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0-19
- 注册时间
- 2004-9-25
- 威望
- 510
- 金钱
- 7503
- 贡献
- 1920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9933
- 日志
- 56
- 记录
- 5
- 帖子
- 218
- 主题
- 21
- 精华
- 0
- 好友
- 59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注册时间
- 2004-9-25
- 最后登录
- 2015-10-19
- 积分
- 9933
- 精华
- 0
- 主题
- 21
- 帖子
- 218
|
本帖最后由 金蠡 于 2015-2-11 14:00 编辑 + w" B1 Z& \3 V O6 e
0 v7 Y) b/ Z& Q9 b说实话,对一些法律条款研究不深,只想说一说自己的做法,也算当一回”演员“。, {- X6 ~/ {( g! z2 q7 S4 P* G
对于劳动关系的问题,我的基本原则是:
" m9 b3 R4 u1 q. j/ b/ Z7 {1、预防为主。不要有事再处理,成本会很大。从第一次签订合同开始到调岗前的工作都要做到位。3 e3 C) L& c5 o+ ]' U: X3 k
2、把握基本。关于调岗,劳动法规上最基本的有三种情形5 ~2 f) w& U- v9 F: k2 N
a)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一般来说是工作需要;
! V/ b0 W& r z' O) vb)不胜任;
5 N- I7 X' F+ c& B2 m: h2 Yc)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 E9 P, H, s7 Z* U* o) U# L只要把握这三种情况的基本法律规定,80%的问题都可以避免和解决。
9 q7 d4 L& [# }. G3、理解含义。三种情况在法律上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讨论中,有的同仁援引了第四十条,我认为是不对的。工作需要的调动仅仅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于管理、效率、人员匹配等需要作出的安排,不是员工不胜任原岗位,也不一定是原岗位不需要人,企业也不存在什么重大变化,比如搬迁、某条生产线停产等等。因此兰老师反复指出要看第三十五条,不知大家是否注意了。
* q+ [( p7 C! ?$ Q, C. l8 R基于上述理念,我对兰老师的问题做如下回答:* l1 w4 d3 \1 o7 X1 B) N
1、第一次签合同就是预防今后问题的开始,必须强调协商的原则。也许大家认为这等于“废话”,但如何才能体现出协商,就在劳动合同上。我发现不少合同是用公司的口气在说话,常常用一些"有权、应当、不得"之类的词语。比如因工作需要的调岗,“公司有权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就显得过于强势,一点也体现不出”协商“的意思。我会这样写:”甲方可以(不是有权)根据工作需要和乙方的工作能力、表现,在甲方定员定岗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乙方的工作;乙方对此表示同意。“这样既表示甲乙双方在合同地位上的平等,也表示了双方的意愿,不再是单方面的要求。这一条就成为协商的结果,而且没有给公司滥用权力的条件,可供今后遵循,也不会被认为是”排除劳动者的权利“等等。
& D/ Z# q' Z" |- ~% v ?0 \" [8 u2、假定公司的调岗是符合工作需要的,也是适当的,那么在已经调岗,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又要求调回,一般来说是不行的,这不是法规的问题,而是公司管理的问题。不过,员工确实能够说明岗位不合适,上级也认为影响工作,可以考虑重新安排,但这是有副作用的。作为HR和公司相关领导应思考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今后把预先的考察分析做好。(不过案例中并没有描述出现这种情况)
8 l" h$ u0 b* h ^' ?+ V3、注意的方面在前面已经写到了。有些回贴中谈到不少好的具体办法,我并不比他们高明。6 m n/ s1 ~1 N" j. j Q; e2 b
4、如果以旷工解除合同,我认为是不妥当的,因为胡师傅仍然在上班,不符合旷工的定义。还是应该在合同和规章制度中明确相关条款和规定比较好。公司确因工作需要调整其岗位并适当,可以要求胡师傅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假定合同中有过约定,结合《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否则我认为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依据在劳动合同法里没找到,请兰老师和同仁们指教). n- D9 T& z l6 h* z. ]6 E1 R; X
|
-
总评分: 金钱 + 24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