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612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劳动合同签订的工资是概数,如何维权?

  [复制链接]

23

主题

4

听众

665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05-7-5
最后登录
2014-6-4
积分
665
精华
0
主题
23
帖子
2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07:28: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有这么个情况,一家公司在员工入职时,所有人的劳动合同工资一栏:基本工资:1160(最低工资)+奖金,而实际工资操作为,每月分2次打入帐户,一笔叫工资,一笔科目为其他。比如,员工月薪4000元,工资一笔或许是1800元扣五险一金,另一笔银行卡上“其他”科目是2200元。
! R& f8 Y; k) [9 v4 n这种情况下若发生争议如何办?企业之所以这样操作是避免社保稽核以及员工工伤、劳动争议。 + T# W; B7 D+ c, p4 l. z/ x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常诚 + 10 好话题!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23

主题

4

听众

665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05-7-5
最后登录
2014-6-4
积分
665
精华
0
主题
23
帖子
232
沙发
发表于 2011-8-6 07:29:04 |只看该作者 |楼主
算是比较高明的企业,文字字眼里规避法律 本帖最后由 yezi999 于 2011-8-6 07:35 编辑
- l8 x8 Q2 [; F; b5 Q: L8 i- o$ a4 v1 o9 ]. G. D- C. }& O!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130

听众

2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746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10-9-6
最后登录
2022-8-3
积分
201155
精华
51
主题
273
帖子
6791

中人守护者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小天使勋章 春节活动勋章 最佳辩手 月度伯乐勋章 案例达人 原创先锋 精华大师 我考证 乐分享勋章 2011年人气版主勋章 妙笔生花勋章 校招达人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1-8-6 07:58:43 |只看该作者
或许是你想的太多了!或许是企业真的是在规避风险,但是这样操作也不是不合理的。如果将来出现纠纷,是企业的错,依旧是企业逃不了干系的,所以建议你平时收集好你的名牌、出入证、工资卡、工资条等诸多东西,应对不时只需。虽然很多事情企业举证,但是留着为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6

听众

793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1-7-8
最后登录
2014-7-15
积分
793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184
地板
发表于 2011-8-6 09:11:26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说的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8

听众

5190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11-7-18
最后登录
2012-8-24
积分
5190
精华
0
主题
191
帖子
1000

原创先锋

5
发表于 2011-8-6 09:54:5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楼 yezi999 的帖子; J( ^4 \  N  @- u' O

  _$ Y) q# m* V4 Y6 f个人感觉,这样不算违法。 因为法律不会约定具体应该给多少。只规定了双方约定的数额要写进合同。
# m$ s% @  w8 i/ M
, j: w0 H+ b. ?, T( F换句话说,企业拿着合同可以说,我约定的就是1160.其他的我看你工作,我乐意多给。可你不能以合同去判定企业少给了。- @8 ~. ]8 L' Y9 i6 q5 q

  v. h( W9 H& |$ Y而且,个人认为,工资在劳动合同中,只能是个概数。 因为企业的薪酬制度一样具备法律效力的。只要它不违法法律,薪酬制度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为附件之一的。) K' R3 v4 f; a
: k) P% }3 T) Y/ u( `  z( h7 n
现在大部分企业的工资,都含有绩效奖金之类的。这部分本来就是浮动的,不可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死。
/ k3 s! d& J, v, L8 _; K& \+ U$ R4 M3 }- K4 a$ n6 c' a$ Z9 d
: [- V- D' S0 Y-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2457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05-4-1
最后登录
2019-5-21
积分
2457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401
6
发表于 2011-8-6 11:12:50 |只看该作者
企业的做法是否违法要看具体的操作手法。拆分出的这2200元,是以什么名目发的?员工定薪方案里是怎么约定的,如约定是员工的福利项目不属于工资总额范畴,这就不违法了吧。% q2 l4 H- j4 G" l% E6 ]: E7 t
其实很多企业都是这么来做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例如:贴票报销、公关费、福利费、各种名目的基金、钱打到员工指定的卡上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ldr    

6

主题

9

听众

2323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9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11-5-6
最后登录
2017-8-30
积分
2323
精华
0
主题
6
帖子
406
7
发表于 2011-8-6 11:44:27 |只看该作者
这是家精明的公司,它懂得如何看似合理的规避法律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听众

551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1-7-23
最后登录
2012-6-21
积分
551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99
8
发表于 2011-8-6 13:15:13 |只看该作者
恩 路过,偶些工资的确是浮动的饿,没有办法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4

听众

665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05-7-5
最后登录
2014-6-4
积分
665
精华
0
主题
23
帖子
232
9
发表于 2011-8-6 14:57:29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 3楼 markkk2010 的帖子( r7 V9 m6 V3 E% t: I
其实,这种操作是精明的规避劳动风险的实操例子,其公司采取的工资条也只是拆分的工资的第一部分,第2部分从不发条。法律风险做得很好。7 R) d, O% H6 q$ Q8 D
# C% {. w5 }- ~- l1 n
! Q4 }  B8 k+ Q: u6 q$ g0 U
   

点评

markkk2010  呵呵,领教  发表于 2011-8-6 14:59  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主题

89

听众

9万

积分

荣誉版主

一茅齋,野花開,陋巷箪瓢亦乐哉……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4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注册时间
2010-10-8
最后登录
2016-5-4
积分
92063
精华
27
主题
165
帖子
3772

2011年人气版主勋章 春节活动勋章 晒图达人勋章 最佳辩手 办公室点名活动小金人 原创先锋 精华大师 中人旗帜勋章

10
发表于 2011-8-7 19:53:29 |只看该作者
其实无论你合同上面书写多少金额,社保的缴纳基数是按照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性收入来统计的,包括解除劳动合同时的经济补偿金也是。不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金额来统计的。* A9 ~5 n0 w/ O# H+ K
对于员工来说,只要保留好工资卡的入账明细就可以了。
/ [8 X; y" n2 r1 c( ^2 ^# _
7 t/ g( F) k- F
当然,对于企业来说,这样操作明显有一个好处:
) }0 T6 F/ c: a- Y; x3 J$ s! F
当哪一天相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没有不符合岗位要求的证据或者员工没有任何的违纪行为,公司只要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金额支付工资即可,前提条件为公司与员工未出现过工资待遇高于该金额的约定。$ H9 x* e; v, @0 `8 \1 O5 f9 _7 P/ c5 e9 b
这样,员工如何能够容忍,但是也无处维权,因为没有低于约定工资支付,也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收入。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辞职,还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1 u7 a/ D0 X& O2 T' k- F
不过这样的公司,不太仁道吧!

, T6 V: H4 a; ]* l

点评

daijianghong  回答的真完美,学习了。  发表于 2011-8-8 08:07  回复
浅浅微蓝  其实无论你合同上面书写多少金额,社保的缴纳基数是按照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性收入来统计的,包括解除劳动合同时的经济补偿金也是。不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金额来统计的。 * D* U0 r9 l& [% r$ z5 I/ G' a1 u2 @   发表于 2011-8-9 15:14  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