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7-8-9
- 注册时间
- 2017-1-5
- 威望
- 282
- 金钱
- 4024
- 贡献
- 1084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5390
- 日志
- 94
- 记录
- 0
- 帖子
- 427
- 主题
- 289
- 精华
- 0
- 好友
- 1
     
签到天数: 13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注册时间
- 2017-1-5
- 最后登录
- 2017-8-9
- 积分
- 5390
- 精华
- 0
- 主题
- 289
- 帖子
- 427
|
本文版权属 13371692415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13371692415-(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75155)
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从设计到操作,搞的很繁琐,且经常增加操作项,补漏洞,积累下来越做越复杂。每月投入大量人力时间维护运行,但还是磕磕绊绊,效果也不理想,甚至最终流于形式,做“死”了。
6 [. ^) K, Y+ G* {# T6 J! a% R/ c% e9 `
如何简化绩效管理,使之既专业简便,又实用有效,成为企业界及管理学界越来越关注的命题。
( \2 k g7 O% B/ ]/ k7 X: Z+ o- r i( ?4 f' ~, N3 [
“极简主义绩效”应运而生。0 T. v+ C, L2 S* ?
+ N( W4 O( `% h2 M2 M
什么是极简主义绩效?
7 S/ r' Y9 |* s/ T
0 v) _* B% F7 F6 v) D5 G1 a极简主义绩效,可以概括几个特征:理念极简、设计极简、操作极简、信息化、摆脱对专业的依赖。
* z/ s% i& U7 u" C; g6 Q4 o3 ]$ C* w1 x- Q0 S
儒思HR人力资源网——亿万HR成长交流的平台!儒思app、免费(观看经典视频、在线提问专家、圈子互助交流)更方便!
" n9 Y* }; ?( w& U+ n# K, p& W
2 I( z! q6 T" S1、理念极简
# d2 I; J$ }. ?4 l* n5 X4 { g
) c+ L3 q, X) c0 o+ J3 m6 L2 y! d凡事,理念为先。理念曲、则事误。理念明晰,则方法易寻。相当部分企业的绩效工作徒劳,是误在了理念不明上。比如赋予太多功能、歪曲使用目的等,有必要梳理简化之。
6 D. @% P. { ~- _: h- [+ i$ D/ [+ N' R1 T8 s: D+ ?
(1)绩效管理之“道”
9 ?/ O% ?* d s. N) g( D F: k! e$ u. [
大道至简。绩效管理的“道”是什么?可简单概括为:以科学评价激励之工具,管理并促进企业目标之实现。换言之,即:统一目标、明确责任、传递压力、利益相关。这就是绩效管理工作的核心使命。
' `# N1 i. C3 f
) X% R; h4 _9 O0 L( L" M(2)绩效管理之极简理念3 T$ ^& l+ C& j/ t
- T# M* P2 {: n( j* W在目的上,要让绩效成为一个管理工具,而不是一个紧箍咒(借鉴goole的OKR)。1 H- A$ `$ i O: b5 C& \7 r* v
% {# \9 r& n+ C% M/ A在导向上,要打造一个共识:指标即工作,工作即指标。1 `+ d6 P5 P3 C0 ]% O0 O+ c. m
* d. C! k/ w; u9 q% Z! Q. A( a+ z# M在操作上,要举重若轻,多宣传积极面,不要把一件有意义的管理工作,渲染成搞运动、扣钱游戏,弄得气氛紧张,人心惶惶。
* z0 S+ v% N& P
) e% ?6 Q' R6 d a* H9 t2 a9 F在认知上,要有全局视角。企业有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绩效管理,只是其中一项,虽然重要,但不可以抬的太高。使用者要有成熟的管理理念。
2 ]% Z/ v6 h$ p4 ~
5 Q: G- \2 i% p5 i# {9 p# O2、设计极简
$ {5 j8 R' i' ?' T! ?$ R6 @* k- R# s/ _2 V* t& x2 E/ l
绩效的极简设计,就是各模块设计得专业精细、逻辑简洁清晰、系统性强。没有拖泥带水和半生不熟的缺陷。这要求设计者必须谙熟绩效管理的作用、精通绩效管理的设计技术。
* @# r! V( v/ h0 p; T5 | c- t9 Q2 {8 d
3 e6 m' o l7 `) \3 n8 G. X(1)要专业7 d5 D# I1 L9 I2 ^
$ N& v+ T- Y8 V, [
简炼的绩效体系,核心模块就那么几个:指标库、制度、流程表单。专业的设计方案,各模块间的逻辑,系统严密而简洁。但是很多企业的绩效体系,设计的拉拉杂杂,逻辑漏洞破绽不少,结果是缝补凑的做出来。专业性科学性不说,用起来很多毛病,不好用。人为搞复杂了,设计者专业性不足使然。) [. d# r& K$ S* M
