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2-14
- 注册时间
- 2015-4-15
- 威望
- 471
- 金钱
- 3928
- 贡献
- 954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5353
- 日志
- 87
- 记录
- 0
- 帖子
- 184
- 主题
- 101
- 精华
- 0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15-4-15
- 最后登录
- 2015-12-14
- 积分
- 5353
- 精华
- 0
- 主题
- 101
- 帖子
- 184
|
虽说笔者并不赞同“国外的月亮比较圆”,不过,不一样的风景常常能给我们更多启发。以下是国外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六大奇招,中国的管理者和HR们,也许能从中收获一些启示。: ^' J9 V! b6 J! a5 S* e) ?
" U. z0 e# B9 X8 M X
一、“抽屉式
* j) }/ y6 C& L% ?1 s o6 V
1 ^/ n t( `1 C6 G- O }9 i. B" u& a ]& e9 g
含义|抽屉式,顾名思义,每个人的抽屉里暗藏乾坤。进一步来说,指的就是“职务分析”。许多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人员的抽屉里,都有一份职务工作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职务工作规范职位分类制度。
( j3 Y1 j; n+ L% `6 w. k0 y$ v8 x2 i4 \
广泛性|据有关调查统计资料表明,1930年,美国各大公司采用抽屉式管理(职务分析)的仅占39%,至1940年增加到75%,到1977年已超过80%。最近几年香港的大中型企业都普遍实行抽屉式管理。9 C6 \: e: H) Y$ Z4 S( P
1 T* g4 L0 t, |2 \- R; I
如何进行|进行“抽屉式”有如下五个步骤: k7 p0 K7 F8 f3 d# t6 h4 X
3 @( a7 p H) g: `7 I7 W第一步,建立一个由各个部门组成的职务分析小组;2 |% V8 @; F) R) L5 R3 G' L
第二步,正确处理内部集权与分权关系;
$ h% [# Y, s- |0 ^" G# q第三步,围绕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职责权限范围;
5 N8 w5 Z( Y. A) d第四步,编写“职务说明”、“职务规格”,制定出对每个职务的要求准则;! M [* ?3 R. ^- G1 E7 R
第五步,必须考虑到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相结合。' c& N/ T6 Y+ Y n
5 A9 r; y4 D. l: u$ {, [! U一句话总结|在管理工作中,既不能有职无权,也不能有责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针对这一点,抽屉式做到了职、责、权、利相互结合。
# D8 F3 C% f) A4 D5 I! }; {. i3 s2 s# i* d( V+ w
3 v0 f+ I7 |! S- @# P ]. z( S
二、“危机式”! M6 u' u4 N% d. _4 o% a& }
- U5 a. g" u# o6 S# B" y
x% S4 M: h! `, L3 w5 L# ]/ \含义|如果一位经营者不能很好地与员工沟通,不能向他的员工们表明危机确实存在,那么他所在的团体很容易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脱节,因而也会失去效率和效益。因此,所有员工都必须知道企业危机的情况。这正是“危机式“管理的核心。- e) `9 V7 C7 t2 o5 e. L: f
/ p8 t; S9 W5 k" `% |: f8 r( R s
广泛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化,相当一部分企业进入维持和衰退阶段。连许多大公司,如福特和可口可乐,都出现了大规模亏损浪潮。为改变状况,美国企业纷纷较推行“危机式”生产,这股风潮很快吹遍了全国。以可口可乐为例,尽管如今是世界碳酸饮料的龙头,但是其始终有着清醒的自我危机意识:组织庞大,控制不易,消费者始终有着“不健康饮料”的刻板印象,员工们也始终谨记这点,从产品,营销等多方面大下功夫,创意不断,使得企业常葆活力。5 R* k3 T* o" m/ u
E) n5 g4 z9 A f1 U$ L如何进行|如果你想让员工和企业休戚与共,可以这样做:在职工中广泛宣传某些由于忽视产品质量、成本上升、导致失去用户的危机,从而让职工意识到,如果不能把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及用户时刻放在突出位置,企业的末日就会来临。
& [& o/ x, U n% I% R' E
# O1 M6 D6 Z9 D4 h6 c一句话总结|居安思危,自有其道理。
# w6 M [* X% C+ F: A @0 G: M/ x' Z
7 O; Y# n5 Z5 _% I$ W( S0 p, a三、“一分钟”式
, R8 y" h3 f* O- s6 c% b: x. [( f n2 g; L
5 l: f1 Z" a4 p6 @
含义|具体内容为: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惩罚。
7 h8 o, `* d/ I3 @$ _3 Q, B0 a; h% I3 z5 f
