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您的招聘做到了哪个层次?
[打印本页]
作者:
lmc0726
时间:
2010-9-23 22:59
标题:
您的招聘做到了哪个层次?
今天出去了一趟,对HR招聘有了多一点的认识。小结如下:
第一个层次:用人部门需要招聘就按照用人部门要求去招聘,没有相关的分析和考核指标;
第二个层次:根据用人需求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应用一定的测评工具。对招聘周期、周期内招聘达成率、试用期内员工离职率、招聘成本有横向纵向对比分析;
第三个层次:对用人需求进行专业的分析。根据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通过岗位测评分析形成各岗位说明书及合理的组织架构,分层分类预计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并从岗位说明书中提炼各岗位的素质模型,根据素质模型加上传统的测评工具招聘合适的人才。
第四个层次:对用人需求进行专业的分析预测,对未来人才市场供给进行专业的分析判断。对招聘的各项指标也有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对测评工具进行分析选择并评估。
第五个层次:在第三、四个层次的基础上。有根据公司企业文化、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在素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效的招聘测评体系。如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整的测评系统,里面既包含文化适应性、专业技术及其它岗位需要的能力技术的测评,而且这个系统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的。(这里指的测评系统不是我们传统的笔试试卷)
见笑了,请各位大师多多指点补充!
作者:
海之怀抱
时间:
2010-9-23 23:23
厉害,不能做井底之蛙啊。。。。要常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作者:
loulan777
时间:
2010-9-24 00:17
好像俺们单位做到了第二个吧~还需很大提升啊
作者:
xiuzhuxiuxian
时间:
2010-9-24 09:10
学习了,谢谢
作者:
chenyongping
时间:
2010-9-24 09:12
第一层次也做不好呀,操作工都招不到,各位有什么高招吗
作者:
lmc0726
时间:
2010-9-24 11:23
操作工的招聘,我个人觉得要建立有效的渠道。
1、可以考虑与中专中技、高职、高中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给予长期提供生源的学校给予经费或赞助;
2、与劳动力输出大省的较贫困的县劳动局和民政局建立良好的,保持长期的合同,逢年过节时给予相关领导表示一下;
3、与周边的职业介绍所保持天天沟通,鼓励他们推荐合适的候选人;
4、利用内部资源,鼓励介绍。给予介绍人一定的奖励。(如被介绍人工作满半年后给予介绍人50元奖励。)
作者:
zxxhr
时间:
2010-9-24 11:23
第一层次 现在普通操作工特别难招
作者:
梁传勇
时间:
2010-9-24 12:01
对操作工的招聘是需要做长期系统规划不然到用时人真的不好招!
作者:
cvalen
时间:
2010-9-24 14:52
单位总共才100多个人,也基本就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个别运用。
作者:
快乐的枫枫
时间:
2010-9-24 16:17
普遍第一层次。能做好都不错了。普工找不到啊
作者:
快乐的枫枫
时间:
2010-9-24 16:18
大学毕业的,N多 。普通工人成宝贝了。
作者:
gufeng_1028
时间:
2010-9-24 17:08
个人建议补充:
招聘工作是支撑公司业务发展需要的,那么招聘本身不应该仅仅依据部门需求和岗位需求,而是要结合公司中长期发展愿景,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以及人才储备计划,这样才能把人力资源的工作做到前面
作者:
andy01
时间:
2010-9-25 11:31
初步看了下,写的不错,人才的招聘需要根据人才的层次选择不同的招聘策略!
作者:
闲尘
时间:
2010-9-25 11:46
我现在完全在第一层次,只要招到合适的人,其他的好像都没有必要了;
作者:
jasongo
时间:
2010-9-25 11:48
非常非常非常好
作者:
hhshhshhs
时间:
2010-9-25 11:52
长见识了,看来我们的路还很远
作者:
欧阳柳
时间:
2010-9-25 12:28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作者:
星河航空
时间:
2010-9-25 14:57
到第二层了
作者:
kafeili
时间:
2010-9-26 08:30
第二层而已
作者:
公元2008
时间:
2010-9-26 09:26
做到第二层次吧 第三层次努力中!
作者:
dlcip
时间:
2010-9-26 09:42
原先的公司已经做到四了 现在的正做到二
作者:
nokia2008
时间:
2010-9-26 11:25
我承认,我是第一层次的,和楼上几位也面临普工难找的境地,郁罢不能
作者:
smallapplecat
时间:
2010-9-28 16:25
在第一层次苦苦挣扎
作者:
梦溪草
时间:
2010-9-28 20:50
楼主的见解让我开眼界了,原来我们公司只在第一层。
作者:
秋天的黄叶
时间:
2010-9-28 23:01
偶们好像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层次之间,呵呵,不过偶们是it第三方服务的公司,招聘的大多是it运维工程师,可难招了,郁闷ing。。。,大家帮俺支支招。
作者:
矽桐
时间:
2010-9-29 00:06
基础的低端岗位不好招,流动性还很大,往往这种岗位一提需求就不是一个两个可以解决的,挑人,HR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只有被挑的份
作者:
月燕
时间:
2010-9-29 11:20
是啊,普工真的很难招。现在有个人就不错,还怎么会去想那么多呢?
作者:
西山睛雪
时间:
2010-9-29 11:50
我做到第三个层次,不过还要继续完善啊,呵呵,
作者:
suzie928
时间:
2010-9-29 14:09
我现在所在的单位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虽然单位规模算大中型企业,但是确实老板一言堂性质的企业,老板一张口要40人,那你一周内就必须要完成40人,毫无计划可言。。
作者:
jeannette_sz
时间:
2010-9-29 15:19
我们算2.5吗?没有能力素质模型,领导说行就行
作者:
lisa5757
时间:
2010-9-30 14:57
第一层次吧.第二层次只能说沾点边...........
