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2-21
- 注册时间
- 2009-2-3
- 威望
- 645
- 金钱
- 26153
- 贡献
- 9544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6342
- 日志
- 39
- 记录
- 1
- 帖子
- 1613
- 主题
- 64
- 精华
- 5
- 好友
- 62
签到天数: 528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注册时间
- 2009-2-3
- 最后登录
- 2019-2-21
- 积分
- 36342
- 精华
- 5
- 主题
- 64
- 帖子
- 1613
|
沙发
发表于 2010-8-19 09:47:33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接楼上)先讲讲自己的职业经历吧。
" ~7 W C( G6 O
! N. e( Z! `4 o% Y我的经历(1)
1 T8 o* U6 h! J& R F
: m; O1 S+ `' m 我先前供职的设计院是早先冶金部的部属大院,曾经也是中直单位,要说我现在的这点本事,更多地是吃设计院的老本。想当年刚出校门,不知道恋爱为何物,一心向往工作,在各大现场出差都是以半年为单位,处理现场问题,出设计变更,拜老同志为师,每天吃完晚饭后呆在设计队办公室看图纸。说实话,我大学专业成绩一般,但是在现场工作的几年,算是彻底实现了从书本到实践再回到书本的第一个循环。 & G+ ]3 D' _. d# ^0 ~. m+ j3 k
1 H! c! ~# Y; ^' r) { 不知道现在的毕业生经历如何,我们90年代初毕业的那一批人,技术底子一般都是这么打下来的。
; t T( P+ T6 \" _* U
) J$ X Z& r9 t4 ?. n. X% q我的经历(2)
. F. Z# l5 v( _. j. _) ?
) ~# X7 h, d+ X* S( h; Y' i 时光如梭,转眼到了上个世纪末,我所在的设计室承接了一个国外政府贷款的项目。圈内的人应该知道,政府贷款需要指定采购贷款国的设备,于是一些做工程总承包的外资公司蜂拥而来,作为主要设计负责人,我开始了跟外资公司的零距离接触。 8 E& \/ Q. L, j
; ~: g& P1 ` ^: S
最开始是做可行性研究,我们出了技术方案后,跟北京来的一家欧洲公司代表处一遍遍地开设计联络会议,以保证设计跟设备唱的是一台戏。十年前跟现在是不一样的,那时候国内还是缺钱,贷款方很牛,对贷款申请的项目审查很严,所以那些外资公司也毫无例外地很牛。 P, N3 W" ~/ J9 D' |5 T7 q) R( [8 B- a
, b2 T# W8 o ^$ Z) C 要说十年前的部属设计院,也是够含酸的,CAD处于刚起步的状态不说,外语流利的设计人员是奇缺的。好在我们面对的是代表处的人,不过人家的文件都是E文,而且跟我们开会,记笔记也是E文,真的让我们佩服。每次开完会,我们都会招待他们吃顿饭,有一次喝多了,送他们回旅馆,又受到很大的刺激,人家飞来住的是商贸(香格里拉旗下),我们出差,还是要住肮脏的招待所。 ) d, f, o2 F* ]* q8 [. D A
6 h# h7 H# [% B" d( E 至于技术,记得有一次跟我们开联络会的先生在会议中拿出笔记本电脑,现场敲了几个数,就把我手算一周的数据重算了一步。那时真的是羡慕呀,现在明白了,任何设备厂家都是自己的计算模型,他其实不过是输入几个原始数据而已,现在我打电话都能指挥人干这个活计。
% ^9 j! W, n/ M& \3 S% s- W; R; @# L' A
外企呀外企,那时在我心里真是个NB的地方,以至于随后的一两年,我对外企的感觉就像邓丽君唱的“初恋的地方”一样,我立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找到它。 9 P- L0 y1 Y$ j
5 F- S; L# w5 q f @) D
我的经历(3) $ S) l; w' x- R$ L5 ^$ b2 D
1 D, B, _# Z l/ P; o
盼望着,盼望着,机会来了,外企的脚步近了。 5 n. Q1 J5 o# Z9 w
) z' k( I' g; s1 R8 O( w0 R2 K i
我所在的省上马了一个国外技术援助项目,出资方是某国际组织(名字不提了,圈子太小),由于中方项目经理是我的朋友,我于是借调到了那个项目,跟国外的咨询公司一起工作,但是还不算他们的雇员。
7 x8 X- G) K; T9 C. `$ e7 n; O* g$ `' v) K3 f2 P) V- U0 T" z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说设备制造业,外企就是一个销售跟售后平台的话,咨询行业外企应该有更多的技术含量,毕竟是一个玩脑子跟经验换钱的地方。在这里,我系统地学到了很多设计院没有的知识跟技能,但是也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瓶颈,就是你的护照决定了你在国内咨询业的地位,要想当国际咨询专家,就要先换护照。 / |0 `. @. u x" @% Y
