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楼主: mns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强烈推荐《走出华为》[转贴]

[复制链接]
mnsn    

59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08-3-19
积分
13496
精华
0
主题
59
帖子
1137
11
发表于 2004-4-7 14:4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我建议你不妨把这个排名仔细看上两分钟,并且忘了这个排名,把你印象中的排名写出来,对对看,结果出入有多大。看看这些企业在中国的位置,你再看看华为的位置。 6 t# r% n1 X: l3 ?  排名现在很多也很滥,我最恨有人把人民大学排在第39位。我也不敢说上面的排名很科学,我只想提示一点,在广本、TCL、平安、中兴等中国重磅企业中,研究者如何能没有一定的证据就把华为排在第1位,要不然把华为放在前5名既体面又安全嘛!就像把人民大学排在前10位没有太多人异议,但如果你非得把人民大学排在第1位,看看后果是什么?还有一点提示:这是2003年8月份最新公布的排名。3 M4 T% q$ Q* m. U+ G   至于每年都排名的电子百强,在联想、海尔等“最受尊敬的企业”中,华为多年雄踞利润榜首位的事就不用再说了。 9 {, s' C) U4 U: K3 g3 k你放心,华为对这些排名向来就是冷处理,就连员工对此也不会倾注很大的热情。甚至,华为对实实在在该得的荣誉往往都退避三舍。8 t$ o7 ^) X: _& N) j$ r ; l: p- A/ q& s 第8章 华为,中国企业无以比肩的事业高度+ |: g" ]1 Z) U) w6 t% h   1. 中国通信业的恐龙 . Y2 j% V2 ]/ n5 k; F F  ☆也许到2006年或者2007年下一届通信展的时候,朗讯还会设一个小小的展台来特别展示它转变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为产品经销商和集成商 ' L2 d! E, L: I; `- f  ☆最可惜的就是华为这两年在移动通信领域不幸失手,否则把华为形容为“中国通信制 5 f3 b. g2 X. Y! [造业的恐龙”一点也不为过 , L( V1 n' b& f4 T# e  ☆我之所以冒犯众多国人说华为是中国的NO.1,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哪个公司做出了能与华为比肩的“事业的高度” 7 d7 ^ l7 ~# l* ?  Here's a scenario sure to ruffle some feathers: While the old telecom giants continuing moving up into services and other “knowledge-based” businesses, companies like Huawei and ZTE could grab a growing share of the global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market. It seems far-fetched, but perhaps by the time of the next Telecom show in 2006 or 2007, Lucent will once again have a booth-highlighting its transformation into the world's largest distributor and integrator of Hauwei box-es. Anybody want to place a bet? 6 d c+ b3 C! J  -By Andy Reinhard at ITU Telecom World 2003. Follow BusinessWeek's exclusive telecom coverage8 \1 L ^% f/ m% O   这是前不久美国《商业周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写作的背景是刚刚结束的日内瓦国际通信展。横线是我特意打的,你看我翻译得是否基本正确: . S" ]3 o7 V9 s6 E6 Y  也许到2006年或者2007年下一届通信展的时候,朗讯还会设一个小小的展台来特别展示它转变为全球最大的华为产品经销商和集成商。 ; F4 _% r. P, O  坦白地讲,从全球范围来看,华为还未达到和世界级巨头同一量级,无论管理、效率、实力都是如此。朗讯虽然步履维艰,但一个贝尔实验室蕴涵的能量是无法想象的,我不敢和文章作者“place a bet”,我总觉得朗讯还会东山再起,它的产值依然有百亿美金之多,华为只有30多亿美金而已。. ]7 E3 W6 [0 Q2 T$ c   但至少,华为已经在和国际巨头同场竞技了。: w+ \0 l- S# `/ K* Z7 q   由于华为涉足的通信产业从一开始就只有较低的关税保护,所以成立伊始,华为就必须面对国际竞争。而通信产业的高科技特性会让你在一念之差中就有可能败走麦城,华为与通信巨头们的竞争几乎在全产品领域和全世界范围内展开。如今,只要稍大一些项目的统谈(省局统一订货),客户的标书一般都要发给以下公司:爱立信、朗讯、阿尔卡特、华为……除非在原有基础上扩容。几乎在每个大项目上,华为面对的都是这些通信巨头;反过来说,只要有华为公司参加的竞标,所有的厂家都会打起精神,也把华为作为重要的、甚至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A$ T' ?) [* X. c; f   2002年,华为交换机份额占全国的44%;接入网份额在全国占70%;宽带接入占全国的42%;高端传输占全国的39%。什么概念?就是通信网络的三大组成部分:核心交换层、骨干传输层、边缘接入层,华为都占了40%-50%的份额。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利用固定网络完成的通话,其中就有一个是通过华为的设备来完成的。最可惜的就是华为这两年在移动领域不幸失手,否则把华为形容为“中国通信制造业的恐龙”一点也不为过。) [7 p- \8 E) c; b; U O   说份额大还不算伟大,关键要看你的层次。我敢肯定,大多数有钱人家里的电视、电脑、冰箱不太会用我们通常认为中国最优秀企业的产品。通信在很多人看来是不是没有层次呢?你有钱也不能说你的电话信号就比我好。实际上,对通信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通信网络的层次是在运营商那里被划分的,有所谓的市话、农话之别,大城市、核心交换局需要的设备要求就更高。华为怎么样呢?从北京到香港,从上海到西藏,从西单到中环,从骨干到边缘,华为的设备都牢牢地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新加坡,在德国,在巴西,在美国都有华为的设备在飞速地运算着。& R1 n! A( E* A# D' O/ Z   华为在西方通信世界引起的震撼,不仅是份额问题,而是在一块西方强国习惯以及指望永远技术殖民的领域,在他们看来更多的只是拥有大片廉价土地、廉价的劳动力、硕大市场的中国,诞生了一个叫华为的公司,拥有可以打到他们老家、他们心脏地带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运作的能力。" P4 f3 @; E# A) g( Q- S8 K. t   华为在中国不是最大的公司,即使高调起来,我看任正非也未必有柳传志们的光彩夺目。但是,我之所以冒犯众多国人说华为是中国的NO.1,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哪个公司做出了能与华为比肩的“事业的高度”。' s. s* @# ^ c; n% J; ~( u   “神州五号”或许暂时还没有发明一条拉链产生的经济效益大,但是,我们歌颂她,赞美她。 y6 a' X% _: x( p/ t  因为那是一种事业的高度!0 }# L$ T/ k- V+ X# U%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nsn    

59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08-3-19
积分
13496
精华
0
主题
59
帖子
1137
12
发表于 2004-4-7 14:4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2. 在美国跳舞