作者:
粉瓷娃娃
时间:
2010-9-30 15:55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午夜云儿
时间:
2010-10-2 12:26
好像俺们单位做到了第二个吧~还需很大提升啊
作者:
芹芹hh
时间:
2010-11-12 21:30
其实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专业性还是非常强,要尽快入门,向前辈学习。
作者:
angine_c
时间:
2010-11-12 22:29
同31楼的同仁
,目前的公司顶多做到二吧。这个还是跟老板的决策有关。
作者:
spring1314
时间:
2010-11-13 14:43
就第一个层次,还招不到人呢
作者:
xannie32
时间:
2010-11-13 15:29
苦苦挣扎于第一层次,人力资源部门没有说话的权利,谈什么战略呢?
作者:
慈悲常存我心
时间:
2010-11-14 15:39
系统的招聘就需这样稳步提升
作者:
活跃在东方
时间:
2010-11-14 15:54
素質模型被夸得很厲害﹐不是作用到底有多大?
作者:
zt1006
时间:
2010-11-14 21:50
看来普工真的难招
作者:
老人与海~
时间:
2010-11-14 22:33
正处于第二层次哦
作者:
freeness
时间:
2010-11-15 11:14
个人认为,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特点招聘层次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能够做到像楼主说的最高层次的,企业规模也是可想而知的比较大。真正合格的招聘人员,应该能够根据企业特点和需要灵活调整渠道与分析测评工具,使其最适合企业。因为我们是想招到最适合的人,而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
个人浅见,莫见笑
作者:
longwj81
时间:
2010-11-20 16:16
学习了,谢谢
作者:
leacy
时间:
2010-11-20 16:56
第一层次
作者:
zxxhr
时间:
2010-12-16 10:52
第一层次 能及时满足用人部门的需求就很不错了
作者:
小差火
时间:
2010-12-16 12:46
层次是不断进化的!加油!
作者:
林小歌
时间:
2010-12-16 21:26
学习了。不过我觉得这个其实应该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策略应该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而在人力资源中招聘又是相当重要的一块。招聘的层次也是受限于企业实际的环境的,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就算HR想做出一番变革是基本不可能的。呵呵,个人感觉。
作者:
小丫0601
时间:
2011-2-19 19:05
基本第二个。
作者:
大河小子
时间:
2011-2-20 22:56
操作工的招聘,我个人觉得要建立有效的渠道。
1、可以考虑与中专中技、高职、高中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
lmc0726 发表于 2010-9-24 11:23
说实话这些方法虽然很中肯,但在我们公司行不通啊。
我们公司普工招聘特严格,不让通过中介、不给好处且还有很多硬条件,每次面试通过比例基本上徘徊在2:1,哎,实在是难招啊。
作者:
sjszhao
时间:
2011-3-3 13:12
看来版主是在专业、规范化动作的公司呀,这样才可以不断提升招聘的层级。
作者:
流线
时间:
2011-3-30 11:20
貌似处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中间,悲剧,有待改进
作者:
jieer09
时间:
2011-4-2 17:20
好帖子,支持一下
作者:
千岩有梦
时间:
2011-4-3 14:38
正在向第三层发展,最近要求提供上市公司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各位谁有啊!
作者:
ivan1984724
时间:
2011-4-7 07:50
楼主不是做HR的么?
真的很不错啊!
分析得不错
作者:
dan0712
时间:
2011-4-7 08:20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招聘主要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
作者:
义果
时间:
2011-4-7 09:05
第一向第二迈进中。
作者:
wzj9001
时间:
2011-4-7 09:26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流程化---流程文本化----文本制度化
作者:
lydia.chang
时间:
2011-4-12 10:43
目前还在第一层,努力想做到第二层。
作者:
sunshinep
时间:
2011-4-12 11:43
看到很多企业属于第二层,可见规范化的企业都是走在最前线,落后的企业慢慢调整吧
作者:
雪中鹰
时间:
2011-4-12 11:52
惭愧的很,我们目前公司天天招聘都招不满,唉
作者:
吴澜
时间:
2011-4-12 13:35
我们公司第二层面吧,做的还不是很好
作者:
damone
时间:
2011-4-12 15:42
时高时低~~~~~·
作者:
唐人街2010
时间:
2011-4-12 16:00
学习了,但大部分HR可能都还停留在一二层面上吧,尤其是对于初入门者而言,想从策略侧面考虑尚不可能吧!
作者:
gyh81109778
时间:
2011-4-12 16:13
很好的贴子,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威哥1号
时间:
2011-4-14 22:41
大概只做到第三层了吧,还有很多上升的空间,学习了,帮顶
作者:
爱情棋子
时间:
2011-4-14 22:47
我好像还在第一个层次,但现在也在做岗位测评分析,上班时间感觉不够用呀
作者:
lemeimei
时间:
2011-5-31 15:44
感觉我们现在就是想方设法的大量招人,走了招,招了走。。。循环着,公司这边也没什么改变,就是找人适应公司自己!随大流吧,我们招聘专员
作者:
淘金天行者
时间:
2011-5-31 18:45
能够做到第二层次就比较好了
作者:
new200908
时间:
2011-5-31 22:11
学习了,
作者:
晨晨zz
时间:
2011-6-2 10:45
学习了
作者:
crystal0904
时间:
2011-7-10 17:27
第一个层次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