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8758|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力资源证书渐欲迷人眼

[复制链接]

441

主题

27

听众

1万

积分

HR3000强

Rank: 40Rank: 40Rank: 40Rank: 40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3-3-31
最后登录
2016-1-29
积分
17797
精华
0
主题
441
帖子
2363

中人网雪山杯(2003-20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6-1 11:0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十余知名种类角逐培训市场 近日,记者从人事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获悉,来自美国认证协会(ACI)的注册人力资源专家(PHR)和高级人力资源专家(SPHR)进入了国内。同时,人事部则在上海推出了信息化人力资源总监证书。这使得人力资源相关证书大军进一步扩编:内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员)、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经济师职称考试(人力资源管理)等,外有IHRP人力资源国际认证、PHR、SPHR等诸多证书。对于众多的HR们来说,面对这么多的证书该如何选择,成为了一件头疼的事情。   证书缘何如此多   国内证书市场处于一个刚刚起步发展的阶段,而HR证书也是发展得最迅猛的之一。但这种势头有些“失控”,造成的原因主要有HR行业自身的特点和证书市场管理缺位和越位。   记者做了个统计,现在颁发的HR证书有多种来源,有政府部门,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有人力资源协会,有从国外相关认证机构引进,还有培训机构或学校颁发的一些证书等。这些加在一起种类有十余种之多,如此多的证书可以和IT类证书“媲美”了。   但是,为何会一下子涌现出这么多证书呢?一方面是因为HR行业的发展特点造成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秘书长李震说,首先HR是发展比较快的行业,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产生了很大的对这类高级管理的需求,其次这个行业的工作起点收入水平也都是很高的,管理认证需求的市场前景自然就高。因此,会吸引大量的认证去“占据”这个市场。而另一方面是受到国内证书市场不够规范,管理滞后的影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分析,其中管理的缺位和越位加剧了证书引进的混乱。而目前多数证书机构对于HR认证培训市场到底有多大也并没有清楚的认识。   海派证书优势理念新、重实战   从国外引进的证书往往都被罩上光环,受到极大推崇,的确他们带来的是国际先进的理念,并且对于实际“操作”性更是重视。   ACI人力资源项目的杨勇告诉记者,ACI除了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等常规课程外,还包括保安和安全,经理人的信息系统等解决企业从战略到操作的每个细节,并且负责培训的师资也都要经过认证。据IHRP人力资源国际认证项目负责人之一李辉介绍,从美国IHRP人力资源研究院引入的人力资源证书体系的特点是将平衡计分卡和胜任素质的理论引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综合国际上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理念,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视角与传统技术型人力资源管理的数个模块进行有机融合,并在证书体系中国化的过程中,吸纳国内人力资源专家和从业者的修改意见。   因此国外证书在外企中的认可度是比较高的,某企业的HR负责人说,国外HR证书比较容易和外企的管理接轨,并且他们的管理严谨也保证了证书质量,比如证书可能每隔几年就要重新考试认证。但是,国外证书的缺点是主打高端认证和费用较高,需要提醒求证者的是不要盲目“崇洋”,应仔细辨别真伪。   本土证书优势实效强、门槛低   国内的证书都是根据实际需要开发的,对于求证者来说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没有语言的要求,门槛相对低一些,也有对入门者的认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人士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师(员)是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为了设计符合国家职业资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有关部门对我国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内容和素质要求做了上百份的调研,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鉴定考核大纲,依次确定了指定教材和各个等级的考题。考题符合我国现实的人力资源管理国情,并且兼顾了行业入门者的认证需求。而记者从人事部了解到,经济师职称(人力资源管理)考试一直是管理很严格的考试,每年的通过率在10%-20%左右,因此对于质量是有保证的。李震介绍说,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针对国内HR的需求和特色,特地排除了不太适合的内容,如对辅助性业务能力的考核,以及理论性知识学习的政治思想、文秘等,使之更紧密地结合求证者的当务之需。   但是,国内证书容易误导求证者的问题是功利性太强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内容和教材的落后。考取国内证书不应功利性太强,为证而求证。   HR选择证书也看“疗效”   记者也采访了一些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士,发现他们选择证书有的看名气,有的看实效,还有的看的是投入,而这些务实的选择最终效果还需要“疗效”检验。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两年的柴小姐说,她已经获得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但是她认为对于入门者来说初级的证书可能有些容易,因此同事的认可度就不高,甚至有人说花时间才考个“助师”有些得不偿失。作为某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赵女士说,目前自己处于一个职业发展的阶段,面临着升职、评职称等,所以需要选择的是最有实效的证书,因此选择了经济师职称(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曾经也考虑过剑桥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但是这个项目却没有引进中高级认证。而她也承认很多人事经理选择职称考试都是有明确的“功利”目的。美国丹佛斯投资公司北京代表处的人力资源总监丁锐则认为,HR选择什么样的证书应该按照自身的需求“按图索骥”,由于她从事的人事管理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因此她觉得研究心理学是HR的重要能力,她选择了侧重心理学的培训,而不是拿一个HR证书。   甄别证书有几招   面对众多的证书,求证者该如何选择甄别它们的真伪呢?其实练就去伪存真的“火眼金睛”是有招可循的。   首先,辨别一个证书要看它的认证体系是否能针对HR能力、知识结构特点提供有效的辅导;其次,看该证书体系的运作是否规范;再次,要看参加的求证者未来发展的状况,而目前国内的各个证书出现的时间都不长,可参考的样板群也少,但是可以了解同业间的口碑;最后,对于引进的国外证书,先要注意它存在的年限,以及通过多渠道了解证书所在国的评价。(完)

