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倩
发表于 2011-5-9 21:53:57
离职原因有很多,对于一线员工来说,很少有人告诉你他离职的原因是什么?即使你问他,他也不一定会说真话。对于制造业来说,一线员工离职原因一是工资,二是劳动强度,还有现在90年的员工他们还会看重公司的文化以及福利方面等。
superking
发表于 2011-5-9 23:24:32
首先,对于“无征兆”离职需要明确,是发了工资就消失,还是没有任何普通意义上的离职前的表现,突然提出离职。我的理解从版主的描述上来说应该是第二种。
发了工资就消失的,要么就是公司的管理实在不能恭维了,员工欲离之而后快;要么就是员工的职业意识太弱,这种情况,不作分析。
对于第二种无征兆离职的员工还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城府比较深,善于隐藏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二是确有能力,关注的公司比较多,不想对公司或者部门内部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不会明确表现出来。
第一种情况不想做过多评判,我们的团队成员都比较简单,对于城府深,心机重的人,一般都敬而远之,离开也就离开了。
第二种情况的人离开,那就是公司的损失了。不要指望通过他/她请假来判断他是否有离职倾向或去面试。一般这种人,如果是管理者,意向公司都比较理解他们的处境,都会约到晚上或者周末沟通,请假面试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如果是骨干员工,一般偶尔请一个半天假就能能解决问题。而且他/她们都会持续敬业,尊重现有公司,尊重自己的职业道德。这种员工离开了,损失颇大。
对于“无征兆”这个词,我基本上不太认同,不管怎么样掩饰,总有流露出来的潜意识或言行,这对于管理者的要求就比较高了,是否能够通过小的言行来判断,甚至合作过程中的一句不经意的言语、一个眼神等等。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认为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企业、这个团队的氛围、管理导向等。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企业文化、二是团队氛围,企业文化有老板决定,团队氛围由管理者决定。企业文化层面虽然也有影响,但是相对层面比较高,对于我们讨论的这个话题影响不是最重要的。
重点是这个团队的管理者的管理风格所决定的团队氛围,下属是否愿与你交心,你是否能够有魄力有能力带领团队成员持续成长并有所回报。
在我这些年带领过的团队成员中除了有三人(都是至少提前两三个月明确沟通)一个是因为能力和性格与团队要求偏差太大跳槽到一家国企,另一个因考研专心学习离开,一个休完产假后专职作家庭主妇。
我对团队成员的沟通导向是:为公司服务是双向的,一是为公司创造价值,当然先要明确自己是否是那个有能力创造价值的人,如果不是那就赶紧学习努力工作;二是为自己挣钱养家糊口,生活永远比工作重要,没有了生活没有了家人,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当然在保证工作意义的前提下,要保证自己的工作时效和质量,工作没干完、完不成,可以加班或者请人帮忙或者请人教导。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回报,但不能过于关注,这是你的上司要考虑的,没能力要求的时候,除了拼命学习自己长进别无他法,因为你没有提要求的条件;有能力有业绩了上司没看到,你可以提,提了也没解决,如果是上司有意向,公司没条件,那可以等机会,有能力有影响的上司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如果上司连意识都没有,那你可以另谋高就了。选择是双向的。
人是有感情的,工作是有感情的,没有感情的工作团队,不留也罢。
“无征兆”离职的问题,还是要从企业的文化、管理机制以及管理者自身找原因。
钻石糖
发表于 2011-5-11 13:32:17
学习了
hele_lv
发表于 2011-5-11 13:43:01
没有办法,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HR平时应多与员工沟通,特别是考勤有状况的员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好人才贮备。
Superion
发表于 2011-5-14 11:08:53
有的人天天都说自己要走,结果说了好几年都没走。
markkk2010
发表于 2011-8-2 22:04:06
关于李之前的征兆,有一个专门的帖子!
oujie2007
发表于 2011-9-1 16:56:55
这说明HR的工作不到位啊,建立AB角色等制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sungy03
发表于 2011-9-2 09:10:29
首先,宏观的行业形势、企业战略布局、公司运营绩效等都可以引发员工萌生退意,但是作为HR或者部门主管最多能能掌握的就是员工请假频次、怠工 、精神烦躁或异常冷静、工作完成度差等,所以不存在所谓的无征兆,除非部门主管有意为之,睁一只眼,或者情商为0;
其次,最重要的是如何辨别和观察离职特征,还有如何尽量保留这些员工,才是重中之重,第一可召开专门的辨别离职征兆的培训,让部门主管成为HR的“眼睛和鼻子”,有了相关信息后,HR才能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对于“离职率”可以按部门强制性排名,倒数三名呈总经理批示,发布公告全体公司员工;提高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情商管理的培训;提高其柔性管理水平,避免粗暴和蛮横管理引发离职;HR定期对网站进行搜索,排查思想动摇分子;对于核心员工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务必建立人才梯队,后备干部蓄水池,并加以薪酬待遇送读等保留政策;
以上仅供参考,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