2. 在美国跳舞 $ |2 |! e: J4 e" n  ☆华为公司对网络市场的长期影响就像丰田和本田两家公司对汽车的影响那样( R: K; W# a+ [0 U   ☆不仅因为“数据业务”将是未来通信时代的主角,更因为彼此都明白,华为和思科是先进的“生产关系”的代表9 F+ p" K" [, m   ☆但无论如何,在我朋友对我描述了这个场景之后,我还是忍不住地慨叹:华为太厉害了$ D( H/ }; e% Y$ x# B3 Q0 }   有一次,一只鼬鼠向一只狮子挑战,要同它决一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鼬鼠说,“你害怕了吗?”: c D" T2 G' ?4 f   “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T# C4 y3 `" [( I7 Q 4 X5 ^, w& M1 U( @4 ]   毫无疑问,思科是狮子,钱伯斯是狮子,这是个年产值几百亿美元的国际巨头。在思科的眼里有谁啊?以前是戴尔,现在则是华为。1 K, H3 m4 z* H; U1 _* F( n" o   华为是不是鼬鼠呢?看下面的内容就知道了。5 v2 ^' G. o5 \( Y& ~   网络市场思科遭围追 称华为是全球性对手, J+ R! \' _7 p5 X1 i, @   Sohu网,2003-01-02 09:34  作者: 高山流水  转自: eNet硅谷动力9 B. i i a7 n/ h/ k5 n   业界分析人士指出,戴尔公司对思科公司的威胁主要在美国,而华为公司的威胁则是全球性的,尤其是在亚洲。另外,华为公司也在试图进入美国市场。CIBC世界市场公司的分析师史蒂夫表示,华为公司对网络市场的长期影响就像丰田和本田两家公司对汽车的影响那样。但他同时指出,华为公司要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还需要相当的时间。& S5 S8 `5 ^4 k" x' U   请大家注意业界分析人士所提到的两个概念:7 C5 s# e- N# Q0 H3 N- J7 l   (1) 华为公司对网络市场;丰田和本田对汽车市场。) r1 U4 y, i5 k4 Q' w) G   (2) 戴尔的威胁主要在美国,华为的威胁则是全球性的。 , o4 D0 s, L6 y9 _) R6 v# v. @, B/ o  如图8-1所示,你不妨从中一窥端倪。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华为份额的增长直接来源于思科份额的减少,仅从数字上看,难怪思科会有些挂不住了。8 C) w; _: a5 q+ X   其实,把华为作为全球竞争对手,不是打官司时思科才想到的战略,早在我到市场前线的2000年,我们讨论华为自己的战略时,就知道思科已经把华为作为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华为也不含糊,同样把思科作为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不仅因为“数据业务”将是未来通信时代的主角,更因为彼此都明白,华为和思科是先进的“生产关系”的代表。2001年、2002年华为在中低端数据产品上迅速扩张,在高端产品上,华为高端路由器NE50、NE80等也在疯狂进攻,可以说,思科与华为之战的祸根早就埋下了。只不过,一下子以这种硝烟弥漫的方式爆发出来是我所始料不及的。 ' \7 C6 z2 G4 j |8 T  思科是狮子,它是不会和鼬鼠来比试的,思科是不得已才和华为直接叫板的。在世界其他地方,特别是中国,面对不断被华为蚕食的市场,它欲哭无泪,这回华为竟然“不识相”地把高端路由器卖到美国的自家门口来了。在思科眼里,当然无法容忍华为在自己的舞台上优雅地跳舞。 * B4 p9 s: d- m7 d P  说到这里,你或许有疑问:不一定吧,那华为状告前华为几个销售人员能不能说明几个人的公司也是大公司呢? ' J2 r7 i; I, Z6 a6 d* z9 b! B( L) x/ d  几位前华为员工是不是剽窃华为的产权了,我不了解具体情况,也不能草率地下结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华为是在认为主要竞争对手收购了这家小公司而获得华为传输产品知识产权的情况下,才做出如此激烈的动作的。很显然,彼此的矛盾还是因为事态转换到了两个大公司之间才爆发的。 : {& h: S0 Q% b/ S, V  至于,3COM老总出来为华为公司作证,是朋友从《深圳商报》上看到后告诉我的,这太让我震惊了。一位数据网络产品世界鼻祖型企业的CEO出庭为一个中国公司作证,其中固然有利益关系在里面,但请你从这个利益关系里跳出来,和我一起思考两个问题: 4 u; P* h5 M& ?4 f& z3 P M  (1) 美国数据通信制造业的巨头3COM和华为成立合资公司,华为控股51%,3COM占49%的股份。凭什么3COM偏偏看上了华为,要与华为合资?因为3COM在美国被思科一直压制着,3COM和华为合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强强联手攻打中国、美国以及国际市场。很多国际巨头之所以愿意和中国本土企业合资,是因为它想利用中国便宜的制造资源,更主要的,是想获得一个身份把它的产品直接卖到中国市场上来。而华为-3COM不仅是华为控股的问题,而是把合资的产品往全世界卖的问题,如果华为和思科的官司最终尘埃落定,华为和3COM在美国有分支机构,华为的产品就可以打着华为-3COM的牌子在美国市场上畅通无阻地销售。- X) r% C0 a/ k- K3 ^0 ]1 e7 f   (2) 作为与华为有利益牵连公司的CEO能站出来为华为作证,他要有多大的勇气!他的证言更要经得起推敲,如果被判定华为败诉,也将代表着这位CEO可能身败名裂。由此一方面可以看出他与华为合作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就像他证词中所说的,通过对华为的拜访和了解,相信华为公司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发优质的高技术产品。对此他是很有信心的。否则,谁愿意自讨麻烦呢? 9 l8 X; j- c |6 L$ h& Q( j2 y  不知,这位CEO先生是否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美国证人出庭时的情景:要对上帝宣誓他所作陈述是真。华为与思科案件激战正酣时我从华为辞职,应该说,我对华为的很多做法以及未来还是或多或少有些担心的。 ( c; E$ L+ ]/ P! r3 U( w6 l  但无论如何,在我朋友对我描述了这个场景之后,我还是忍不住地慨叹:华为的确太厉害了。 A* ^; R. g8 c+ d, I5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nsn    

59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08-3-19
积分
13496
精华
0
主题
59
帖子
1137
13
发表于 2004-4-7 14:4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第10章 华为,中国学历层次最高的人才基地