+ k3 o$ L, G% ^, V2 D, o. b
虽然明白这个瓶颈,但是当时就是作为国内人员,收入的空间上升也是很大的,所以我舍弃了原来的设计院,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个行业。由于老婆当时在国外,我中间有两三年去陪她,还顺便读了个文凭,毕业后正式加入了一家美资咨询公司。
* m$ I2 Y8 c/ J" H2 G! D. S9 w+ w4 j6 a. R# x
就这样,从接触,过渡到正式加入,我花了四年时间,从此开始了正式的外企生涯。 6 B; v, H3 y0 v% K* b
' j: n# C$ D1 |3 V3 i. C4 N
我的经历(4)
! O; D* j! i I) p( e0 ~7 n" U% A( Z: v; A, F% b
外企的日子开始还是很阳光的,相信每一个在外企工作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 3 X9 o9 K( O, F
7 l5 U. ^; y& }- E& e
作为咨询行业,我们的客户遍及全国各地,所以就会有无休止的出差,开始很是陶醉飞机跟星级酒店带来的舒适跟便利。我跟公司里面年轻的人不一样的是,我有着超过十年的工作经验,所以不用人带,直接就投入各个项目,也很是有成就感。
. ~1 z& ]1 W: K, {: L) K* I3 A. F
4 q2 }) U$ x+ O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三年,中间我换过两家公司,都是通过猎头挖过去的,薪水基本维持不变,但是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危机,那就是咨询公司很难找到活儿了。
- U. _# w) {; D `" m: `
- V( n0 b# k* ?1 s1 |4 M 了解这个行业的都知道,外资咨询公司的客户大都是国外公司或者国际组织,国内对咨询这个行业还是不接受、不信任的,这也是由于国内的体制所决定的。
( m* Y) n% M' f, i, ?' n0 S
/ b8 ^. h9 C) x& ^& u m 在国外,咨询公司最多的国家是英国,由于市场饱和,近些年倒闭与被并购的不计其数,为了开拓市场,这些欧美咨询公司拼命想打开中国大门,造成中国国内咨询公司的竞争异常惨烈,往往一个招标有超过20家来投,八仙过海,各自拆台。
/ L, a/ v6 z: U5 L* X3 O/ Y3 ]8 l2 `: E
咨询公司的人员是靠简历吃饭的,一旦没有了项目,就没有了新的工作经验,简历也就不值钱了。更要命的是,咨询公司的人都要填Timesheet,这个东西像一条枷锁牢牢地套在你的脖子上,一旦一年你投入在项目上的时间少于50%,公司就有理由开掉你,因为你连自己都无法养活。
7 d2 @# i; d+ n/ m5 |( T P$ {/ `, g/ }/ B$ C( S( d3 R0 i9 L
压力呀,压力,不在压力中爆发,就要在压力中逃亡!
6 _! M6 B9 y: W+ n
A4 U1 N9 S5 r' M我的经历(5)
: I# s$ ]6 }4 E$ f! q, m& z- T6 q( B" T. e
应该说我加入外企的年代,赶上了国内所谓黄金十年的尾巴,这其间也是国际经济泡沫泛滥到破灭的时候。不过随着竞争的加剧,国内外资咨询行业开始了新的一轮洗牌,很多外资咨询公司开始逃离中国市场,而且都是那种突然死亡法,实现没有任何征兆的
3 o# V0 r) p6 ~ k- ^+ L' @
, u- V5 g- E2 O+ E" o 行业里的两家外资公司,都遭遇到了被突然关闭的命运。也就是在某个工作日的早晨,突然从总部来了群由人事财务跟律师组成的团队,带着打印好的补偿合同,召集大家开会,宣布马上关闭XX办公室,解除所有人的劳动合同,然后在N+1(或者更多点)的补偿合同上签字,然后任命留守团队,把现有项目的尾巴处理完后关门。 9 N( o! n7 w" Q4 I Y6 n
2 V# n8 l& C& ^% z
每一个这样的消息传来,我都感觉像冬天的风吹在脸上,刀割似的。难以想象某天我们遭遇到这样的命运,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什么?% U F/ x: T i1 h
0 R* c9 f+ E* g我的经历(6) / C' x' r/ h+ ~2 S7 ]$ o. B; `
6 J: Q: S% O' k7 A5 L
感谢老天的眷顾,我终于在几年前成功逃离了咨询业的泰坦尼克号,登上了另一艘行业内的巨轮,角色也从高级工程师变成了技术部门的管理人员,虽然手下也没有几个人。公司的情况就不介绍了,因为圈子很小。 * X8 b+ {1 ~) T% t
* w3 ^+ Q! l6 x4 t8 Y) I) M9 D 这是一个对于我来说比较新的行当,简单说就是为市场开发准备技术方案。时间久了,就像我在开篇中说的那样,技术方案实际上就是为了推销自己的成套技术产品。 ' B! e0 l3 o! J3 m$ P- r
