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5-15
- 注册时间
- 2006-4-11
- 威望
- 0
- 金钱
- 741
- 贡献
- 188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92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046
- 主题
- 354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1
- 最后登录
- 2007-5-15
- 积分
- 929
- 精华
- 0
- 主题
- 354
- 帖子
- 1046
|
2002年底,段冬加入新浪担任人力资源部总监的时候,中国互联网刚刚由阴转晴。三年来,新浪已经从当时的700多名员工增加到现在的2500多人,员工人数每年都以平均600多人的速度在增加。 9 t7 c9 H) w. w" ]7 s6 M. z
0 M5 t4 y2 u2 i1 P
/ Q& x2 c) ^2 p( k$ g" f
“实习生计划” / }6 M5 M7 C) ?% L& _! c
! f+ h' A; F+ {8 o
2005年,新浪网招了600多名新员工。这600多人中间大学生大约100多人,大部分都是通过新浪的“实习生计划”招收进来的。 ( Y' K- X4 g( G! p- G X% g* Y
s' K ]& N) |: J8 `
新浪招收的实习生并不是那些已经到了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段冬表示,新浪的实习生都是从大二、大三开始就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来实习。 # y" U3 k5 n- h% q3 `& ]
9 g8 K* p% Z* Q3 I+ u6 {8 \0 o
为了实习生来源的稳定,新浪很早以前就和很多大专院校结成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学校推荐,或者亲自去学校找相关专业的学生,并通过严格的面试挑选出来的。 ( e1 B* g) H* U u( q
" w V/ R$ g2 K! w, a5 H “我们可以给这些学生提供场所,使他们在实习的过程中了解企业,为其从自然人角色向社会角色转变提供帮助。”段冬表示。
; v" X& I+ V1 j" Y1 i9 d4 H0 m4 @6 [& S/ G( G+ x( T( |: p
为了使实习生尽快熟悉工作,新浪一般都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培养,使他们从辅助工作做起,慢慢地融入到新浪的大家庭中。 ; S# D* i' ]7 t$ {. ~- u
0 j5 \) {% s5 v4 T3 f6 L, f K 段冬介绍,在新浪实习的学生,时间最长的已经达到两年,从大二开始实习,到毕业的时候他们已经与新浪的老员工没有任何业务上的区别,一般都是一毕业就转正了。 ' ~ Q1 g3 L2 ? A
, G# b# Z) A, d: h. H d “最后毕业的时候,实习生中有将近一半的人会选择留在新浪。而这些人和社会招聘不同的是,新浪会和他们直接签约,而不用经过漫长的试用期考察。”段冬说。 : z, [6 P* {+ z8 ^, e4 q0 t: w
) h9 p8 e E( w" P4 y& w8 J5 _ 经营好关键人才
~6 H; s. t9 f* G# H5 G8 C- Y) h; p0 E7 k( n9 w
在新浪网,员工的离职率是不从全公司总体上进行统计的。段冬说:“我们从人才流动角度,不看总体人员流动情况,只看关键人才的流动情况。”
, ^4 l- j% E: {5 ^' e6 Y' D
5 S2 h) `# v( Q- b& n; f 所谓的关键人才,段冬用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一句话讲,就是外部的高流动性,内部是高稀缺性。意思是:市场上缺,内部也缺的人才。 ( V- I, H/ a/ O: j6 u
8 b& g. b5 T9 c3 N 新浪的用人理念是吸引、保留和激励行业里最关键的人才,而用人理念则决定了新浪将投入非常多的资源经营这些关键人才。 % w1 \$ `4 M0 l; G
! [. v* ~5 _" W! |, G4 }, J: o 据段冬介绍,在新浪内部只强调关键人才,不强调关键岗位,“前台和保安这样的岗位很关键,但这些岗位上的人才却不是很难替代的,因此他们不是关键人才。” 9 s Y$ A1 a5 Y" `! w+ o3 u3 I
* @, c5 l6 U( [% U9 ] 段冬认为,在关键人才方面,新浪的流动率非常低,大概在7%以下。在新浪内部,这样的人在20%左右,主要是具有领导力的管理人才和核心技术人员等。
/ C9 _: V" h* q3 E d; b1 A( S8 T/ X" q: k8 b
为了留住这些关键人才,新浪在资源上也会向他们倾斜,“我们培训资源的50%倾向于关键人才,而在物质上则有50%以上倾向他们。” ) |) {. |0 V7 P4 R6 F
2 z4 R6 `; C/ q% k 在新浪成立初期或者一些业务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关键人才还主要是通过外部市场去找,但这样的人才不可能从直接从学校选拔,因此社会招聘是重要的来源,但当企业发展到相对稳定阶段时,内部培养是非常关键的。
& o$ v' B4 W7 u7 z6 K# R7 `. x; L6 y: u5 }% H
段冬告诉记者,新浪网的关键人才现在从外部来的还要多于内部培养,因为现在新浪还是一家快速发展和快速创新的企业。
' n9 x3 T/ y0 X# e; k: @5 d
2 W6 ^& d8 Z* p& e( _2 x1 c* Y+ T 在新浪内部,对于关键人才的选拔,主要看其业绩表现和能力的提升。“我们要看他的能力是否是未来公司竞争力所需要的,是否与公司战略相一致。”
& w) g9 v; }& k- d" c% `0 ~ `
& e: y9 l! A% c/ y" _+ w3 c9 } 段冬说,另外还要通过个性化测评,了解其个人发展是否与公司发展相一致,如果没有这些,不可能成为新浪的关键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