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设计
[案例]某公司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工资采用年薪制,年薪总额为X万元,年薪的70%按月发放,月度工资构成为:基本工资15%,岗位20%,绩效工资20%,工龄工资、加班工资、津补贴10%,学历、职称等技能津贴5%,以上工资构成按月发放兑现。年薪的30%作为保留工资,与销售收入、利润的完成情况挂钩,基本原则是:达不到利润考核指标或者销售收入考核指标,保留工资取消。这个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在实施中遇到了较大的阻力,中层干部士气不高,个别中层干部离职时对保留工资提出异议,要求全额补发。
[问题分析]
1、这样的绩效设计合理吗?不合理之处在哪?
2、离职员工,要求全额补发,能得到支持吗?说明理由
3、如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小差火 于 2011-12-5 15:40 编辑
这个就是一个文字游戏!
规定70%为月薪,30%为年终奖,根据业绩发放。
看看,我也在搞销售的绩效考评方案! 很少做这块,我学习学习! 数字游戏而已。 1、这样的绩效设计合理吗?不合理之处在哪?
个人认为不是很合理,年薪制比较适合与高管,中层得收入毕竟有限,建议采取月薪制,月度/季度考核,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的比例尽量在7:3.分的太细了反而不是很好。你采取的是岗位薪资内绩效,这样的标准已公布,会有变相降工资的嫌疑。
2、离职员工,要求全额补发,能得到支持吗?说明理由
不建议补发,中途离职,说明年度目标没有完成。
3、如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缩短考核周期,试运行让员工减少降工资的担心。 本帖最后由 碧池生春草 于 2011-12-5 16:07 编辑
又是一个以点带面,深度挖掘的话题。
作为老板来说,如果完成不成任务当然是少发为好;作为管理人员来说,如果并不是个人原因而完不成任务,还有其它多种原因造成,只凭任务额完成的情况来定发不发,难以服众。利益双方都在博弈,要求获得利益最大化,反过来思考,如何能使双方利益最大化?也就是绩效应该如何设计,年任务额如何设计,双方如何挂钩等等方面的设计,合理合法才会达到最终目的。
个别人员辞职要求补发,事先如此设计绩效和年薪的时候有无约定,是否在合同中明确?如果人家去告了,作为企业如何举证? 死活比1:1,应该说还是比较恰当的……
引起问题主要是在那个完不成绩效指标30%全扣……这可能有几个原因造成的:
1、如果这个X万元和实行年薪前差不多,相当于改变分配方式后,总额没增k,又被扣了,造成收入下降
2、绩效指标定的过高,撑杆跳也够不到
3、考核方法不科学。完不成就全扣?那给人的感觉是其它都白干了……应该是按比例扣!比如低于目标1-10%的,扣5%;低于50%的,全扣……
4、离职是否补发,要看合同约定 {:5_138:}学习了,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