5 J2 p, V# X% B% z6 ]9 R 我们的产品在技术上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作为技术人员,我几乎看遍了所有的资料,也能跟客户侃侃而谈我们的东西有这个那个的优点,但是深入了解这个产品的机会少之又少。渐渐地,我惶恐了,这么做下去,一个刚出道的工程师,如果改行做市场的话,不出三年,就能把我的工作全部接下来,这就是行业里面的技术吗?时间在消逝,我还在吃着当年的老本,如果不吃技术饭的话,我还能干什么? 7 H8 X: g6 v' L U6 C Z
$ k) y, D$ i1 U, z Y( G
我的经历(7) 2 z, q3 M4 a4 x6 {2 j; f
* s2 C* W8 J8 n( F! e
我曾经费了很大力气,从宏观经济层面上检讨自己的职业前途。
8 f+ K1 V4 j6 Y* h/ h8 H7 q
+ J1 _$ v% [4 ~ 我觉得,外资在中国的黄金时代渐渐远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昂的人力跟土地成本正在一步步地将制造业外企逼出这个地区,剩下的将只有服务业外企,加上制造业外企的总部。每个人的职业前途都跟自己的行业和国家的经济状况相关,我离开咨询行业,是因为这个行业没有太大的前途。 / ~) d0 f/ ?/ A. H
% \1 q3 G9 t1 S% f7 I/ F( p7 K 中国的经济,靠外资外贸拉动已经貌似到了极限,需要调整。国家正借助国企的那只手,来体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我们有很多国企的客户,日子过得其实比我们外企的人员好多了,至少不要上那么高的税,绝大多数外企,呵呵,中秋节连盒月饼都讨不到的,都打到工资里面了。国进民退,国有化在收回民营行业的生计的同时,也正逐渐将外资挤出中国。未来的十年,是国有企业大发展的十年。
1 p; W# g; ?: O! [- f) @8 `4 g- c' F% y1 e3 K
外资外资,能否大行其道首先要看国家是否缺资金。目前的中国,其实是不缺钱的,国家借助外资,其实也完成了国家层面上的原始积累,现在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 ^& K' R4 U! H; Q8 O
5 n; x' u L) _
那么,在我这个不尴不尬的年纪,是进还是退呢?
! _" J2 ?# T% y! J, R
D' o. k3 n4 {4 L我的经历(8) ( r2 K' F4 B0 {" G7 T" R8 J
3 m" x# D% H/ |* M3 ^9 N0 Q) f 我曾经想到过离开外企,回归国企。毕竟我当年在设计院干了很多年,还是有不错的口碑和人脉的,但是回去就那么简单吗?
8 P+ X9 I$ B% [- w; T: ]: n. Q( e
物是人非,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6 w4 Y0 K$ _0 `3 H& C& f
; D. W- ~( S8 e2 c) n- b8 M; Y 首先是要不要你的问题。现在的部属大型设计院,有人托关系花十万八万都进不来,能让你回来首先是天大的面子了。
$ Y8 {: i9 s9 U% Q4 X2 C% B2 b7 a' i, E2 \( W# E' _
其次是回去干什么?四十多岁的人画图拼体力能拼得过刚毕业的年轻人吗?国企也许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主任什么的职位。 $ S5 V4 y5 _/ ^- g+ t& E' t
6 w# V9 i0 P! r& q" W0 J' B$ u
另外就是家怎么办?老婆已经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回去了一片茫然,都需要重新开始。对于她来讲,不亚于下岗再就业。她在事业单位,为了我丢掉了目前的工作,对她公平吗? 0 O( U2 l) Y( k1 z8 D1 j9 j* t' O
% N# r3 l0 l# W7 D4 e: p
所以,退,说说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下决心的。
" c& v8 x' E2 w2 s
: o$ R$ A) {6 n5 {+ Z7 j4 D我的经历(9) * g1 Q. M. v" A
3 \ t, K4 H/ z% A, e
如果不回到体制内的话,就只有暂时在现在的公司做下去了,问题是,如何做? % I- \6 c% F, \
4 c9 |* T6 i6 f: @7 p! i" C
在外企,国籍决定了你所能上到的最高位置。如果外企是五层楼的建筑的话,每层楼的人依次是: 0 `0 |( y% K4 w4 E. \& M! z
0 Q2 d! b2 [* D5 {( s& U1 f 五楼:(跨国公司注册国家的)本国人 * d% o" I! j/ H/ ^& `0 k+ U" b" l
四楼:其它国家的外国人 + t. b$ N0 y5 Q" V
三楼:东南亚华人 + S, Y( N X9 M5 v' ?& N1 K) ?
