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楼主: 李泽尧老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李泽尧:“管理问题可以精确求解”的案例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392

主题

13

听众

9937

积分

禁止发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10-28
最后登录
2018-9-4
积分
9937
精华
2
主题
392
帖子
675
11
发表于 2009-6-18 15:3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李泽尧:“管理问题可以精确求解”的案例

第二答案:数学表达答案

! B# c( d% g- y) Y R

第二答案:数学表达答案

5 i% G" F" x! P. T! w

 

: n/ o" Z G' k. Z1 [: S

鉴于王老板是学工科出生的,于是我说,“来,我再给你整出个‘数学模型’让你看看,那就更清楚了。”——我跟花斑竹茶楼的服务人员要了笔和纸,写道:

/ o3 R) e' p$ O5 c' l

你看,改变之前:你王老板60%,A、B、C三人各占自己分公司业绩的40%,这三个人的薪绩模式为(以A为例):

$ [ X' r& j0 }& l+ k' G% s. F4 N

A的薪酬YA等于其A分公司业绩XA乘以40%即0.4 XA,再加上可能的福利(类似于基本工资)bA从而有:

, G3 w6 `+ ~ R+ D2 w" x3 v

YA=0.4XA+bA

- v, J) S6 Q" p, e

类似地,B、C二人有:YB=0.4XB+bB;YC=0.4XC+bC

+ d( P" R5 n* b4 \

改变之后:你王老板40%,A、B、C三人各占总公司业绩(XA+XB+ XC)的20%,这三个人的薪绩模式为(以A为例):

+ ^* a& O$ z( K

A的薪酬YA等于总公司业绩(XA+XB+ XC)乘以20%即0.2 (XA+XB+ XC),再加上可能的福利(类似于基本工资)bA从而有:

1 r8 F3 l+ V+ N) P9 g7 f

Y’A=0.2(XA+XB+ XC)+b’A

- E+ _2 Z3 ?; Q$ b* K: P

类似地,B、C二人有:Y’B=0.2(XA+XB+ XC)+b’B;Y’C=0.2(XA+XB+ XC)+b’C

; c+ n7 D/ W* u! t$ m

接下来比较一下:

- U9 E+ t/ _& y* B3 ?5 s7 Z

* H# y/ S7 p$ I' i4 U

: O6 A+ E+ F8 H; q8 j8 O3 Z+ Y/ r2 b0 b( B6 l8 t5 Y, I( b( d; ?9 C) g3 f0 \7 K# a; Y& U! i, [5 ~, G) v- B. t2 N5 @2 P. s$ d& I; b* f' h, g M. A' ?' F/ P0 }$ {2 v/ @! D+ X/ A/ ?2 L: h' g5 s/ z: h Z; E8 H' n& t4 X# b0 _2 l- c: }0 s9 ~6 |7 t- G% t+ T! h7 C; J ?& {! X2 X! m( r' A# t# b$ ?: K0 ^$ V- `# I" ~& Y. p" j J8 v/ j6 n2 K$ `! U$ `9 @/ w1 P P: U' [8 V" ]& f# z; l4 g8 {$ e- q, d( D: k) u+ k& H) \
' V% C% O5 D8 O" o; e+ x6 u4 s

 

. n. c& X# K' o; d8 p0 j

A

1 V3 R" b9 J* ^5 x

B

9 x1 Y9 I2 {; y

C

* ~2 c+ w) p( a" n2 i

改变前

* K/ @% [! F7 F' \, ^# n

 

7 o+ A8 Z/ o3 ?

YA=0.4XA+bA

7 |0 _: M1 i' ]- l- r

YB=0.4XB+bB

( W. Y( q' T4 G% L

YC=0.4XC+bC

. P7 c- ^( D) ~" f% d

改变后

4 U9 k+ m9 A- h+ w; u% K

Y’A=0.2(XA+XB+ XC)+b’A

7 S1 k& ~4 c* Q+ B( D

Y’B=0.2(XA+XB+ XC)+b’B

' v) D$ ^2 U$ O

Y’C=0.2(XA+XB+ XC)+b’C

; {+ k" H0 u% C, l: Q

 

# }0 q# L) t0 \% g# U/ t4 q+ c) k

 

