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4-23
- 注册时间
- 2011-4-17
- 威望
- 1056
- 金钱
- 7166
- 贡献
- 2510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10732
- 日志
- 505
- 记录
- 4
- 帖子
- 109
- 主题
- 105
- 精华
- 0
- 好友
- 107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注册时间
- 2011-4-17
- 最后登录
- 2018-4-23
- 积分
- 10732
- 精华
- 0
- 主题
- 105
- 帖子
- 109
|
频繁的人员流动给企业带来的烦恼——解析之一
H; _% r2 x* ^5 K! O$ s I
# f$ [! ]. p9 p# {. p 最近与一些企业接触中,每个企业都说企业的人员流动太大,而使他们非常困惑,因此使企业无法确保正常的生产运营,为了解决很多企业的困惑,频繁的人员流动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在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关于人员流动方面的基本规律。首先我们看看一个案例:* ?: W, ?; _1 B+ i+ Q" b3 r( G' |
5 w, S" Z0 Q7 k7 @: I
案例:她的老婆跟人跑了4 D0 I/ i" P' O; z) ~. H4 P5 ?
! \5 _5 R& ^ E0 {; { 某男子今年33岁,结婚8年,今年有一天,我见他精神恍惚,神色不好,就问他出了什么问题,他说老婆跑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我们都是普通工人,收入不高,经常她要买的东西我都没有办法满足她的要求,有一天我发现了她带了一个很值钱的首饰,问她怎么来的,她说是朋友送的,从那以后经常有个男人找她,经常半夜不归,为这事我们经常吵架,今年3月份她就跟人跑了。为什么他老婆会跑呢?不言而喻:他的物质基础没外面的男人好。6 M0 m2 y1 u9 Y! {0 a# P
' d4 c9 r' i2 o. E# a* n 从这个案例中是我想到了古人讲的一句话“米面夫妻道理”,就是家庭组织中存在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很多的企业都是发展的初级阶段,资金不足,开不了高工资,没有办法资金雄厚的国企或者外企相比,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很多的企业的从业者一对比,就会流出去,国内的企业谁的财力大谁的工资开的高,就会吸引更多的人。0 e2 n ?4 b; z2 ^
1 X4 l9 [ k- Q# B8 p4 z 所以,解决企业人员流动,排除企业家的困惑,就是企业必须得到很快的发展,筹备一定的资金,严抓管理,待遇要优于其他企业,用人方可长久。! J5 [. Q9 W+ {' m1 C
9 ^3 t3 u+ {5 \" ?
频繁的人员流动给企业带来的烦恼——解析之二
1 y5 l* }1 m5 b# I+ \8 o
( t8 |5 k2 A2 Z9 P 最近与一些企业接触中,每个企业都说企业的人员流动太大,而使他们非常困惑,因此使企业无法确保正常的生产运营,为了解决很多企业的困惑,频繁的人员流动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在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关于人员流动方面的基本规律。首先我们看看一个案例:
/ x- d% |4 ^9 g2 r9 J! u
9 y/ k; s- k9 _# S: p1 P; m9 ? 案例:婆婆的素质太差使我无法忍受) T, s$ h! r7 V* s5 _7 R! l8 Y0 i
+ ?% k( P! ~' }% ?: y: H 去年的冬天,北方的大地飘满了雪花,刚结婚不久的小王含着泪水,离开了李家的大门,这一次是她彻底地走了。小王嫁给东北人,原来与男朋友关系还不错,结婚以后,她才知道自己的婆婆太差劲,经常开口大骂她,从不关心她,由于她是三媳妇,家里所有的活都是她干,其她的媳妇都不干,还在村子里和她老公面前经常说她不好,老公听了他妈妈话经常也开始骂她打她,时间一天天过去,小王与老公的感情逐渐出现了裂缝,她实在忍受不了,就只能离开了李家。9 Q |' k! B, K* ^* `
- g/ h, l! v& V2 ? 从这个案例中是我想到了古人讲的一句话“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组织中家长的素质决定了家庭组织中存在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很多的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修养这些问题值得思考,提高管理者的素质修养是企业留住人的基础,即使暂时企业有困难,大家都可以克服,通过努力都能实现。企业的管理者的人格修养是目前影响人才流动的更大的因素。
N! ]1 {* _7 {& @, `. ?+ O; U% i& [. b$ @! F0 b
所以,解决企业人员流动,排除企业家的困惑,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首先学会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然后要逐渐加强修养,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企业管理者的道德修养提高了就会使企业用人方可长久。
. }5 }; j3 L! W9 i4 t& A8 E
' a9 j& w6 c3 A: K. b- c" j 频繁的人员流动给企业带来的烦恼———解析之三1 t4 A; l3 S: u) r8 D d/ Y9 D
0 [" U4 S* c* O* {: z) G- F" z
最近与一些企业接触中发现,每个企业都存在人员流动太大的现象,这使企业无法确保正常的生产运营,也使企业陷入困境。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企业的困惑,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人员流动的基本规律。4 x$ K, K# w1 m$ N! \1 w& ~
5 T, @, e3 M* B2 W/ J# x8 T. T 案例:打土豪分田地的目标对广大农民的凝聚力/ M8 y: \2 {1 ?( N( a9 ?' f
) p1 b0 V" {, j
1927年9月19日,工农革命军第三团于早饭后首先到达文家市,击溃了文家市团防局清乡队,砸烂团防局牢房,救出了陈盛龙等一批革命同志。随后,一团也进入了文家市。下午,攻打浏阳没有成功而被敌人打散了的二团战士,由二团二营营长吴杰和六连连长熊坤带领也赶到文家市集合。一、二、三团的所有部队到达文家市后,他们烧了大地主彭伯堂的看花楼,分了他家的盐和谷。同时,打开了过去一直由土豪劣绅把持的文家市积谷仓,把粮食分给了贫苦农民。并根据分工组织部队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是一副镶嵌在文家市里仁小学砖墙上的红军宣传标语。这副宣传标语是目前我国保存完整的第一个,也是红军第一次写出来的宣传标语。它说出了红军的政治主张,写出了毛泽东关于如何发动农民群众起来闹革命的政治谋略。毛泽东十分关注农民问题。因为,农民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关系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 H0 L# B) V+ |* n
1 m, s' X6 e9 |3 ~. o4 A+ ]8 r 案例中提出的主张把国家利益与每个人的利益紧密的得到了结合,构建了农民的理想,才使更多的人凝聚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取得了中国革命的大发展。我们企业家应该试思考,企业是否有符合企业员工利益的主张,能否为员工构建未来,是否把员工共同致富作为目标,使员工们愿意与企业共同发展。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即使企业暂时遇到困难,大家都会努力,通过努力都能克服困难。8 q/ K' N+ } H1 V
2 @/ r: p* L# }: U! j' ]2 K, _
所以,作为企业领导人必须重视员工发展的问题,企业必须要有主张,这些主张必须把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紧密的结合起来;企业必须构建全员理想,把企业的理想与员工理想结合起来;企业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把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目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企业方能长久用人,长久留人。 |
-
总评分: 威望 + 10
金钱 + 4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