第10章 华为,中国学历层次最高的人才基地 8 L/ ?5 @( b. ?( e 5 q# o/ _8 Z9 d( I  1. 华为:中国学历层次最高的公司 , |: @3 H1 V6 ~) l2 ?$ |  ☆如果不承认高学历与高素质人才整体上正相关的关系,我们便很难对人才有个直观的认识) v: g8 s/ n3 K$ ]' j8 c5 d   ☆我更觉得有事业的人是能把自己不太喜欢的工作也做得精彩的人3 q+ ]% D# f2 |8 {7 m, r5 Y   ☆华为的高学历肯定不能代表个个是人才,但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受教育程度最高、最能成为企业通信专家的群体在华为,这是毋庸置疑的8 h$ s* V0 r& ? 7 h( ~9 E8 s+ p; J+ Q   我相信,看到这个标题你肯定很反感,小汤师傅,博士都在捡破烂了,北大的“高才生”也在卖肉了,你还在谈什么学历呀!中国的大学教育水平如此而已,高学历就能代表高素质吗?5 v& @1 \) O( U; \$ t ]4 u* W   请原谅,我还是要在介绍华为的高学历之前说些“废话”,如果不承认高学历与高素质人才整体上正相关的关系,我们便很难对人才有个直观地认识。* r( \* e3 C( |+ V   我承认,高学历是不能代表高素质的。那我要问你:低学历就能代表高素质吗?# ]! X: x' y6 j4 S& Q4 M/ i" i* f h" L4 A   按照我们的逻辑,大学生读的书没多少用,依次类推,中学生读的书有用吗?小学生读的书有用吗?那我们干嘛还要读书,还是不读书的人素质高嘛! 0 v1 i* D l# N; ?  当初的“读书无用论”就是这么被哄抬起来的。3 A& ^. A. B% e& q( [5 M   大学与其说是培养了人才,还不如说是选拔了人才。不管现在是不是“应试教育”,它对人智力的考察是毋庸置疑的。不说别的,就说高中拿在手里的5本历史书,要求记忆力好先不提,你如果没有非常强的逻辑思考、分析、归纳的能力,5本书你还真啃不下来!那么多年代、那么多事件,不是一个有心的学生,不是个聪明的学生,他是搞不定的。工作不也是一样吗?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如何去把他们理清楚,这都是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起作用。( n6 A( k+ L1 S0 p6 X   每年全国有那么多人在复读,其中也不乏第一次考试成绩不错的,但你有没有注意到每年的高考状元绝大多数还是从应届生中产生的!这就是智力,更准确地讲是学习能力,真正的人才是学习能力强的人。你说,企业欢不欢迎学习能力强的人? 5 d8 U5 Z+ a, u/ W; g  还有一点更主要的,学历也在选拔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嘛。无论你喜不喜欢,在你的年少岁月里,读书就是你的事业,那是社会对你的诉求,家人对你的期盼。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他可能不喜欢读书,于是他就不去读书,这是错误的态度。走上社会后,其实很多工作也不一定就是你喜欢的,我更觉得有事业的人是能把自己不太喜欢的工作也做得很精彩的人。所以,我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努力学习是他那个阶段的事业心。对学习的热诚态度也必将影响到他走上社会后对事业的热诚态度。至于说大学对人的人文情怀的培养,那更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场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学精神”。 , Y F% U, t4 P! g! k  读了大学的人不一定就代表他是高人一等的人才,反之亦然。在“人大”以及华为的“高学历丛”中,我反而看得更清楚了。但是不能否认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成才的概率越大。4 C( F4 W! k7 Z* `! w5 a( p" b   文科我觉得尚有天赋兴趣的成分,理工科可不是学得越多越反动的问题,华为吸收的更多的是高学历的理工科学生。我后来做市场就深有感触,像我这样连通信原理都没学过的文科生,学起技术来的轻松程度,比北邮以及计算机通信专业的人真是差多了,即使非通信专业的理工科学生也有我这样的感受。而且,学理工的只上到本科能学到很多东西吗?博士和本科的科研水平能在同一个起点上吗? , U! L8 J* g- E$ a( q% `8 t9 \  把导弹、卫星、“神五”发射上天的就是这些高学历的“傻子”。不信,你让卖茶叶蛋的试试?% _$ _7 p5 ?% @. r r9 f: d8 `   我们对高学历的偏见一方面有部分高学历学生个人的问题,但更多的也是社会对他们的理解和使用问题,有些单位根本就没有对博士的需求,也有的对博士的使用有矛盾的心态,更不能容忍的是,还有的对博士有虐待的心理。 5 N- I* y. m; s5 A9 R5 p  如果您能接受我的观点,我现在就开始说华为的高学历了。我只是本科啊,差点没让我进华为,说我学历低!1 E& \) ` R" Z$ u8 t* p   华为85%以上大学毕业,40%以上硕士毕业,你要知道这是全公司20000人的比例,连华为的工人等全部都算在内(华为的人数波动较大,这两年基本在20000上下,后文我在论述华为人满为患时,当前数字我用19000人,高峰数字我用23000人,其他时候的数字都用20000人)。有些公司所谓大学毕业占90%的比例也不假,但那只是它的总部职能管理部门。华为的市场部、研发部、管理部门几乎100%大学本科以上毕业,连生产部的博士也很常见。8 @- d H; G, {" [   华为每年10月份到高校招生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招哪些学校、专业的名单列得清清楚楚。一般来说,除了专业的电子院校外,华为只招国家认定的各类重点大学。天津只去南开、天大;上海只去复旦、上海交大、同济、上财大;广州只去中大、华南理工;福建只去厦大等等。在华为,北大、清华学生比比皆是,浙大、西安交大、华中科大更是一个班的学生几乎全部被华为一锅端。! o1 k1 n4 O: e. r6 s9 M1 @; O8 ]   华为的高学历肯定不能代表个个是人才,但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受教育程度最高、最能成为企业通信专家的群体在华为,这是毋庸置疑的。 * J' Y! ^! L8 c  说起华为人的学历来,六天七夜也说不完。我随便给你举两个例子吧。例子一:" y" v1 \! s k7 g! V# }: t* h8 n   市场干部部曾经有一个任职资格部,因为来得比较早的缘故,我算是一个领头的吧,按照国家级别可以算作股级干部,我把每个人的学历状况一一写出来,为了丰满一点,更为了满足我一点虚荣心,我把你们的名字列出来了,兄弟们,不要见怪呀。6 m0 ]: J" o1 `+ b+ b. k5 I) t+ t   张秋实:大连理工大学MBA;' l7 Q( K7 j$ |* I2 T   何 亮: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 0 w1 r( y4 k/ ^% i& _  李晓谦: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 g+ Y! G. K2 p2 b7 ?7 W& T: ]   张平挺:厦门大学MBA;3 ?) g1 q3 C; k) u$ W9 N   吴江辉:清华大学自动化本科;2 ~" v1 x+ p) m A- M' X1 S4 L( f   肖振东:华中科技大学硕士; ! X" `. W& x$ T. a$ C u0 _  李 滔:英国卡迪夫大学硕士。+ T; E5 ^2 B" Q) J! W& @* K# Z) Y' _, @   诸位兄弟,现在可好? * E! [" n; P& e$ s7 x  就数我最末流,人民大学本科毕业。所以不说嘛,当初嫌我学历低,差点没要我。其实以学历低为借口说明学历低是最容易说得出的借口,人力资源部那时候硕士已经扎堆了。你要知道,那是1996年,华为只有3000人,我好歹也是人民大学毕业的,学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啊!况且我也只是应聘一般的办事人员嘛! # N5 d. q6 E3 w4 A1 ]# C0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nsn    