' B/ H0 m) m8 q" K1 o

你要特别注意其中他们三人的收入(YA、YB、YC)跟他各自自己的业绩(XA或XB或XC)的关系——你会发现,改变(你王老板所谓的“改革”)在本质上就是:

' A: \: h# a5 E

把原来A的:YA=0.4XA+bA变成了:Y’A=0.2(XA+XB+ XC)+b’A——也就是:Y’A=0.2XA+0.2(XB+ XC)+b’A

. q! @: d5 }& r7 |; U- K

而其中的(XB+ XC)是A无能为力的!如果我们只看与他(A)的业绩有关系的部分,就得到:

/ C/ X% r/ ]9 |9 Z' g$ q a8 i

改变前:YA=0.4XA→改变后:YA=0.2XA

- {, n! G6 t2 z% ~4 S/ [

这个0.4变成0.2,就是我所要说的“薪绩敏感系数”变小了。

. ^% t2 C; R; N' h8 q+ O! q. E

“你这个思路到位,那么复杂的管理学问题竟然还可以这样来表达的!爽!一个高中的数学线性方程式Y=kX+b就让你搞到如此出神入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爽!”王老板高声说道,“我真的要回去考虑考虑了。”

2 {0 `3 }" a' x( w' O

OK,我们不妨把“薪绩敏感系数”定义为:

; R9 S6 b! E9 i0 Y; k4 ~( Q

薪绩敏感系数=个人收入/个人可以发挥作用力的那部分业绩

. z; `+ u& q8 m

用这样的眼光去看管理、用这样的思路去分析管理问题——用“薪绩敏感系数”、用“每个人的收入、回报与他自己的、自己可以控制的、自己可以发挥作用力的那部分的业绩的关系”去看一个人的工作动力问题,这就是“有效管理”中的“有效”二字的含义——找到核心变量,找到问题的本质!

4 M) ?+ z$ P5 p+ ?

 

$ m0 M1 W! U6 ~# S1 @) [3 ~

引申:关心系数——收入对业绩求导

. ~5 _! `- n/ Y4 K

如果收入函数为:Y= F(X)特别地 Y= kX+b,则有:

; t- P) p9 V( M

关心系数为:K=dy/dx=k

; ?/ l+ i* } G6 J5 b" { a- c

分析上面的案例有:

) w) f! H; o& e* h% U: o5 U

改变前:YA=0.4XA+bA——关心系数K=dyA/dxA=0.4

6 i% D+ E' o, a% @2 }' [

改变后:Y’A=0.2XA+XB+ XC+b’A——关心系数K=dyA/dxA=0.2

; y; h1 n- O9 ^: S, Q3 X

于是,结论显而易见。

, m5 g0 E1 x, @

古语云:“民不患贫、患不均”。泽尧在这里告诉你:“管理不在于薪酬的高低,而在于薪酬与本人业绩的关系!”

5 |+ w' a1 P9 [1 P9 Y

——自李泽尧著《有效管理十八项技能》09年修订版

3 z* M9 H5 L) ]

 

5 n( u, i0 Q% N1 H

 

# s( H6 `: e2 M

推荐阅读:

8 b( e9 M7 T* P6 i+ ~" M
# _3 q9 q! z7 c. ?1 Z3 e$ u
1、调侃性演讲视频亿万富翁的遗嘱公式设计
! V# c* v9 X1 c% G5 f
2、调侃性演讲视频1000万保险要不要买?
8 T1 B- R9 t/ L* \
s3 U, s; k8 Y. i
" D' d- Y1 h+ Y 1 [7 G. V% I" d9 b( O
I( P! o$ `1 P5 _( a2 L
$ Q. Z8 q4 K& g" {: _( f; K0 B3 L6 B" X$ t' ?# p+ U
0 h! q _ w/ W% q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4

主题

367

听众

14万

积分

论坛顾问

一个业余选手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124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注册时间
2008-7-19
最后登录
2023-4-26
积分
145522
精华
60
主题
844
帖子
11061

2012中人博客人气博主勋章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伯乐 明星版主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中人网雪山杯(社区贡献) 勤劳的小蜜蜂 中人守护者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2009年度勋章 超级精华大师 博客达人 论坛群英谱 原创先锋 精华大师

