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1-11-9
- 注册时间
- 2010-7-21
- 威望
- 48
- 金钱
- 3996
- 贡献
- 1462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5506
- 日志
- 5
- 记录
- 1
- 帖子
- 445
- 主题
- 22
- 精华
- 0
- 好友
- 39
     
签到天数: 16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注册时间
- 2010-7-21
- 最后登录
- 2021-11-9
- 积分
- 5506
- 精华
- 0
- 主题
- 22
- 帖子
- 445
|
看了你这个案例有几个疑问。1、你们的考核体系是直接考核到个人的么;2、绩效考核结果的分布只是根据分数进行系数对应?3、考核结果的运用问题,只是用来正向激励?( K2 v( z# c t1 k0 h& h& k, p: @
绩效管理的问题确实很大,而且也不是脱离人力资源体系独立存在的,这对你这个案例,有以下几个思路建议:
- A# J6 F% d2 p# Z" r: X: I- T+ ?1、考核抓重点指标,重点岗位,涉及到部门职能、公司控制标准的指标考核主要责任人,案例中提到的基础操作岗位,说实在话真没必要引入KPI、BSC这些高大上的考核体系,他们的控制点很简单,就合格率、、漏检率等等,只需要引入达标奖惩机制就可以控制了,重点是这些指标的领导些,他们才是你应该关注的核心,而且管理是逐级的你只需要抓住关键点即可,至于下面的员工,你就别管了,有领导的,不然我们设置生产总监这些干嘛用。
3 P, }. f& D4 \" g: m8 c) C p+ o) f2、案例中你也提到了,想通过绩效建立部门间、主管与员工间的沟通渠道,不知道你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没有进行考核过程辅导和过程沟通、结果面谈和指导。另外在数据提供上要注意各部门提供数据间的一致性,部门间数据互相提供互相牵制,以及考核投诉机制。
+ o! k- Z% G/ R- x3、考核结果的运用,有惩就有罚,我们考核体系设立的作用就是要奖优罚劣,促使整体绩效的提高,现状让优秀者数量虚高,但是绩效却没有达到要求,实在不行就采取强制分布法。
0 U3 a7 H7 o+ D B; g+ G7 S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
-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