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3-3-12
- 注册时间
- 2005-11-4
- 威望
- 203
- 金钱
- 19298
- 贡献
- 6500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6027
- 日志
- 25
- 记录
- 0
- 帖子
- 1868
- 主题
- 52
- 精华
- 1
- 好友
- 15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注册时间
- 2005-11-4
- 最后登录
- 2023-3-12
- 积分
- 26027
- 精华
- 1
- 主题
- 52
- 帖子
- 1868
|
回复:招聘区周二论战第17期——周而复始的招聘
为了报答版主为了提醒我特意给偶加了10分,现补上个人观点 本来是要编辑原来的帖子,试了一下好像还要过3个小时才能编辑所以在这重新发个回复 多谢版主了
1、这种招聘状况大家有遇过或者听过么?什么行业,公司情况如何,招聘具体状况怎样?
我现在的公司是在IT企业,刚进半年、招聘量很大,不过上次公司搞了个07年应届生座谈会,剩下的人好像只有几十个了,当时07年招聘了300学生 。其中在08年金融危机和电信重组的大环境影响下公司裁了一大批人,其中就包括07年的应届生在内,从这种情况来看,招聘的效果应该要比楼主帖子中说的好得多。 另外:不知道这里有没有腾讯和华为的人在,不知道腾讯和华为的情况怎么样,能不能分享下情况!因为在人才争夺方面,腾讯和华为是我们的劲敌,所以想了解下具体的情况,先谢谢了! 2、大家对这种状况有些什么看法? 对于主贴中提到的问题我觉得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A:传统制造业待遇差:且工作环境可能还比较恶劣,富士康就是个例子,他们的应届生基本上2年之后全跑光 B:行业前景或公司前景不看好:如果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公司处于衰退或者平期,而不是处于高速增长期,对于员工来说他个人的成长速度会相应的减缓,而且在职位或者待遇方面获得的机会会明显减少甚至没有,那么员工跳走很正常,因为公司给他们提供可奋斗的空间不大。同事很多年轻人无法忍受毫无变化的、规律性非常强的生活,人都是有惰性的,环境太安逸不适合年轻人,特别是毕业5年之内的年轻人。
C:公司氛围问题,公司如果派系斗争激烈的话新人也很难以存活,或者公司氛围扼杀创新论资排辈情况很严重很多学生也会走。
建议这种情况还是先解决内部问题,其次可以多搞搞新人关怀等一些活动增强员工归属感!
3、如何看待A公司少数部门的关注点的转移? 关注点的转移其实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真正的人才更看重的是事业的平台。不管是一类或者是二类的院校毕业生都一样,二类院校的毕业生并不会承认他们就应该呆在一流院校学生不愿留的地方。况且去一流院校招聘时建立良好雇主品牌的最佳途径,不必放弃!解决公司内部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4、欢迎继续补充其他的问题以及高见。
另外补充点题外话: 虽然说对于个体而言,一流院校的学生并不会个个都强于二类院校,但是就整体水平而言肯定会高。虽然我们现在说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就大多数情况下而言在高考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进入一流院校的绝对不是书呆子能够办到的。个别特牛的书呆子那也不是我们通常说讲的书呆子,必定是有某种超强天赋的人。所以能够进入一流院校的学生将来成为社会精英的可能性要比二流院校学生可能性要大得多!招聘应届生本来就是要发现潜力股,挖掘出将来的社会精英为我所用,所用要招聘应届生就必须去一流院校!不能说二流院校没有将来社会的精英,肯定有,但可能性肯定地。打个比方:金矿和沙漠都有金子,但是你在金矿找金子要比沙漠找金子要容易得多,收获肯定要更大!
总结:不必太过于耿耿于怀、就当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所以公司都这么做的话终究会水涨船高,互惠互利! |
-
总评分: 金钱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