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316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业长青》、《追求卓越》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本书原来在说一回事???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听众

152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6-7
最后登录
2006-12-31
积分
152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6-25 22:4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小短文,是关于《基业长青》和《追求卓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三本书的一个比较。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这三本书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论述了几乎相同的七个概念。具体比较如下: A.《追求卓越》 B.《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C.《基业长青》 以下分别用字母A,B,C来指代这三本书。 Concept 1: Take Action A."Bias for action" B."Be proactive" c."Try a lot of stuff, and keep what works" Concept 2: Focus on the customer a."Close to the customer" b."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c."Good enough never is" Concept 3: Have a mission a."Autonomy and entrepreneurship" b."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c."Big, hairy audacious goals" Concept 4:Be who you are a."stick to the knitting" b."put first things first" c."preserve the core,stimulate progress" Concept 5: Believe in your team a."productivity through your people" b."synergize" c."Cult like cultures" Concept 6:Work on yourself a."simple form,lean stuff" b."sharpen the saw" c."homegrown management" Concept 7: It's not about the money a."hands-on,value-driven" b."think win-win" c."more than profits" 由于本人英文水平有限,就不能翻译成中文了。 从上面的简单对比可以看出,这样的三本畅销管理书无非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分 析了不同的公司(总体上看)、以不一样的语言,向我们昭示了共同的七个原则,这七个原则是: 1.Take action 2.Focus on the customer 3.Have a mission 4.Be who you are 5.Believe in your team 6.Work on yourself 7.It's not about the money 三本书里都告诉我们:那些表现卓越的公司,说到底无非是发现并顽强的坚持了以上的七条原则。尽管关于《追求卓越》这本畅销书有过不是很光彩的意外发生(见转载附文),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我们认真借鉴、学习这七条原则。

1

主题

4

听众

152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6-7
最后登录
2006-12-31
积分
152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18
沙发
发表于 2005-6-25 22:49: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基业长青》、《追求卓越》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本

附:关于《追求卓越》 有人知道圣经的销售量吗?恐怕难以统计。但这本被称为美国工商管理圣经的《追求卓越》自1982年以来,仅在美国就销售了6000000册!托马斯·彼得斯以其大师的思维、理性的笔,先后推出《追求卓越》、《乱中求胜》、《管理的革命》,折服了无数读者和管理者。 为了探询管理艺术的玄门幽秘,作者花费数年时间辗转美国各地,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取得了数百个大小公司的第一手材料。样本涉及制造、信息、服务、销售、交通、食品等诸多行业,其中有我们中国读者所熟知的跨国公司如IBM通用电器 、惠普、通用汽车、3M、麦当劳、宝洁等等。作者发现尽管每个优秀企业个性不同,但拥有许多共同的品质,也就是八大基本属性,即:崇尚行动;贴近顾客;自主创新;以人助产;价值驱动;不离本行:精兵简政;宽严并济。 是《追求卓越》一书使汤姆·彼得斯从麦肯锡公司的普通职员一跃而成为管理大师。书中通过对43家卓越组织的深入分析,捕捉到那些为传统管理学者们所忽略、但却是企业经营最基本的因素:将注意力放到顾客的身上,对人持续地关心,鼓吹实验和失败等。他总结出了经受长期检验的8项基本品质:贵在行动,靠近客户,自主创业,以人助产,价值驱动,不离本行,精兵简政,宽严并济等。   在《管理的解放》一书中,彼得斯提出应该建立一种富有弹性、能够及时调整、满足当时经营者需要的新型公司。新型公司结构的关键就在于借助网络,能够在顾客之间、供应商之间、任何有助于生意的人之间实现实时的沟通。他认为企业必须走向一种基于“商业网络”而不是基于“所有权”的新规模观,即一个企业的规模不是看它的资产数量,而是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迅速、灵活、富有弹性地吸纳、消化企业边界外各种资源,能有效地缩小新市场的进入成本和旧市场的退出成本。   与偏重于理论体系的彼得·德鲁克和迈克尔·波特不同,汤姆·彼得斯的研究更关注企业运营层面的基本元素。对于中国的企业管理者而言,其管理思想的启发性和参照性或许会更强一些。 经典畅销书《追求卓越》竟是大师捏造? 最新一期的《管理》杂志曝出“真实的谎言”,原来已成管理经典的《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书,其中有些资料竟是捏造的。管理大师彼得斯在新闻界面前的坦承,引起管理界的极大震撼。《追求卓越》几乎是管理畅销 书的始祖。此书出版20年来,销售量超过600万册,掀起企业界一股“追求卓越”的热潮,甚至直到今天都仍蝉联管理畅销书宝座。这本书也让作者汤姆·彼得斯成为最富有魅力的管理大师。 原来管理畅销书竟是大师捏造成 一段时间以来,管理界最劲爆的新闻是,已经成为管理经典的《追求卓越》一书,其中的有些资料是捏造的。 去年彼得斯在接受“快速企业”杂志(Fast Company)专访时坦承,这本书的数据资料是捏造的,不是经过扎实研究的结果。这个说法引起了管理界极大的震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152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6-7
最后登录
2006-12-31
积分
152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18
板凳
发表于 2005-6-25 22:49: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基业长青》、《追求卓越》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本