27

主题

4

听众

6096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5-27
最后登录
2009-8-13
积分
6096
精华
0
主题
27
帖子
805
沙发
发表于 2004-6-1 15:35:00 |只看该作者

re

到底考哪个?特别刚开始的时候,含金量不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900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69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3-9-21
最后登录
2014-9-1
积分
900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63
板凳
发表于 2004-6-2 10:30:00 |只看该作者

意义不大

我认为意义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

听众

8514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7-7
最后登录
2021-7-8
积分
8514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275
地板
发表于 2004-6-2 10:54:00 |只看该作者

意义不大!

就象是大家都去拿MBA一样,实用性有多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alin    

2

主题

4

听众

1349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25
最后登录
2011-6-14
积分
1349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11
5
发表于 2004-6-2 11:46:00 |只看该作者

怀疑

多少企业用人会以此作为参考? 多少企业真正应用HR方法? 决策层没有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如何真正推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5317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9-11
最后登录
2007-1-22
积分
5317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69
6
发表于 2004-6-2 12:05:00 |只看该作者

差强人意

无奈管理层不认证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

听众

3065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3-5-15
最后登录
2022-4-6
积分
3065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89

中人网雪山杯(2003-2010)

7
发表于 2004-6-2 12:56:00 |只看该作者

这是每个新兴行业的必由之路

选择何种证书,一方面根据个人实际需要,一方面就是赌一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380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9-12
最后登录
2005-7-19
积分
380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8
8
发表于 2004-6-2 13:45:00 |只看该作者

挤掉水分,反镤归真

资格证书,也具有两面性:要么用好,要么用滥。它只是代表一个人的培训经历,并不代表具有这方面的能力,或HR的工作能力多么的强。资格培训需要约束和规范,行政力量积极引导,同时,企业和我们每个HR人最好也不要趋之若骛,理智对待任何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12-3
最后登录
2010-7-15
积分
12141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598
9
发表于 2004-6-2 14:03:00 |只看该作者

先拿国内,再拿国外

先拿国内,再拿国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2285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8-28
最后登录
2010-11-23
积分
2285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67
10
发表于 2004-6-2 15:48:00 |只看该作者

根据各人所需选择一种

一定要有一个意识:各种证书只是一块敲门砖 真正还须靠实力 在工作实践中去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