二楼:有总部工作经验的海龟或者有政府关系及客户背景的中国人,所谓外企的中国高管 + Q1 [; R' C) q5 H7 G" g
一楼:一般中国本地雇员
; X' o* G/ V* t8 l" P) O5 _$ p) r. {; l' o' D
我现在就老老实实地蹲在一楼,相信未来也不会有机会上到二楼。看到这个帖子的外企人士,估计大部分都跟我一样,呆在没有花园的底楼。 0 B$ B5 K5 [' T) _
- v* J$ b! P! T) N8 R0 Z( Q 外企其实是很讲血统论的,你的肤色决定了你哪怕再笨,到了中国也会舒舒服服地呆在3、4楼,只要不在市场开发,怎么混日子都可以。 ' ^; a1 I+ C* Y$ i6 j5 w
, E) Z* C. l% w( V( C# [1 | 但是呆在一楼的本地雇员就不一样了,没有别的肤色,手里要是没有多的资源的话,估计出局的年龄在40-45岁左右,女的大概是35-40左右,君不见一楼的大门外面,还有无数的毕业生挤着要进来吗?就跟春节火车站买火车的长队似的。 + S, y+ d/ u8 T
$ ~' u$ M; i7 ]9 ~* ^
这也就是我痛苦之所在。
5 U6 f! D) ?9 A, v$ \3 h' ]$ g, W5 M5 @* s# n3 a
升值到高管的空间理论上确实有,如果真的是幸运儿,可以将你的职业空间延长到50岁,50以后铁定出局。如何升为高管,需要你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介入外企外国人高管之间的政治斗争,不要以为外企不需要站队,站错队跟国企一样惨。
1 T0 p- g/ y5 d( M" |3 h; a. j
' F O7 p! F8 I b% b 那么,无法升职的,为了有限地利用45岁之前的那段时光,需要做什么呢?我的想法是: 4 Q" |& Y! Z s) U4 B; X# Y
. ~" j, E9 G- F 尽量让自己显得年轻一些。别笑,这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年过四十,脸上饱经风霜,像五十岁人似的,保准你老板会找个借口让你早走,而且你呆在一群年轻人中间,自己心里也不是滋味。 ( E7 P! V- Q, W) C8 E
( e3 y% C4 b( l4 m 以上是针对男人而言,对女人不用提醒,在任何年龄段(70之前)都是她们首先关注的问题之一。
9 H6 b* g& [& v1 h9 T8 U" i) v# j' z& {5 G
我最近压力大,老得比较快,心里很愁。说不好听的,有点以貌事人的口吻了,但是别笑话我。外企的助理们,其实吃的更是青春脸蛋饭,所以在她们年轻的时候,千万要睁大眼睛,嫁个有潜力的男人,否则到35岁了真的很难。 & L7 g: ]7 y1 x6 U: t
3 J* e: N4 g0 M6 l: \9 F" C& O; w2 }
另外就是学会打理自己的财富。我到四十岁了从来没有买过股票,但是我觉得Ray99说的其实没错,应该开始打理自己财富了,但是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普通人,达到他所说的财商估计是不可能了。
* Y- N7 C6 X- S; u$ W' [: s9 s5 d' [; w
还有就是考证书吧,注册证什么的,老了也许挂个证一个月能混碗面条钱。
6 A1 @# d0 \7 `
; E5 m& r3 j1 V$ H) f, G! H( F% J 不管怎么样,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是正常走到45岁的前提条件。 , S4 X# `1 p; s+ A' \0 T& ^2 @
: U( L, Q* l* }/ I! U( A! |" q9 R
45岁以后呢?我真的不知道,这也是我发帖寻求答案的原因。; {* p( M4 R& D, ~
本帖最后由 hjde 于 2010-8-19 09:53 编辑 : V" E( P! I! l5 U' W
6 N8 z2 \- `7 p# [, O. R) A% v% t%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