59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08-3-19
积分
13496
精华
0
主题
59
帖子
1137
14
发表于 2004-4-7 14:4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请看例子二:

请看例子二:( S4 c7 q9 _# j' z; n$ i! \   1996年刚进公司时,与我同住在大冲村一家民房的室友是中科院应用数学专业的博士后,就是邓稼先工作的那个研究所,他说他是中国这个专业最年轻的博士后,小伙子当时只有28岁。他三番五次地拿出中科大校长盛情邀请他出任某某系副教授的函件给我看。我看了,的确是真的。后来他到“深大”当老师去了,在“深大”当老师条件要求高,不是博士一般不予考虑。去了就是副教授。 2 @ G7 j0 a$ l$ {% v" M2 t A8 ^+ n; I. O" q. b, j& @. \   2. 华为:中国员工收入最高的公司 # N z, D C4 ]% q( Q+ l) E, q  ☆大唐公司的部分员工能没有想法吗?他们传说,在华为公司干上5年的中层干部可以买艘游艇 . g( s8 q& C$ G" D  ☆因为华为收入高,所以人才来了,因为你是高级人才,所以华为给你钱. \, o! E: l! _6 G   ☆让人家饿着肚子、提着裤带拼命工作,你把管理做成麻花辫也没用$ b- y9 A2 s3 u! T: Z   你肯定又来气了,汤圣平!你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先说华为学历高咱就算过了,现在又来扯华为挣得多,能说明什么?这不明摆着要说华为是暴发户吗!你先别急,我还要说几句废话。 . h2 ^5 `+ g& g x" {9 g& O  企业都是功利的,也有大手大脚花钱的,但是花给自己可以,把钱大把大把地十年如一日地发给员工,老兄,你当老板试试你自己有没有这份好心情。明明5万块就能把人招来,哪个现代企业的老板愿意花10万块?那是慈善家干的事情,而且,你相信慈善家也不会白花钱的。 - K: E/ }0 P7 @- p4 \& o  中国发展到今天,人才已经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市场,IT业更是如此,IT业的人才已经开始国际化了,IT业中有多少“海归派”、“中飘族”啊!既然是市场,最核心的杠杆是什么?价格。员工的收入就是价格。相对来讲,如果市场信息是充分开放的、共享的,价格高的人一般是价值比较高的人。TD-SCDMA进展迟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部分人才流失的问题,大唐公司的部分员工能没有想法吗?他们传说,在华为公司干上5年的中层干部可以买艘游艇! ( a2 h2 H" O! y  浙江媒体痛惜杭州IT人才成批成批地往上海跑。是啊!杭州的房子比上海卖得还贵,中层干部一年最多就挣10万,他不往上海跑只能说明他还不是人才! $ }7 t, l5 r0 d! f, S  因为华为收入高,所以人才来了;因为你是高级人才,所以华为给你高收入。1 h7 _+ e# Z. H& |. m" ^ Z   企业管理很复杂,但企业管理核心的东西有时又很简单。让人家饿着肚子、提着裤带拼命工作,你把管理做成麻花辫也没用!好了,我现在开始说华为公司员工的收入。 9 u& Q. ]% j" H5 `; K, ]7 ~  华为只要是本科毕业年薪起点就在10万以上,这是招应届大学生的标准(从社会上特招过来的更高),这些都是对外明确宣布并且全部执行的,光这个比重就在85%以上。约7000人的一线市场人员和用服人员,近10000人的研发人员都是在这个圈子里,加上虽不是本科毕业但也有一定职位和工龄的,总的比例不会少于90%。至于工作一两年后达到20万以上是很轻松的事,近两年内部股改为期权后,新来的员工收入要少一些,但达到15万却不是难事。在华为,年收入在50万以上的以千计;年收入在100万以上的以百计;其他10%的人,虽没有10万,绝大多数也不会少于5万。连华为的司机月收入都是5000元,要知道华为的司机主要可不是给领导开车的,而是给员工服务的,华为的领导几乎全是私家车,自己掏钱自己驾驶。 " O I: w2 d1 R  华为公司有20000人,你算算各项比例的数字是多少,如此庞大的公司,如此高比例的高收入,中国有第二家吗?我没有全国企业的数据,但你能不能给我找出一个反例来呢? - m$ I+ q$ d6 L7 N6 y" ]8 g' v  在深圳,你如果说你是华为的小伙子,肯定有很多人愿意为你做红娘,只是由于深圳知识女性的人数相对较少,华为的很多小伙还在单身。在很多人看来,华为的小伙就意味着高学历、高收入,基本上可以划等号。 . V: P5 n9 e% f1 Z% I+ C  华为在深圳产生的消费拉动是任何一家深圳企业所无法比的,我相信在全国都是没法比的。试想全国有哪个企业有接近2万个收入都在10万以上的员工,他们的年龄多数在30岁以下。在深圳,华为的私家车数量众多,档次较高。在全国人民还在热衷于讨论赛欧、威驰、宝来时,华为员工的购车视线基本都在广本、别克以上了(华为人喜欢把别克作为私家车可以看出华为人的一些风格),在华为有一句话叫“是华为人就能买得起别克”,这话说得有点不够含蓄,大手大脚。可但凡在华为工作3、4年以上的员工,买辆别克车一般是没问题的。前一阵我回深圳,发现一弱小女同事竟然也买了辆偌大的别克,不知是何用意。唉!在杭州,想“嫁”有别克车的女人只能到报纸上看征婚启示了。- i9 }9 O, f8 T* l1 B2 s   别克、广本等车是华为基层员工的坐骑,很多中层员工以及高层员工的眼光就盯在VOLVE S80,BMW等车上了。/ J- {" C: B/ j- k" l   在深圳,只要是有高档楼盘开盘,一定就有华为人过来集体采购,很多地产商索性事先就专门制订好对华为人的打折措施。有数据表明,华为公司当初所在的南山区就是因为华为人的大量租房,整个区的房租急涨了10个百分点,大冲村的农民靠大量出租华为员工的住房而发财,听说华为要搬到龙岗后,立刻就有一些人到附近去造房子,说造好后专门给华为员工租住。 ( `7 K8 }( G& g K4 R: a  我同事告诉我,2002年他到离原华为办公不远的西丽湖度假村开会,上了一辆黑车(没有营运证的出租车)。司机抱怨说:以前你们华为在这边,我就买了辆车,准备专门做你们的生意,可我这车刚买不久,你们就搬到龙岗了,现在我连生意都没得做,亏本在跑!- }) p. ^ F2 z8 D1 G( M/ t6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nsn    