12
发表于 2009-6-18 20:08: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李泽尧:“管理问题可以精确求解”的案例

非常专业解答的答案,很佩服李老师有这样的思维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92

主题

13

听众

9937

积分

禁止发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10-28
最后登录
2018-9-4
积分
9937
精华
2
主题
392
帖子
675
13
发表于 2009-6-24 04:29: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李泽尧:“管理问题可以精确求解”的案例

精确思考:你为什么会忘记 6 b5 l# \' ]& B(1)她是在我家带小孩的亲戚,她有好几次出门的时候忘了带上房门钥匙。同样地,她也曾几次忘掉别的什么——比如,忘了关煤气阀。3 j* ?: f; ~ \) g+ [ (2)在现代的都市里生活,出门忘带钥匙问题可不小——比不得农村。你看那所谓的“现代都市”,哪一家不像个鸽笼,门外有门,窗外有窗,除了铁门,还有铁窗。开个玩笑的话,请你不要当真——今天的都市人很多都生存在那“铁窗”里面!“铁窗”可曾是“监牢”的代名词啊!!% C& o% N* h+ k3 | (3)如果煤气罐的阀忘了关,问题可能更严重——比如冬天,门窗万一都关上,后果就不敢设想了! % @+ c, S: d: @# ^" @(4)于是,我禁不住要问你:你怎么可以忘记呢?! S5 j8 \% O4 N6 X" [4 ] ^3 J(5)你的回答少不了是:“人怎么可能不忘记东西呢?一百次中一两次忘记,是在所难免的啊!” " n9 R1 G, {/ P6 y& O+ k(6)可是,我可不这么想——以前我也同你的想法一样,可现在改变了:人是可以不忘记的。) ~, I/ @% j! h. S! [1 h (7)当我出门的时候,我一定会关门——当你出门的时候,你也一定会关门,对吧?于是,在我正要实施关门动作的时候,我的思想里面马上会问:你带上钥匙了吗?" X! ~4 @4 ~$ S9 v" N4 | W) Z4 O (8)也许你会说:每到出门要关门的时候,都要去思考带上钥匙没有,这岂不是太累? , b% g* B+ c$ F* E. c(9)是的,或许是太累了,可是,我要问你,人的思想拿来做什么用呢?而且我要问你的是:你希望给你的大脑放假吗?你希望让你的大脑常作睡眠状吗? 2 e8 Q. V: ^% X(10)是的,这里的确引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人在行动的时候,思想和大脑是否可以放假?或者,它可以变成如下的问题: " i+ Q( O W8 }6 v8 o3 {+ H● 人是应该一直保持经常性的习惯性行为而生存和生活着呢?还是应该让思想随时关注自己的行动,并对行动的结果负责呢?" x$ e/ u7 p9 w% j- f% n& _ ● 人的大脑和思想可以在行为还没有放假的时候先行单独放假呢?还是让它随时做行为的监护人呢? ( q4 S" @ g8 z. R* a(11)的确,传统的人们——过去的人们,生活节奏非常之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思想其实只在很少的时间才到位执行任务,而更多的时候,一个人完全按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去行动。这种人,这种时代,是一个大脑处于半休眠状态的时代。——你若不信,我告诉你,很多文盲在这种时代都可以生活得“不缺少什么”的事实。 $ L$ O# q- I; D p& p3 i(12)你为什么会忘记?——这实际上是人类生存的两种境界。' {! W8 h# h {: [7 a. P, h. @& _ (13)人类大脑在不断的开发之中,那种行动之前和行动之中大脑一直处于“上岗”和“在职”状态的人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发达,开发得比较好的人的状况,更多的人可能仍然生活在自发、大脑半休眠状态,所以他出门前举手关门的时候并不会问自己还要不要回屋里去,还能不能打得开门,能不能再回到屋里去。; Z& t$ l- `2 K7 L6 g( U (14)由此可见,只要我们习惯于用思想和大脑对我们的行为负责,只要我们不要轻易让大脑放假,我们就不会出门忘带钥匙,关煤气灶时忘了关煤气罐。, Q. s# m0 z+ | p* D2 Z- K( ` (15)如果我们打开煤气灶烧水而去看电视,我们一定很容易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忘掉水已烧开,锅还烧红的可怕事实——因为:在打开煤气灶的时候,当时的动作就在提醒我们诸如水烧开、锅烧红可能的后果,但是接下来看电视的动作却已经将它隔开。那该怎么办呢? $ e; D) E/ P0 Q+ T4 x(16)建议:' C: ?8 X. u& ?! x# Q# ^7 h ● 相关的事情尽量串在一起来做,而且马上做,比如出门关门时检查钥匙是否在身上,关煤气灶的时候立即关煤气罐。+ i. d/ K9 B C5 B4 p7 | Q$ G ● 若不得不被隔开,则宜用闹钟等提醒机制(手机也可作闹钟的啊),比如烧煤气、水,可将闹钟设定于10分钟或若干时间之后,这样你就尽可以放心看电视了。 7 G# J, R& s$ e(17)由此可见,人的悟性——人的大脑工作状态,至少可以避免上述两种忘记中的其中一种。/ x' |" M% K+ \. b6 x&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92