7 B, D4 v# t5 V; a, Z T(1)不要夸大“越界”4 [- I6 m4 L! s( ^
2 Q/ G" @2 z: ]9 S! I3 w
绩效管理,从原理上讲,是一个大系统,牵扯到从公司战略计划到岗位指标任务的实现。很多做绩效的,因此喜欢把它讲的高大上。但是绩效体系的设计,却要学会举重若轻,高处着眼,低处着手,要接地气。因为,最终所有战略也好,经营计划也好,都要通过指标、制度、操作流程落地的。/ E# u# G g! X7 U) s* d% e
8 ~4 x6 o/ P3 l* M设计者更不要试图绩效涵盖一切,过分夸大绩效体系的功能,不要唯“绩效体系论”。(很多管理体系鼓吹者,喜欢无限夸大某个管理体系的效用边界。比如质量体系、5S、精益生产等等。实际上每个管理工具的作用是有限的,其核心功能还是在其本来的领域,比如精益生产,他就是个现场管理的基础工具,不要把战略规划、绩效管理、薪酬体系等一股脑儿塞进去,那是做不好的,用到的知识和方法工具迥异)
d' t0 j! N/ L+ J1 `+ p
+ ?6 J" T2 s) m(3)不要繁琐; x- W* O- V$ T: y
% ]* t' m; H0 s0 Y8 Z* v. e
绩效为什么害了索尼?设计繁琐,唯绩效是举,估计是原因之一。这跟日本人的匠人思维估计也有关。匠人的精细思维用于技术操作,是极好的,但是用于管理,却不一定最优。
6 x I" `2 h: Q7 Y8 X1 t5 z) @8 Q% i1 T n% z
管理讲究的是“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你一旦把所有业务活动都用严格精细的绩效管理制度流程框死了,绩效管理本身对业务工作就产生了负作用。所以,绩效管理,还要讲究“艺术”,需要一些“灰度控制”。
1 b1 u3 F/ ?# W$ G9 @# Z3 ?* v
( H5 \0 l" K7 D0 Q, T. X绩效体系的设计,要避免以上这些夸大和“越界”的思维。设计出的绩效管理方案,最好能“傻瓜式”操作,内在逻辑严密,操作简单好用。0 ~6 q$ E. L3 D) A( N
! c2 V' R7 E3 l+ k
3、操作极简
& i+ r9 I) c$ y4 d
1 A8 z+ p" i" e% E$ m不要让绩效“死在操作上”。要给各操作部门“做减法”。一个劳民伤财的绩效体系,肯定是挨累不讨好的。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会反感额外增加工作量,更何况还是个给大家“穿小鞋”的绩效考核制度(员工习惯认知上如此)。: D% V: y# p% N$ R' s' R. t
" c; \( @- `' L/ U: g
具体操作上,各部门:摒弃相互打分、摒弃填过多的过程表格(很多管理者喜欢鼓捣出一大堆表格让别的部门填)、尽量把绩效活动和别的管理活动统筹安排。" @) s' s! P5 W- |& m K
- n, b: ?8 A& K F
让各部门真正觉得绩效管理工具有用。比如让部门经理学会用指标管理员工,既实用便利,也提升了经理的管理技能。
/ `2 q7 \9 x* A9 _
! Y! `0 V- }# _" H; c; g4、信息化
" O; K( x) N! a# }# v1 S/ B
" S# G( T9 {! x' B( X. e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绩效管理体系的操作效率,已经是种趋势。" h/ h0 X" w+ q# n# I0 ^+ Z
. @ D1 [1 [( s& h' y, o
绩效管理本应该是企业变革的牵引推动工具,不应该还延用低效陈旧的手工作业方式,必须导入信息化手段,必须与时俱进。
; T' } o( k% o' l( E1 q. p1 I0 n8 r$ a5 J# ~; |, [
绩效的信息化,也要讲究章法,不能只是“把手工流于形式的东西,搬到电脑上而已”。
: s$ ^8 p4 o# |9 ^6 D9 {- l7 l0 D
: Q" U1 U6 _: t# s# A) s3 U无论是自行开发绩效软件,还是外购绩效软件产品,软件的逻辑都是极其关键的。简言之,一款好用的绩效软件,必须具备如下特征:逻辑专业、“傻瓜”操作。( k& { p! x- U% e/ v2 k
) {2 n4 i. R/ ?. L
犹如傻瓜相机,内在设计复杂精密,但是界面操作简单易学。系统能够将原先手工操作的绝大部分考核工作实现自动化,使用者毫不费力,甚至乐在其中,即所谓的“傻瓜式”操作。
8 x1 n: n N, F7 b( r8 x0 W' O y& U% M( e J
具体来说,一款专业级的绩效软件应该具备如下核心功能,略述于此,供大家选型时参考。4 P1 A6 H; M- J
; @8 i- c7 M& |3 [0 d. ^(1)能够模板化编制指标,简化指标编制复杂度(提炼指标一直是企业绩效工作的难点);; `0 N1 F8 G* K- i7 v
$ ]5 H& v: o5 E) V( S% x0 p(2)能够自动填制考核表。包括选指标、自动设置指标权重;
+ J; E2 d/ A0 Z# F& {( {$ z' `. s) M
(3)能够自动获取并统计绩效实绩数据; W9 J* l9 ]! W: M( ?