59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08-3-19
积分
13496
精华
0
主题
59
帖子
1137
15
发表于 2004-4-7 14:4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3. 华为的?!是人我们就要

☆他们自己的员工一到下班的点,“呼啦”一下全没了,而从华为过来的人加班都成习惯了" A1 W2 r g" K- W' R1 W   ☆这两年,华为的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各大公司更是恨不能把招聘会开到华为公司的办公现场2 n- W w5 L" H) @   ☆华为无论结果如何,单凭它为社会培养的人才就足以载入中国企业最浓墨重彩的史册 7 K% S% m0 l4 q' K: ~! O! E [8 d( K! l1 w   人才出走有些可惜,但部分也是社会循环的需要。在人才流动中,华为人的炙手可热印证了华为的确是IT业的“黄埔军校”。 3 V! i9 Z; r5 _/ o  从华为出去的员工很少主动到其他公司去找工作,绝大多数已经有了着落,要么自己出去创业,要么以更高的收入或者更高的职位被别的公司聘请。更多的人,离开华为时已经不甘心再为别人打工,大多数都是自主创业了。他们的很多人是在成为百万富翁之后走出华为的,这个时间大约需要4年或5年左右,除了不必为生计掉进职业选择的陷阱外,在华为锤炼的4、5年中,他们已经掌握了面对社会选择的技能,个个都能独当一面。在深圳和全国遍布着华为人创业的足迹,当然官司也就跟着打起来了。 9 j! X8 s b( w6 h+ n, e) I  在深圳,在通信界,对华为真正了解的公司把华为奉为楷模,对华为的一招一式都非常关注;对华为了解不深的公司也对华为的员工几乎来者不拒,因为他们知道华为员工的素质和价值。一家希望我加盟的公司老总告诉我,他觉得华为出来的员工就是不一样,不要说素质高,最起码的,他们自己的员工一到下班的点,“呼啦”一下全没了,而从华为过来的人加班都成习惯了。你会经常听说,某某人在某个公司做部门总监了,你会发现这某某人不就是那位在华为见人就喊别人“总”的那个谁吗?至于华为部门经理到别的公司做了副总,你一点都不用奇怪。从我最熟悉的人力资源部来说,在深圳很多优秀公司的人事部经理,都是华为人力资源的普通管理人员。不过,顺便说一句,很多人事部经理的工资还不如在华为做一位普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很多人是为了能把在华为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上施展。毕竟人们对职位、权利的追求从来都是乐此不疲的。 : y# [: u4 s9 i" U1 Y. F- R6 R ?  我在华为的几年中,也曾经接到3家中型公司的邀请出任人力资源总监。不过,我知道更多的是因为我沾了华为的光以及朋友们看得起的缘故。 " S/ d9 d6 c. H  在一线市场部,各大公司都以追逐华为的销售人员为最大快乐。在市场上工作一两年的员工,几乎每个人都接到过猎头公司的电话。UT斯达康公司现任华东地区老总李咏,在华为杭州办事处任副主任时被挖到UT斯达康做UT的杭州分公司总经理,虽然在华为杭办他不是第一把手,但到了UT斯达康后,显示了他卓越的才能,升任华东地区老总就是他职业成就的最大注脚。2 b' ]* R! d) d+ ]4 _   这两年,华为的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各大公司更是恨不能把招聘会开到华为公司的办公现场。: X& C' K% ~9 Y7 e4 P2 K. M! ^2 h   我在想,华为无论结果如何,单凭它为社会培养的人才就足以载入中国企业最浓墨重彩的史册。短短的10年间,华为为IT业及其他行业累计培养了3万名最高层级的大学毕业生。2万人正在把民族企业的华为带向世界级大企业暂且不说,另外1万在社会上起着中流砥柱作用的人才创造了多么大的价值啊!在今天不起眼的林林总总的小公司中,说不准有一天又成长出一个个华为、思科、诺基亚、爱立信来。 , M% |3 u$ B! ^3 |  华为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华为公司培养人才的功勋更是无可估量的。 1 A: @0 A. h4 j- p4 u8 Z' g' A- }; l- Z# \6 A5 g5 y9 d   4. 天才、传奇、领袖& u+ j3 q% x$ m. D: ^8 O   ☆杨元庆25岁才毕业进入联想。在他这个年纪,李一男在华为已经是“一脚踢死牛”的主儿了! J6 s K; ]" l4 h) j8 E' r6 B   ☆唯独,只有,仅仅只有李一男离开公司后,华为专门在《管理优化》报上登载了李一男的长篇辞职声明 + }9 V# @; ~* g& Y  ☆现在李一男到了产品部,他那个部门少1万恐怕通不过吧 ' @' g f; k' m8 d+ M6 t ! M7 k$ U% H$ J% P3 M  1996年,我刚到华为公司,对华为的一切充满好奇,看到一张张政治局常委来华为视察的照片,我问同事宋婕:“标题上说‘华为公司技术人员向某某中央领导汇报’的小伙子是谁啊?好像每张都有他,小伙子很牛嘛!”6 ^+ T( g% G- [ U   “小伙子?他不就是李一男,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吗?!” 1 T2 \/ Y6 U1 _ |$ q5 ~2 S  李一男!我来的那一年,他26岁。 ' b, N6 E$ b) f# E  而他成为华为公司的副总裁时不是1996年,而是1995年,他25岁。很多人认为1995年华为还是小不点吧,但1994年的时候,胡锦涛就到华为参观了。1996年的时候华为已经有3000人,年销售额是26个亿。 + R" t1 N2 A# \9 ?2 v. W  中国年轻一代管理精英中的大哥大级的偶像是杨元庆。他25岁才毕业进入联想。在他这个年纪,李一男在华为已经是“一脚踢死牛”的主儿了。就是现在,李一男也很小,1970年出生的,杨元庆已经冲上40不惑的大关了吧。 ) n: l, R& _* P, `+ Y' i% T2 u& r  李一男,华中科大少年班本科,1993年从该校硕士毕业后进入华为研发部,凭借出色的技术、业绩及领导能力,1995年升任主管华为最要害的部门---中央研究部的总裁、公司副总裁,1998年任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1999年任华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0年离开华为,独立创办北京港湾通信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刚一起步,年销售额就达到2亿元,两年就得到10个亿的风险资本。由于近两年通信业环境不好,加上毕竟成立不久,公司的运作还有些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气候转暖,他一定会成长为一个通信业巨人。我回过头来修改稿子时已是10月份,我听说港湾公司2003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10个亿。 + w# f& n1 o& U: a  还是说他在华为公司的经历。 & X# Z9 a+ B% @  大家知道,副总裁也有甲乙丙的,他是主管研发的常务副总裁。华为就靠研发吃饭了,直到现在,华为还是研发人员最多,收入最高,当然地位也是最高。李一男当时的实际地位和权力仅次于“左非右芳”。 # `1 x7 Z/ F/ k: ^1 Z5 q8 r# i.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nsn    