主题

13

听众

9937

积分

禁止发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10-28
最后登录
2018-9-4
积分
9937
精华
2
主题
392
帖子
675
14
发表于 2009-7-1 01:59: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李泽尧:“管理问题可以精确求解”的案例

李泽尧:做人要做君子,管人要管小人

1 Z0 I) n3 p0 {8 ]* G: T' }- ?

做人讲奉献,管人讲业绩;做人要做君子,管人要管小人;有边界管理是基础,无边界管理是补充。

/ [. B7 B; x8 L# Z0 Z" C

——李泽尧题记

/ @. a8 ^9 s/ i5 J

 

3 s7 z; S5 L9 S8 |/ ~" u4 h

1、当一个人在利益上斤斤计较的时候,我们就有理由怀疑他能否与他人进行很好的合作;当一群人也都斤斤计较的时候,我们也很难想像这是一个思想能够统一、很有战斗力的团队。

- G; Y W5 V/ j# ]% @$ J

2、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于是总希望我们的管理对象——被管理者能够不在乎钱,同时我们也很忌讳在被管理者面前去谈钱的问题。此正所谓“求同存异”:要提倡团队精神当然就要淡化个人需求、强调奉献与合作的部分。

6 C) ?" k m0 }

3、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我要向你指出的是:在面对被管理者的时候,管理者必须有“两手准备”——在桌面上,按照上述办法——即“求同存异”、大谈奉献精神就好了;可是在桌面下,在我们管理者思考管理方法的时候,有效的管理者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被管理者对利益的关注、关心!

# J' ~9 q+ l+ o+ F( ^- d( L0 i- s( Y

4、我要告诉你的是:管理者不主动谈钱,员工就会被动谈钱——比如消极怠工、阳奉阴违。而最好的管理、有效的管理则是:管理者主动把钱的问题谈好处理好,员工就不必自己再分心去想钱的问题了。这才是形成好的企业文化的基础。

3 d$ c8 t" B! @+ q# y2 d

5、难怪: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奖励你的员工——这就是全部决窍所在。作为一名领导者,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奖罚分明。”

- b8 z# [! D) B1 n% H

6、晋商在几百年前就有一种“游戏规则”,那就是:出钱的老板叫“财股”,做掌柜的现在被叫做总经理的人有“身股”(今人叫“干股”)。而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财股年终分红只得3成,而身股分红却高达7成。或许,这正是“激发员工的自动自发”的“诀窍”所在。

% P/ B: r+ o6 e

要点是:管理者自己做人不必甚至不可斤斤计较,但要去管理他人却必须有面对斤斤计较的准备。

/ n: t: d5 G1 z- d5 w! B/ [5 T

——摘自李泽尧著作《有效管理十八项技能》

( |) i" ~) G) A1 L8 Y! c: a6 m. O

 

/ o$ Q/ ]$ ~0 b. ^$ T( R) i6 v

精品推荐:

/ E( m$ Q& p( V. R
! w; O* R7 i, A# ]. ^, X1 x
1、调侃性演讲视频亿万富翁的遗嘱公式设计
; M$ n3 b0 u1 d0 g- G
2、调侃性演讲视频1000万保险要不要买?
7 p$ x/ [" @* T5 ]+ v- U
3 ]0 b6 E$ t( A. K; P; l" L: }
3 T# H1 Q5 D* H) ~+ J ( m. s- k G7 V/ I1 L0 n0 v8 j
+ ~, Y) C0 M' N; Q
. a$ B/ ~, ?; T. m7 U& p8 u6 `4 p; E- _; K) f) D
; h, h, g. X+ s5 O3 y& p# p$ D
, o4 t0 s# l% ?) j% r* \$ K# L9 w 6 H6 g% j0 v) ?1 u" x# v# q 6 f+ O/ _ F, b - p- S5 ^7 g |' q % A4 u8 Q2 {' g5 a0 H+ N# Y
1 X. d. r u9 S' p! u# U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主题

11

听众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淡宁~中人一根葱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07-9-22
最后登录
2013-6-23
积分
22099
精华
10
主题
110
帖子
1762

论坛群英谱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2009年度勋章

15
发表于 2009-7-1 02:17: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李泽尧:“管理问题可以精确求解”的案例

李老师这么晚还在辛勤耕耘呢:)

“管理者不主动谈钱,员工就会被动谈钱”这话说的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92

主题

13

听众

9937

积分

禁止发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10-28
最后登录
2018-9-4
积分
9937
精华
2
主题
392
帖子
675
16
发表于 2009-7-1 11:4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 李泽尧:“管理问题可以精确求解”的案例

[quote] 原帖由 阳光婧婧 于 2009-7-1 2:17:00 发表
李老师这么晚还在辛勤耕耘呢:)

“管理者不主动谈钱,员工就会被动谈钱”这话说的挺好 [/quote]

3 M; D; A% |7 _/ O4 @+ _

 

$ O' y7 [, [) r+ ~/ f5 ?$ X

谢谢你注意到我工作到那么晚!!的确,昨晚上修订《有效管理十八项技能》工作到两点,“李老师这么晚还在辛勤耕耘呢”让人十分欣慰!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92

主题

13

听众

9937

积分

禁止发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10-28
最后登录
2018-9-4
积分
9937
精华
2
主题
392
帖子
675
17
发表于 2009-7-8 00:32: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李泽尧:“管理问题可以精确求解”的案例

李泽尧:案例——华强的那个冲压车间

5 i: x+ ?0 O/ o5 g( Y$ C

在我辅导的一个企业里有个车间,是做冲压加工的,共有20台冲床20名工人。该车间主要是把其他车间加工后的一些边角余料进行二次冲压,以有效利用原材料。由于来料厚薄不同,而该车间又是按称重量来计算工人的工资,结果呢,工人们总是去挑选那些比较厚的钢板(边角余料)来冲。

# V% l5 B8 P7 @5 e6 I, r, a( i

大家都知道他们在浪费精力,但是没有人比我知道得更清楚——我找到一位主管,给了他一张表格,让他派人每隔半小时给我做一次记录:看看每次有多少人在冲床上工作,又有多少人在原料堆里拣厚板。一天下来表格里面填满了13行,我统计后再平均一看,结果竟然是:11个人在拣厚板,而只有9人在冲床上做有效的工作。

/ `4 l3 W' y7 c4 p9 z. ?

我把这个结果给企业总经理看的时候,他大为震惊,立即叫来了分厂厂长:“看看李顾问的观察结果!我早就给你们说有问题,可是你们不相信——回去立即给我改进!”

, x) M/ W6 A& I4 ~( W% J

的确,他们都知道,拣来拣去也是浪费:所有的边角余料最后都是这20个人把它冲完,而并没有允许说把剩下的薄的就不冲了。问题在于这20个人心里很清楚——大家虽然都知道挑也是白挑,但是如果某一个人不挑拣的话,那这个人可就吃亏了——这就是所谓“群体悖论”了:整个群体因为相互制约而弃权、最后以至于无能(为力)。可见,管理者的责任是明显的,而“群体悖论”也就几乎成了“群体愚蠢化”了。在这案例里,管理者所搞的“简单地以重量计工资的方法”是有问题的。

, i" b1 D* T* ?' z

 

p& J( g8 n% x) D+ Z! V1 S

——摘自李泽尧著作《有效管理十八项技能》

$ A* t, W0 p2 Q$ ]