彼得斯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当时他们挑选这些公司时,其实并没有如书中所说,经过了漫长而复杂的研究,而是他和沃特曼根据周围同事(也就是麦肯锡公司的顾问)和朋友对“卓越公司”的述评和这些公司近20年的财务绩效,挑选了43个所谓堪称“卓越管理”典范的企业。其中有一些所谓的“卓越公司”,例如Date General,在书出版后没有多久就陷入困境。结果引发许多企管书籍和期刊,都以“为什么卓越公司不再卓越”为讨论主题。 这个事件无疑影响到彼得斯的学术地位和声誉。然而,受伤害的不只是彼得斯,整个管理学界和顾问界都受到了负面影响。未来当有人说,这是一项经过“多少年”努力,遍及“多少家”公司所作的调查研究,读者心中必定大大存疑:谁知 道3年后,他会不会又承认只不过是捏造出来的数据? 成功从来无定式卓越管理贵创新 数据伪造这个事实足以令每位崇尚经典的管理人瞠目结舌。但还是让我们暂且撇开它可能会给您带来的不愉快,并且冷静地“品味”这部“名著”,以期认清它的“本来面目”。 《追求卓越》出版于日本企业在世界上步步紧逼,美国企业却是节节败退的大背景下。当时的美国企业热衷于在管理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理性模型”和“企业战略范例”,职业经理人和MBA习惯于计划模型和精确财务分析,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却普遍忽视管理学最基本的原则和品质,失去了对管理本质的把握,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导致美国企业的惨败和自信心习丧失。彼得斯回顾该书时说:“《追求卓越》首次描述了那些行之有效的东西。它的风格是刻意形成的。我承认,这本书的逻辑就是美国式管理已被严重地扭曲。这是对美国式管理和麦肯锡式思维方式猛烈的、面对面的攻击。” 在《追求卓越》中,汤姆·彼得斯通过其“永久性革命”理论,向企业界阐述了如何在一个变化无常的世界中求得生存和成功的道路。他的核心理念是:管理根本不存在一般模式,即使有也不是成功的标志,因为企业的成长不可能总是一成 不变的,若按昨日有的模式运转,今天则注定要失败。当然,管理并非无理可循,它也有一定的规则与原理,但正如有人所说:管理如下棋,管理的规则和范例如棋谱,分析棋谱绝对对棋艺的精进有帮助,但是棋谱不可能重复,一旦自己置身于问题的迷阵之中,解决的方法便没有规则可循了。所以,原则自然要相信它,但应用时就要艺术化,而且要使自己明白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永恒的,世上没有最好的管理方法,任何执着于书本和信条的人都是傻瓜。 这本充满个人感情色彩的管理书籍,为管理设定了一个积极的目标,而非强调面临的难题。彼得斯提出的杰出企业的8个特性几乎为近20年的商业管理奠定了格局 : >偏好行动而不是沉思。 >在产品和服务上接近顾客的需求。 >鼓励自治和放松,而不是严格监督。 >对雇员的态度是多鼓励,避免产生“我们”和“他们”这种对立情绪。 >以“走动式管理”保持与大家的紧密接触。 >“专注于自身”以保持商业优势,因此避免了无关的风险。 >组织结构简洁,人员精干。 >对目标同时保持松紧有度的特性但却不窒息创新的控制系统。 耐人寻味的是,今日的企业领袖没有人不承认深受汤姆·彼得斯原则的影响。《追求卓越》成为第一本销量超过百万的商业书籍。在美国,许多读者赞誉有加,称之为“1982年以来美国工商管理的‘圣经’”,“经典,畅销,里程碑式的工商管理书籍”,所有的媒体与商业人士都在谈论这本书。这本书甚至促成了商业书籍出版业的成熟。当代管理学泰斗彼得·杜拉克一语道破天机:“彼得斯著作的力量就在于他强迫你关注最基本的东西……它会使管理听起来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容易。你的所要做的就是把这本书放在枕头下,然后一切都会完成。” 成功从来无定式,卓越管理贵创新。是的,没有人会反对彼得斯的这些管理学论点,而且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追求卓越》曾一度几乎是美国商业的拯救者”这一事实,但问题是,作者藉以佐证的材料并不是真实的。我们究竟如何对待这部作品? (马海宽) 《中华读书报》2003年2月12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