59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08-3-19
积分
13496
精华
0
主题
59
帖子
1137
16
发表于 2004-4-7 14:49: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华为的研发有那么重要吗?举个例子。你知道华为决定上3G意味着什么?意味着4000名骨干研发人员将耗费数年做3G的研发,意味着你要养活这4000人数年,可这3G牌照还不知什么时候发,更何况市场、生产还将做大量的投入和支持工作。最关键的是如果3G不成,华为何去何从将成为难题,甚至会有灭顶之灾;如果成了,市场接受了,对华为将会意味着新的辉煌,对世界的移动制造业的格局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j( Y" j7 Z' J& G4 r8 N9 J0 M   不说成败,不说其他投入,仅4000人3年的工资至少15个亿以上,3G的牌照迟发一天,华为的成本支出就是300万元。我们很多所谓大企业是在做贸易,做组装,这个不赚钱再换一个。而华为呢,一项研发投入进去只能是生死未卜的等待,残酷到你可能回头的机会都没有。 * M: l3 |: r9 m1 O0 p R5 G: f  现在3G研发不是李一男的事,但在华为公司研发史上,他做出了多少对公司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决定啊。其实在李一男之前主持研发的是郑宝用,郑宝用是任正非创业的搭档,相当于P&G(Procter & Gamble,宝洁公司,1837年以两个合伙人的名字命名),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位元老而已,他是华为公司研发的奠基人,管理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不要以为他年纪已大,其实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人。2001年,郑宝用因健康原因退出华为公司的管理层,他的为人和能力在华为都是广为传诵的,用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形容他一点也不过分。) z# U2 g. V3 ~/ n4 ^- s   就是这样一位既是元老(而且是元老中的元老),又年富力强,能力、资历、成就不比任正非逊色多少的郑宝用,在研发大权的争夺中最后却输在了没有华为创业背景、从华中科大刚刚毕业不久的“小孩子”之手。9 F3 O8 ^8 H. r- q+ r$ \   这里面会不会有权力的斗争?或许有,但我觉得揣度这些与“狗仔队”性质无异。无论是不是权力斗争,任正非也不敢把如此重的重担放在一个承担不起的人身上。华为公司的人才太多了,郑宝用本人也是一个比较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华为现在掌门的副总裁绝大多数和李一男是一个年代进公司的,挑谁不好,干嘛非挑李一男呐?任正非也绝不会因为权力斗争的原因扶植一个不懂研发不懂管理的人,华为是民营企业啊!要靠自己生存活命的。任正非的权威本来就不可撼动,无须通过这种权力斗争来巩固自己,而且,李一男绝不是听话的那种人,相反很有个性,比他随和听话的副总裁很多。任正非自己虽说也是技术出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信技术一日千里,他专业技术方面新的东西懂得越来越少,任正非能大部分判断什么一定不可以做,但绝不至于能预测一定可以做什么。 5 i" c4 V! J# Q$ [  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很多的技术决策在李一男那里已经基本上就定论了。 ; @9 Y$ h% c0 W' H3 I: \  有人说,在华为任正非一人说了算,副总裁都是傀儡。同志,你想想啊,一个20000人的公司,一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事业部、没有子公司的庞然大物(见后文《20000颗心一起跳动》),一个人独裁是不可能的。你以为任正非是神吗?那华为为何要招如此多的高级人才,“傻子”更容易把任正非当成上帝。任正非在华为的权威是毋庸置疑的,不要说权威是宝贵的管理资源,权威不等于独裁吧?!你还记得我在前面说到孙亚芳时一个对干部评价的故事吗?工作过的人都应该有体会,无论你领导怎么独断专行,怎么聪明绝顶,这下属的作用可是太大了,他虽然只是建议权,实际上因为领导的信息缺位,建议权也就因此成了决策权,领导只是最后按“Enter”罢了。慈禧独裁吧,一个小李子就能把她弄得晕头转向。所以,华为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任正非独裁(见后文《相信规律》)。+ P& W+ K$ ]6 e9 {% p3 ?   从1995年李一男主管研发到2000年李一男离开的5年间,正是华为发展最辉煌的时候,而直到1999年,李一男在华为中央研究部都是一人独大。! \% E7 L4 ]- U+ }" W J. v" m2 s   华为中央研究部高手如云,年轻气盛,即便不是高手,也都是高学历。作为研究部总裁,你没有几下子能把人服住?李一男当政5年,研发部人莫不对他交口称赞,服服帖帖。他离开华为创业后,上百的在华为是骨干以及担任重要职务的兄弟们先后聚在他的大旗下。截至现在,华为常务副总裁级别的人走过3个,高级副总裁走的更多,唯独,只有,仅仅只有李一男离开公司后,华为专门在《管理优化》报上登载了李一男的长篇辞职声明,大致意思是说他辞职不是因为华为亏待了他,只是想尝尝创业的滋味,感谢华为云云。你也看得出来,实际上这不仅是李一男的声明,还是任正非的声明,华为的声明。主要意图就是怕引起员工的震动,稳定军心。6 u7 G9 P8 c+ O! @   李一男在华为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a( _$ S5 q; C2 v$ C- z! s.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nsn    

59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08-3-19
积分
13496
精华
0
主题
59
帖子
1137
17
发表于 2004-4-7 14:5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 聪明绝顶的李一男