9 {. b. I4 N! @% t+ j' @
(4)能够自动计算指标得分(包括最头疼的定性指标)、自动强制分布、生成绩效等级、绩效系数、绩效报告等;
8 c* i4 f1 A' b/ n" I8 d/ i! `6 R5 t4 y/ b$ U7 B! f _/ @3 q5 `0 [
(5)能够灵活设置审批流程;
+ S6 {3 D; F* c7 v# ~0 P' [, V& q! B1 k: K8 v7 ~/ J. H
(6)能够实时模拟计算、轧账;; | u' g) `' y7 g. U& @
# a/ @0 j7 [: A8 o% r! q2 v
(7)能够平台化操作等( T1 B3 N; `8 W& T
8 a+ Y/ k4 X. U2 T5 t: W
(8)核心逻辑专业,尤其一些核心算法,如果不专业,则软件功能就是夹生饭,甚至是错的,“只是把手工流于形式的东西搬到电脑上而已”,这个软件就是一堆废代码,毫无用处。& c" S, V( n9 ?9 U
: p- a; h; t) Z/ i$ ~9 X; K6 ?
(9)……6 s" A5 t9 u. }' C4 G
- n4 X/ r3 \5 c8 f& p4 ~4 S具备以上功能的绩效软件,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绩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0 |& D5 S# y, s. q' X" \5 s+ Q
3 Z8 c1 O+ o- D( f这和当初财务核算信息化的需求何其相似!而如今,财务软件已经成为企业的标配,财务工作也因此大大提高了规范性和效率。
i' A* K G6 b& ]: L8 Q8 P% Z1 a* Q+ ~8 l3 ?$ S. J3 w1 g
5、摆脱对专业的依赖
8 r1 g+ d, G4 W2 e0 @; ~$ t
: x" d& H& t( ]# _ W" C2 A* z极简主义绩效,是提倡摆脱对专业的依赖的,最终绩效管理成为各级管理者的基本技能。这也是企业梦寐以求的。
, h. o1 ? v# k3 s( n" n0 p+ j- e& s
专业的好处是精深、科学。理工专业因其理论及操作的壁垒较高,在相当长的时期,仍将为专业人士垄断技术;但是管理知识技能,其专业性的门槛却并非不可逾越。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普通人士均可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
; U* U( f0 Q, X: p
, F; ?$ P& `4 `% H因此,绩效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的管理技术,未来将可能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通用技能,企业将摆脱对其专业性的依赖。此点HR人士可能不太乐意见到,但是现代社会的知识传递已经不再有任何技术障碍,传统的靠知识技术不对称而存在的职业,必将受到挑战,无法避免。; N" b6 `/ g( B' T/ e$ `5 D
, g6 ~: @/ Y; q! M9 p任正非讲华为要“逐步摆脱对技术、人才、资金的依赖……依靠管理“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各家企业同样有此想法,希望摆脱绩效专业技能的束缚,各级管理者皆能学会绩效管理技能,用于日常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目标实现,走向企业管理的“自由王国”。$ T: T3 l; U/ H+ `
+ E$ C) B1 }, Q: Y7 J
专业级绩效管理软件的出现,也将有助于企业提前实现此梦想。目前市场上专业级的绩效软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智能化水平,比如模板化编制指标库(即稍加辅导,企业HR即可自行编制指标)、绩效核算全流程自动化、各类流程表单标准化等系列操作。
' Q, C E3 p2 i. R0 @4 w5 P" X: b, M) `) Z
绩效管理将“去专业化”,真正成为企业目标管理的一个最有效的执行工具。成为基本管理技能。
& }5 y' ~7 b! g/ i2 C) @4 A7 ~& W" ~8 s
极简主义绩效,其实质是追求管理工作精简高效,还管理的本来面目:促进业务、而不是为管理而管理,成为形而上的负担。极简主义绩效是企业管理的一种追求、一种理想化境界,目前尚未实现、未来前景可期。
V7 ?. q8 w*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