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研发部门绩效考核思路、指标设计
本人主要负责公司组织绩效管理工作,7月份接到领导要求,制定公司2016年度研发部门考核优化方案,至今无果,主要原因也是自己半路出家,从毕业就在国有企业,工作模式被体制化,难以创新,特到此处求大家支招。公司概况:国有企业,主要做系统内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研发部门95人,上一届老总将公司其他16个事业部的主要研发人员集中成立了研发部,主要目的是依据大研发背景,集中做公司研发工作,提供对公司内部各事业部的技术支撑,并在系统内的研发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新上任的老总并不关注研发。但是我的老大很关心这块,认为这考核管理中很薄弱的一个环节。
管理现状:各事业部怨声载道,自己没有研发人员,公司也不让招,而研发部门对事业部的支撑又跟不上,也对研发部门失望透顶,也不再提要求了。导致的结果就是各事业部大量的人力外包,一个项目除了项目经理是公司员工,其他都是外包单位,不利于公司发展。
研发部门项目情况:
支撑集团平台项目组:20余人,平台项目由我公司负责研发支撑,但是产权是归属集团,说白了,我公司做的就是技术支持。
两个内部流程项目:30余人,主要用于支撑公司内部事业部。
中间件管理: 10余人,买的外部中间件,加了些自己的东西,主要是维护支撑。
技术管理团队: 10余人,负责公司技术管理,开发平台管理,类似职能工作。
测试、运维、组件化、综合管理等等:20人左右,都是辅助性的工作,边边角角。
考核现状:一方面作为成本中心考核,考评研发事业部科技类项目(自筹类)成本管控,但是公司的人工一直是个黑洞,所以基本没有任何意义。另外是作为利润中心考核,每年下少量合同、到款和利润考核指标,再就是考核对其他事业部的服务支撑,也基本没有意义。
部门奖金包:取公司所有事业部平均奖金包,再辅以一定调整系数。另外研发事业部人员薪水偏高。
问题:
1、整体思路,初步考虑从研发部门的负责项目维度考核,考核过程还是结果没有定论,大家有什么建议?
2、研发部门奖金包目前取的是全部事业部平均奖,大家有其他方案吗?
3、研发部门指标设计如何体现研发部门的价值?(公司是项目管理模式,无成形产品,和销售难以结合)
4、有可以借鉴的研发部门考核方案,那就更好了,参考学习下。
期待家人们支招哦 我看了你提出的问题,感觉没有抓住重点,只是追求考核方式方法和工具,而没有认真思考造成当前状况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而往往绝大多数问题的解决是不需要通过绩效管理来实现的,你有些舍本逐末了。
请先理清一个脉络:
一、公司上一阶段的研发战略导向:研发部门的现状是将16个事业部的主要研发人员集中而成的,体现的核心思路是:
1、集中研发力量,最大程度避免重复和并行研发,体现集中化优势;
2、基于前一点,整合人力资源;
3、基于前两点,集中把握研发的方向和管控进度,从而保证结果。
至少在这个整合的过程中,研发人员应该是不缺了的,更何况新来的老总还不重视研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放在后面独立讨论),更有可能会出现研发人员富余的情况。
如果当时这样调整会影响对事业部的支持,相信原老总也不敢轻易动手,必然是经过认真调研和慎重考虑才作出的决定,此时的业务与管理水平处于何种水平呢。
二、公司现阶段研发的战略导向:
1、新老总并不重视研发
有没有分析过具体原因,是市场问题、产品问题、经费问题还是人效问题,所引发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系统内的信息化建设部门,主要的职能还是提供技术支持,还是靠研发去发展的,为什么两任老总的管理方向会发生根本性的差异呢,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相信你的工作再竭尽全力,也只能做在面上。
2、你的老大很关心研发:
你的领导分管研发吗,他与新老总是什么关系,如果研发与你老大没有关系,那他就越位了,这件事情你也不可能做好。
三、绩效方案的需求和定位是什么
1、请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做绩效?想要追求的最终结果和目标是什么?
如果是想促进业绩,提升人效,请先拿业务数据说话:假如在不重视研发的情况下,今年业绩与去年相比突飞猛进,做绩效就是多余的。
如果业绩比去年下降,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哪方面的能力需要提升和改善,高层必须有统一的认知和决策,你做绩效管理的定位才清晰,目的才明确,工作才有意义,否则就是隔靴搔痒,走走过场。
2、如果是基于事业部对研发部门支持不力,其实非常简单,把架构打回原形,把原属于事业部的研发人员还回去就行了,属于组织机构设置的问题,这跟绩效管理又有多大关系?
首先,根据楼主的描述,我有个疑问,贵公司的组织架构形式是什么?是事业部制?还是矩阵式?
“事业部制是指以某个产品、地区或顾客为依据,将相关的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结合成一个相对独立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它表现为,在总公司领导下设立多个事业部,各事业部有各自独立的产品或市场,在经营管理上有很强的自主性,实行独立核算,是一种分权式管理结构。”
“而矩阵式是围绕某项专门任务成立跨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上,例如组成一个专门的产品(项目)小组去从事新产品开发工作,在研究、设计、试验、制造各个不同阶段,由有关部门派人参加。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固定的,人员却是变动的,需要谁,谁就来,任务完成后就可以离开。项目小组和负责人也是临时组织和委任的。任务完成后就解散,有关人员回原单位工作。”
首先,第一问题的对于考核的整体思路,我还是比较赞同的,而至于是看过程还是看结果,如果贵公司是矩阵式的组织结构,那么我更赞同看结果,以项目结果来论功行赏。
其次,至于第二问题,全部事业部平均奖?是指完成项目后的奖金平分么?这个是不是有点“吃大锅饭”得嫌疑?如果可以的话,按技术分等级,然后按等级来发放奖金。不知道楼主觉得这个思路怎么样?
最后,对于楼主的第三个问题,表示有些理解无能,还是希望各位路过的大神过来帮个忙支个招~{:5_259:} 研发考核关注研发成果多于研发过程。你整理研发成果的指标,整理研发过程的指标。然后依据研发目标来选择。 无尽意 发表于 2016-10-11 15: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看了你提出的问题,感觉没有抓住重点,只是追求考核方式方法和工具,而没有认真思考造成当前状况背后深层 ...
分享的太棒了{:4_101:} 丙饼 发表于 2016-10-11 2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根据楼主的描述,我有个疑问,贵公司的组织架构形式是什么?是事业部制?还是矩阵式?
“事业部 ...
感谢丙版热心建议哦{:4_101:} 楼主的问题太深奥,本人需努力。但是对于楼主说的研发工作,老总很上心,而新上任领导不关注,这第一步操作起来就左右夹击,困难冲冲的,很容易半路夭折,甚至根本就开不了头,还是得说服新领导,毕竟,公司的制度也好,命令也罢,没有一项能脱离领导的支持而展开的。 第二,事业部没有研发人员而采用大量外包形式,无形中也是增加了企业成本,难道多达95人的研发部就没法安排分配?人人都满负荷?不论是哪个层面,开发挖掘下,大家还是有潜力的。 再一个,研发奖金采取平均奖,那么我想说,公平吗?合理吗?平均?还是容易打击一部分真正干出业绩人员的信心的, 一碗水端平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还是应该分主次,按研发贡献大小进行分配,至于如何评定,那么还是需要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内部研发激励方案 很专业的讨论,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