■ 聪明绝顶的李一男 - Y u! _# M6 A$ j  我没有见识过李一男的技术能力,但我曾经听无线研究部的总工唐东风满怀敬重地评价过李一男的聪明。有一次唐要向客户搞一个技术汇报,邀请李一男出席。由于李一男太忙,事先没有就技术进行沟通,在去会议室的楼梯上,李一男说:你给我把主要的东西讲讲吧。就是从1楼到2楼的距离,李一男到会场上竟然能滔滔不绝地把精华阐述得非常透彻,连唐本人都难以置信李一男领悟、掌握得如此之快。这是一项新技术,而且可以看出他事先不知这项技术的细节,因为他说的很多语言是唐的介绍,但如此专业的技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全部掌握,理解丝毫没有偏差,而且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真是令人难以置信。7 r c3 B/ k; S   ■ 自然领袖的李一男 / w7 r$ v$ U% i1 K3 @2 ~3 J7 p  他在华为的权威我是领教过的。0 J! p1 i! z( }1 Y* Z' E3 Y% a   1998年李一男除了负责研发外,还在市场部兼任产品行销部总裁,我那时在市场干部部负责测算市场部的奖金,市场部两个最主要的部门是产品行销部和国内营销部,华为历来认为客户经理(国内营销部)要比产品经理(产品行销部)重要,因此在我的测算中,客户经理的平均奖金是7万,产品经理的平均奖是6万,我把测算结果汇报到公司资深副总裁、干部部部长杨汉超那里,杨总沉思了一阵说:本来倒没什么问题,但现在李一男到了产品部,他那个部门少1万恐怕通不过吧。* I$ m- V" B p3 m/ \( G   就市场部而言,最大的官不是李一男,应是市场部总裁,因为市场部在公司的地位,市场部总裁、下属几大部门的头都是公司副总裁,当时在市场部任职的6位公司副总裁在华为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年富力强一族,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硕士、博士,都掌握着核心部门的大权。论资历,谁都比李一男老,3位是1990年就进入华为公司的元老,最晚的两位是1993年进入公司,但人家好歹都是博士啊!论年龄,都普遍比李一男大5岁以上,只有胡厚昆比李一男大2岁,可胡是1990年进的华为。另外,李一男长期在中研部,到市场部来只能算是个新丁,而其他6位中的4位都是市场部元老级的人物,小米加步枪从市场上一步步做起来的。还记得我前文中说的制订“狼狈组织计划”的徐直军吗?他也是7大副总之一。 6 z, z- O; X* i! K5 a; o: L  就是这样6位让华为人敬畏的副总裁(我相信不少人连他们的面都没见过,毕竟公司太大了),在市场部常委的会议上,只要李一男说话,6位副总裁基本鸦雀无声,认真听讲,如果没有他的意见,这结论是没法轻易下的。. Y/ k u+ M5 \( T" l$ Z: L   华为没有政治级别,华为内部也没有谁有什么背景,同志们都是精英中的精品。如果你能力一般,仅凭职位高一点是不可能获得大家尊重的。就是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就算官比别人大,也不代表别人就一定要尊敬你。再说,除了孙亚芳外,华为的副总裁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可以说,李一男的权威一方面来自于他的职位和权力,更主要还是他的自然领袖风范。你要知道,在年龄上他还只是个毛头小伙,而且单薄文弱的……他在腰上挂个手机我都替他累! m3 [3 }: i/ s( k- l$ q# e   朋友,25岁时我们在干什么?我们还在整天地想着买富康还是买夏利,是买商品房还是去摇经济适用房的号子,整天还在想着怎么样才能逗“朱科长”开心,工资怎么样才能涨到4500元吧! + G& d" b @9 j9 r7 ~, |# I) d  李一男在25岁时已是10个亿产值的华为公司副总裁,30岁时他已协助把华为带过了200亿的大关,他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华为的发展方向:程控交换机、几十个G的波分传输、代表未来的数据通信、通信技术的皇冠GSM、CDMA、数千人的招聘计划、盛大的市场策划、全球性的市场扩张战略的拍板,李一男都是核心决策层中的一员,甚至很多时候就是直接来自于他的决策。人家可是1995年的25岁啊。 & H7 J H1 T& v  我不太想得明白,如果华为公司是家上市公司,如果华为公司抛弃低调的舆论主张,如果华为是家生产日用品需在大众媒体上进行广告轰炸的公司,1.70米不到的身高,110斤不足的体重,是风就敢把他吹倒,年薪数百万却买了辆捷达车的25岁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李一男,在妙笔生花的记者那里将会生成怎样的文字!/ N5 ~3 l# Y3 e; |; r. O3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nsn    

59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08-3-19
积分
13496
精华
0
主题
59
帖子
1137
18
发表于 2004-4-7 14:5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第4篇 中华有为:华为是什么