如何执行|一分钟目标,即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和职责明确地记在一张纸上。每一个目标及其检验标准,应该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楚,一个人在一分钟内能读完。这样,便于每个人明确认识为何而干,如何去干,并且据此定期反省自身。一分钟赞美,就是激励。具体做法是直线管理者可以经常花费不长的时间,在职员所做的事情中,挑出正确的部分加以赞美,促使每位职员明确所做的事情,更加努力,使其行为不断向完美的方向发展。一分钟惩罚,是指某件事应该做好,但却没有做好的时候,对有关的人员首先进行及时批评,指出其错误,然后提醒他,你是如何器重他,不满的是他此时此地的某项具体行为。这样,可使做错事的人乐于接受批评,感到愧疚,并注意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 S9 \$ R- O' V: ?! [- d
3 _& S- S1 c# Y0 K( f
一句话总结|“一分钟”法则妙就妙在它大大缩短了过程,有立竿见影之效果。一分钟目标,便于每个员工明确自身职责,努力实现目标;一分钟赞美可使每个职员更加努力,使其行为趋向完善;一分钟惩罚可使做错事的人乐意接受批评,促使他今后更加认真。
# \/ u( A7 f( R3 y3 {* m3 h9 O0 q4 X
$ n; f: p' h- F( X; L8 ?四、“破格式”6 z9 z: f6 b2 D& G; S6 P
. G8 y3 m4 K! o* b
3 V; E0 ~ F* G4 R9 k2 k3 F含义|通过对人事的变动达到变革创新的目的。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公司都根据内部竞争形势的变化,积极实行人事制度变革,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j6 X' C0 i% l, y% J7 ]- C/ w# M8 {: h" c* {
广泛性|在日本和韩国,过去一直采用以年限作为晋升职员级别和提高工资标准的“年功制度”,但如今这种制度已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以能力、业绩为基准的升迁制度越来越多的被企业采用,达成“破格”。
& B8 b* Y1 H; @- h- c9 |7 I" a: q* p/ E {9 I, u2 l9 v
如何执行|主要侧重于对人的潜力的充分挖掘,以搞活人事制度来搞活组织结构,注意培养和形成内部的“强人”机制,形成竞争、奋发、进取、开拓的新气象。前些年的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V4 I3 ?# P7 I4 {7 y/ N) V+ V1 [1 M0 }+ |
一句话总结|以人为本、用人唯贤、唯才是举,是破格式的管理原则。
. e) s- x; F4 x3 e2 S4 N; y/ D+ z
# n4 e# |5 e# G8 }! `. v0 S; ?; i8 C3 L
五、“和拢式”
% ~1 Y& g3 T2 }, B# x
- y, W* C e+ J1 H) H5 v) J
( A: T/ M+ ^* M# X含义|“和拢”表示必须强调个人和整体的配合,创造二者的高度和谐,从而促使不同的管理相互融合、相互借鉴。
7 H2 X! [: R2 ^4 b
( ]/ z% M. L6 G; I0 s* `1 q广泛性|欧美许多企业都强调在个人奋斗的基础上,促使不同的职工之间相互融合借鉴。
, [+ v h% b% W, w/ W k6 k g* z- e
如何执行|首先,管理者应该放手让下属做决策,切忌大包大揽。其次,应促使不同的看法、做法相互补充交流,使一种情况下的缺点变成另一种情况下的优点。在一个组织中,小组、个人都是整体中的个体。个体都有分散性、独创性,应当通过协调构建整体的形象。最后,整个组织与个人之间达成一种融洽和谐、充满活力的气氛,充分激发人们的内趋力和自豪感。7 ]8 H/ A7 v9 Y6 p% D
# o; g6 C6 M9 _
一句话总结|一加一大于二。
+ s; ]- p M( v. u9 Y% I2 M$ R$ n& A0 ~5 f& o
六、“走动式”管理; Q* p) M% ?, f" I! u$ a
4 \8 d! k2 i) }3 |' c% w
0 \5 T( q$ _) C8 }6 r/ s" q- e1 M/ @含义|是指高阶主管亲临一线基础员工工作现场,以获得更丰富、更直接的工作反馈,并及时了解所属员工工作境遇。9 ?: M6 o- I; c; h' t
1 c- N8 O! M: z' [广泛性|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思与瓦特门建议,高阶主管应当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要走出办公室,实际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并给予加油打气。走动管理,即management by walking around,在八十年代蔚为风潮。, N" Z# L; E1 t# X
; F8 N$ u, X; a0 X, {# Y如何执行|走动式,强调的就是主管到达第一线,从而与工人见面、交谈,希望对方能够提出意见,甚至争辩是非。以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名誉会长土光敏夫为例,在他接管日本东芝电器公司后,遍访了东芝设在日本的所有工厂,每天巡视,与员工一起吃饭,闲话家常。清晨,他总比别人早到半个钟头,站在厂门口,向工人问好,率先示范。员工受此气氛的感染,增强了彼此间的沟通,士气大振。不久,东芝的生产就有了很大发展。走动管理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技术,就可能提高生产力。
7 g+ }8 p5 _7 l! u" a5 f; l- l8 `2 U5 v7 s7 h* x
一句话总结|上司每天马不停蹄地到现场走动,部属舍命陪君子。员工觉得主管重视他们,自然十分卖力。一个企业有了员工的支持和努力,昌盛还会远吗?
3 S+ r C( f. c' q. `5 u k
, F; A6 ?2 E8 c+ T2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