。
# m5 f' S/ g+ L: u/ M- f4 Q9 m6 y3 }) P2 U+ B- P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发展要通过善待人、发展人、成就人,从而达到发展组织的目的。但是不同的文化类型对于善待人、发展人和成就人的思路、方式方法均有较大分歧。人的本质各异,但人性中有一些所有人都具备的特质,即对“生存”、“安全”、“交际”、“公平公正”、“个人价值实现”等的追求。基本上所有的文化类型都需要先满足个人对生存和安全的需求,这两样需求难以满足的话,员工就不存在,组织自然也就成为泡影。但是不同的企业文对交际、公平公正、个人价值实现等需求却有不同的侧重点。
% p+ R' o3 ?* i2 y/ }
1 N$ J: ?" l  P4 ~情感型文化能满足个人对“交际”方面的需求,但是缘于这种文化不注重科学的评价考核标准,对人对事的评价通常主管而模糊,因此,组织中的公平公正性往往缺失。3 y. J: G+ l! d* H- I4 v1 b8 C  m& u
1 d- {. ?- d7 N2 I/ y
目标型文化在满足个人的公平公正需求上有较大的优势。目标型文化组织实施客观评价、合理的利益共享等机制,个人所得与工作绩效严格挂钩,员工普遍能接受收入差距的现实。因为收入差距的背后,体现的是巨大的业绩差距。当然,对于组织中不能完成绩效的人,可能生存和安全需求都会受到威胁。最终结果是不能适合这种竞争性文化的人会主动离开,或被淘汰。
6 d6 S$ V3 h* i
. \6 [  l9 Y+ i0 o& G3 ~9 X9 ]共生型文化组织要求员工以组织目标为第一要务,通常会忽略员工对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而松散型文化恰恰是最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文化。2 R& ^0 S4 G  O1 X

  U" u" R6 l$ w% [" U每个领导可能都会把“以人为本”挂在嘴上,但在他们的内心里,这个“以人为本”是各有千秋的。* g* d/ _- ?  G& D

( l( i* c+ i! q) _; V% \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诱人的浅笑 + 10 感谢分享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6

听众

42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2-8-15
最后登录
2013-1-10
积分
425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55
沙发
发表于 2012-10-29 15:00:06 |只看该作者
最早起源于中国,二千多年前的西周便有“”的思想,之后儒家的“仁”政、墨家“兼爱、非攻”都含此义。其中孟子“民为贵,社稷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