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绩效指标设计连载03 例如,某通信分公司总经理的经营责任状如图1-1所示。 图1-1 某通信分公司总经理的经营责任状 第 2 章 量化考核表的填写技巧 本章介绍如何把空白的KPI考核表变成填写完整的KPI考核表(绩效协议)。 实现量化考核的前提是事先拟定各类绩效协议。绩效协议,有时也称绩效计划表、业绩合同等。KPI考核表包括公司、部门、岗位三个级别,从数量上来说,公司KPI考核表有1份,部门KPI考核表至少有十几份,岗位KPI考核表可能在100份以上。KPI考核表的拟定有其共性,各类KPI考核表的拟定又有其特性。下面先说明通用KPI考核表拟定的方法。 首先要说明读表与建表的区别。当一份已经拟定的KPI考核表摆在面前时,叫做读表,读表的一般习惯:要么目光四处瞄,随机浏览;要么从左到右,一条一条地看。把空白的KPI考核表变为拟定的KPI考核表,叫做建表。本章重点介绍三步折叠法,如图2-1所示。 所谓折叠法,就是把空白的KPI考核表折叠起来,隐藏B区、C区,先集中讨论A区,再讨论B区,最后讨论C区。这三步讨论,分别叫做找方向、找程度、找规则。 A区的表头包括:维度、关键绩效领域(KRA)、关键绩效指标(KPI)、权重、单位、周期等。A区的作用是优先找方向。方向未确定时,记住:先不讨论后续的程度和规则。B区的表头包括:目标值、测算值。B区的讨论优先于C区。C区的表头包括:指标定义、评价方法、数据来源、计分规则。 第一节 考核点的来源 考核点,也叫关键绩效领域(KRA)。考核点的来源,针对公司、部门、岗位,有不同的思考框架。 一、公司考核点的来源 借鉴平衡记分卡的4个维度,即财务指标、客户关系、内部流程、学习成长,罗列常规考核点,并进行初步的权重分配。 本书对平衡记分卡不做深入的因果分析,只介绍如何做变通的平衡记分卡,以帮助加强KPI。 企业的生存,一要捕捉外界的变化,二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捕捉变化和内部调整,需要建立监控体系(衡量)。KPI是一种比较灵敏的监控体系,但它有时会与战略脱节。平衡记分卡是使KPI与战略(通过捕捉变化做出的内部调整)保持一致的工具。其作用是使空白表格填写的KPI有效。但平衡记分卡需要KPI弥补。必须了解如何明确规则;如何进行数据采集,将实际值与目标值进行对比;如何进行监控,使考核分数与奖励挂钩,驱动人的行为(这些人分布在业务流程中)。 常规的平衡记分卡实施包括:战略明确,高层支持,信息化基础,参与培训。 变通的平衡记分卡实施:假如没有明确的战略,怎么办?假如高层参与不够,怎么办?假如信息化基础不够,怎么办?假如人员培训接受度不够,怎么办? 第一种条件下的运用:如何在管理基础较差的企业里,快速地建立起公司和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局限:有效性打折扣)。 第二种条件下的运用:如何在管理较规范的企业里,通过修订KPI提高公司和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性(局限:慢)。 常规的讲法:先讲平衡,再讲记分,最后讲卡;先复杂再简单。 变通的讲法:先讲卡,再讲记分,最后讲平衡;先简单再复杂。 什么是卡:考核表,操作性;横向,纵向。 什么是记分:数据采集,提供实际值,监控。 什么是平衡:指标有效性,因果关系,指标驱动行为。 平衡记分卡与KPI:通过取舍KPI,提高指标的有效性。重点在前面。隐含了KPI可以驱动行为。 平衡记分卡与工作目标:平衡记分卡的表格横向有维度、KRA、KPI、目标值、行动方案等。行动方案就是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与KPI:行动方案用于支持KPI实现,层次低一些。KPI是数据说话,工作目标是事件说话。 