精品推荐:

/ C0 d" H4 B! v* g
Q% z7 j, i5 ]# |4 X7 h
1、调侃性演讲视频亿万富翁的遗嘱公式设计
3 \. z* l" P# ]+ C. k" K6 Y5 ]
2、调侃性演讲视频1000万保险要不要买?
6 B9 X5 j& M: X+ s+ u Y" e5 {
4 z3 u$ n b: @' w' }
+ c4 F0 S9 S/ O* e- q. c7 S- [ : M- g+ q! Q1 P" y( I
; A$ X, L( w) r3 c
g: M, F) [$ U% R+ o: [ f4 E 4 ~) I7 L; E3 _
' @! P# j. ~% M% ?#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6

听众

46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3-12
最后登录
2010-6-23
积分
46
精华
0
主题
17
帖子
642
18
发表于 2009-7-8 12:36: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李泽尧:“管理问题可以精确求解”的案例

还是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立场对了,方法就对了。问题是人力资源如何找对自己的立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392

主题

13

听众

9937

积分

禁止发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10-28
最后登录
2018-9-4
积分
9937
精华
2
主题
392
帖子
675
19
发表于 2009-7-14 20:39: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李泽尧:“管理问题可以精确求解”的案例

书的几个用处及本丛书的宗旨 0 R2 Z, z% p$ N) a' K6 C4 C书的用处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见下表: ( m. G! {4 i. K7 t" E3 O. A4 {作用 要点 说明 对书的要求' A2 H% V9 F% c0 o, k) G “念经作用”:激活大脑、激励思考 她未必给出了令你满意的答案,但是却能常年提示你去思考有关的本质性问题,协助你“入行” “念经作用”常常被人们忽视乃至否定,却不知,恰恰是一些涉及本质性问题的书籍帮助了我们去思考。 涉及本质性问题:虽然答案不一定标准,但却触及到了那些无法回避的问题, r9 v( `3 ^- @: e* Z 传播知识 饱含公认的知识元素,学一点就可获得一点,不断积累就能提升自己的知识量 万丈高楼平地起,能力大厦是由知识的砖瓦所构成!有志人士一定会在基本功上面猛下工夫。 丰富的知识元素:经过广泛采集和深度提炼,博览群书而博采众长 0 g7 h% D9 Z) Z( l) x提升能力 对实战问题有精辟解析,具有实战意义上的启发性和可操作性,从中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将知识全面梳理进而融会贯通,聚焦于问题点上,如激光的原理而获得问题的解决之道,故有本书所言:知识的完整性构成能力。 实战问题解决方法:以非凡的概念能力,从实战经验中结晶出知识元素,画龙点睛,实战实效实用如尖刀% G5 D. z8 d2 l5 B6 a/ V l 工具手册 一套知识体系完备的书籍可以作为手册和床头书,让自己可以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找到问题的答案、获得启示。 模块化、结构化是当今构建虚拟世界之软件得以无限扩展的基础。管理者拥有一套或多套工具书,实在只能算是“基本配置”。 创新而完备的知识体系架构:具有基本而相对完整的框架知识,全面回答管理问题 1 X6 ]6 t9 A, M9 u y- U % v" U& Q0 H; D9 L b0 M3 E) N以上所及的四个方面,即“涉及本质性问题”、“丰富的知识元素”、“实战问题解决方法”、“创新而完备的知识体系架构”正是本丛书所努力追求的。作者认为,本丛书在以上四个方面上都是独具功夫,难得一见的好书,读者不妨自己比对看看。$ Y# ~9 J0 }# D5 U2 [+ s* W 本丛书的宗旨是: 3 o( @* G4 K4 G$ t提炼管理思想和技能最新成就,帮助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博览群书;& w/ M+ q; b$ D* t' a 构建实战管理知识技能体系,铸造中国职业经理训练标准。' e) w \8 ]/ O! c/ W8 { 7 B; L/ K3 p7 t* |$ m/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

听众

146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9-7-13
最后登录
2009-9-14
积分
146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304
20
发表于 2009-7-15 21:04: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李泽尧:“管理问题可以精确求解”的案例

不行,那样没有起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