公司考核点举例:营业收入、产值、毛利、毛利率、回款天数、回款率、预算达成率、周转率、周转天数、人均产值、单位成本、销售费用率、交付及时率、客户投诉次数、差错次数、差错率、重大安全事故、员工满意度、客户满意度、制度建设个数、产品合格率、返工率、废品率、单位产品消耗、采购成本下降率、计划按时完成率等。 二、部门考核点的来源 部门职责或部门经理职位说明书中的职责、工作产出可作为部门考核点的来源。 公司KPI分解时,落实到某部门承担的,也可作为部门考核点的来源。这时需要增加一个公司KPI分解表,如表2-1所示。纵向是罗列的KPI,横向是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对应的部门做标记(打钩、涂色、记为1)。 表2-1 公司KPI分解表 另外,阶段性工作重点(项目)也可作为部门考核点的来源。 部门费用预算达成、部门管理(制度建设、员工满意度、培训、员工流失率)等可作为各部门公共的考核点。其他的考核点,不同部门各有侧重,变化较多,这里不展开讨论。 三、岗位考核点的来源 职位说明书中的职责、工作产出可作为岗位考核点的来源。 部门KPI分解时,落实到某岗位承担的,也可作为岗位考核点的来源。这时需要增加一个部门KPI分解表,如表2-2所示。纵向是罗列的KPI,横向是经理、副经理、各岗位,对应的岗位做标记(打钩、涂色、记为1)。 借助QQTC模型思考:该岗位的工作产出是什么?要满足哪些外部客户或内部客户(下道工序)的期望值?期望值大致从Q(数量)、Q(质量)、T(时间)、C(成本)四个基本方面去考虑,另可增加满意度和安全两个方面。 表2-2 部门KPI分解表 第二节 取舍 考核点的来源,提供了系统的搜集,应确保尽可能不遗漏。但指标太多,权重分散,真正适用于当前阶段的指标“有效性”会打折扣,而且指标设定后涉及数据采集,工作量大。因此,具体到不同考核周期,对于哪些考核点要,哪些考核点可不要,需要取舍。考核点一般建议设为5~8项,也可以是3~5项,根据需要而定。这时需要增加KPI取舍表,如表2-3所示。纵向是罗列的考核点,横向是“是否需要考核”,根据具体情况做标记(Y/N,或记为1/0)。 表2-3 KPI取舍表 例如,某生产部考核点的取舍表如表2-4所示。 第三节 指标的转化 考核点一般是简要的文字,如确保业务收入增长,提高市场份额,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提高员工满意度等。仅有考核点,还不能考核,需要转化为更明确、可操作的关键绩效指标(KPI)。 转化时一般包括三类指标:A(绝对值类),如销售额、毛利、回款天数、员工满意度等;A-B(相对值类),如销售额同比增加、费用减少额、重大事故减少次数、客户投诉减少次数、合理化建议增加数等;A/B(比率类),如销售费用率、回款率、毛利率、满意率等。 此外,还有复合指标,如销售额,其中新业务销售额占比在20%以上。也可以是权重的组合,例如:销售额考核得分=老业务考核得分×0.7+新业务考核得分×0.3。 有时,考核点转化为KPI,不止一项。例如,考核点为报表提交及时性,可转化为报表提交及时次数和及时率;但也可以从反面考虑,转化为报表提交延误次数和延误率。相对而言,延误次数和延误率更容易做台账,统计工作量小。 又如,考核点为报表准确性,可转化为报表准确次数和准确率;也可从反面考虑,转化为报表差错次数和差错率。 发生的频率高时,可采用及时率、差错率等比率,相对公平;发生的频率低时,采用及时次数、差错次数等,相对合理。 从零开始学绩效指标设计 张明辉 薛行正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定价:35.00元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书号:ISBN978-7-122-18810-6 , @- \$ r! }( v! w3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