第4篇 中华有为:华为是什么 4 P5 A# _/ K: | T: o7 a 我这样的做法对于华为的销售人员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华为的销售人员能做到你一天不见我,我就等你一天;一个星期不见我,我就等你一个星期;上班找不到你,我节假日也要找到你。 1 Q. v7 n" }0 W: c" L 9 A* n S6 g/ s4 V2 l; P, u! e. P 篇首语: 让品德给成功分级 , T3 M( O4 {4 w" ]- @4 f7 m7 p. }   ☆他没有精英的气质。狮子之所以能成为霸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独步天下的勇气% P; }' g- t- G6 p   ☆代表最高成功境界的企业家们始终铭记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为员工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国家创造尊严) _2 g7 ^0 w/ L) U8 Y   ☆如果品德的等级建立不起来,我们就永远有身份的等级! k* I8 c3 k9 v e 8 I: o" ?! Q! x; B$ q  我们的民族不知什么时候对“社会精英”有种近乎迷信的崇拜。一方面我们嫉妒他们,另一方面在他们面前我们显得无比卑微,比如北大才子,比如某科学院看门的正教授。如果就这么看了两年的大门,他是不是“精英”我还真有些怀疑。 3 c2 `! K+ f- B d. I L  他没有精英的气质。狮子之所以能成为霸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独步天下的勇气。 # @+ d- Q* Y% C  但是,我们却给了他们热情洋溢的赞助。为什么?因为景仰他们,因为迷信他们,北大毕业怎么能不是精英才子呢?正教授怎么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呢?8 `; ?: Z \) e   同样,我们的社会热衷于成功,崇拜各类财富精英。追求成功、景仰财富是好事,可我们在对成功者三呼万岁时,有没有拿开遮眼的笏板来看看他们的脸呢?) B6 h! L, n0 k* y4 H- G7 c   成功是按品德来分级的。5 S! P" l5 f5 L4 t" k   我们有踏着老百姓的肩膀一路走过来的成功。他们利用灵通的信息、政策的漏洞、便利的人际资源,打着市场经济的旗号,对社会资源进行“合法”掠夺,不仅自个儿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还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这是最低等级的成功!我给予一笑。 K B5 x( I6 G9 a0 X/ C   还有一类成功是纯中国式的成功。企业家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他有一份硕大的家业,但是外人是沾不得的,他们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裹起来。他们也知道分一杯羹给别人,可千万别指望他能与你分享。他们也不会冒太大的风险,说起往事来也许你听得心惊肉跳,但你有所不知,其实那是一份再稳不过的差事。这是中级的成功!我给予掌声! - I5 C( S, w8 p$ i  还有一种最高境界的成功。他们始终站在创新的最前沿,特别是高科技(不仅指高科技,泛指代表创新和领先世界的欲望),要知道“高科技”不是一种炫耀,它更需要一种使命感。“高科技”的风险也许会让你迅速身败名裂,“中级的成功者”对此是会三思的,“低级的成功者”是永远不会去招惹的。代表最高境界成功的企业家们,始终铭记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为员工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国家创造尊严。员工成功了,企业成功了,国家也成功了。这是使命感的成功!我给予崇敬。1 x7 f/ g( Q% T5 e) A" B u0 X   我们的社会何时来给成功分级啊!如果品德的等级建立不起来,我们就永远只有身份的等级。) W" T& a, m/ _$ r# Q' d" ~$ W   华为就是我心目中最高境界的成功。任正非成功了,他建立了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依照我有限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华为对我的馈赠,依照我知足的心态,汤圣平也成功了;华为在深圳,改革开放在深圳,一个世界级企业在深圳的诞生就是改革的成功,中国也成功了。$ ]: c7 I \, D6 L. u4 z   来,请跟我来,推开华为的这扇大门,一起去欣赏这繁花似锦的温馨花园吧。 ' ]* c4 z: B1 n9 D" ]. o: V' {# w( _& i5 S+ l0 T6 d, G8 g; t 第13章 在大阳台上晒钱:高薪的华为% V6 Z/ v- d! e. A: y$ { % ?* w! H7 _/ n   ☆所谓的“补充”保险,就是在员工工作的时候就把你养老的钱发了* R# y1 j& I5 B0 {; q   ☆我们以后一定要买大阳台的房子,这样如果钱发霉了,就把钱放在上面晒$ Y9 X# [& w8 d% E6 y! [   ☆任正非比这做得还好的是,他只有不到5%的股份- I$ J% _+ m d0 h9 q   ☆一个有钱的老板却舍不得给你钱,他说给你什么,你都不要信 ! x. l; B9 r- [9 ~! L  “华为公司保证在经济景气时期和事业发展良好的阶段,员工的人均年收入高于区域行业相应的最高水平。”这是华为在其《华为公司基本法》中说的话。这实际上就等于断了自己的后路。不给自己留后路的人是做大事的人。 ) o7 O# C$ q, g. [' ]$ K T  如果就具体的管理政策而言,我始终觉得任正非的高收入政策是华为公司最成功的地方之一。有人肯定会说,他有钱啊!4 J# E0 N& I" D9 T   在公司初创或者效益一般时,很多老板做的是什么?自己多捞点,否则自己开公司为了什么?等他赚了钱了,你不要以为一个人成了有钱人,他就会主动把钱分给别人,相反,很多人敛财的欲望更强了。任正非两者都不是。 . |$ d4 f3 J1 A' ~-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nsn    

59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08-3-19
积分
13496
精华
0
主题
59
帖子
1137
19
发表于 2004-4-7 14:51: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华为在最艰难的时候,他和员工一起共患难。等华为有钱了,他又鲜明地提出“利益共同体”,他甚至有个形象的说法,“带兵打仗,哪能不给士兵几两烟土钱。”6 b8 r: |' x7 C; @9 z   他说了,还真的是这么做了。随随便便一个新员工一年10万以上的年收入在很多企业不常见吧?华为一个部门总监的年薪在100万以上也是屡见不鲜。前不久,状告华为的前北京研究所所长的股票是354万股,不要说他还有不少于50万的工资和奖金,每股70%的分红,他的年收入是多少?而他,其实还不是真正的核心层面的人物。8 e1 ~8 l# |! D1 a( r9 q9 k% A   华为比这做得还要好的是,它甚至发了很多员工都没想到的钱。华为从1996年就开始发相当于工资15%的“补充”保险(华为称为安全退休金),并且每隔两年便直接打到你的银行账户上去。所谓的“补充”保险,就是在员工工作的时候就把你养老的钱发了。请问有几家公司给员工发过这种保险?我想很多公司觉得给员工交社会保险已经是很大的恩赐了吧!华为公司有几个人想到华为能在2002年把股票价格从每股1元涨到2.64元?有哪个公司的股票分红可以达到70%? % ?9 [* d/ q6 O* P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不仅发当前的,从制度上、从人情上完全可以不发的以前的钱,华为竟然还主动补偿给员工。没有实行安全退休金制度以前的钱,也按现在的标准补发,比如1990年进公司的人,可以再获得6年退休金的补偿。华为在2000年时主动给一些当时是骨干人员但此前股票较少的员工补了一笔股票。华为不补给你,你能怎么样?再说了,今年你是骨干,以前你是普通员工,什么时间办什么时候的事,完全可以说得通。这一笔就是十万、几十万以上的收入,相当于白给呀。 $ w" H6 g! j4 T3 _( H3 W0 m9 f  人最怕的就是承诺,因为兑现不了往往会自找麻烦。任正非在创业初期说:我们以后一定要买大阳台的房子,这样如果钱发霉了,就把钱放在上面晒。人家说到做到。. @6 |( H) n" q" G   有很多人曾经问我,你们出来后,华为能不能把股票的钱给你们。我以前说能,因为我没有听说过不能的。但现在我可以大声地告诉你:完全能!我在辞职后,所有的工资余额立刻打到我在杭州的账户上,公司股价公布后的一个月内,华为就把股票按照最新的价格全部兑现到我的账户上。要知道华为2002年的效益并不怎么好,现金流也不充裕。 ( ? O8 Q- O q, V/ I- h1 W' O  所以,我颂扬华为不仅因为我曾在那里工作过,而是我觉得能给我承诺,给我兑现承诺的公司是值得信赖、值得颂扬的公司。 ; @2 i/ k( V$ `- O6 G$ {  任正非比这做得还好的是,他只有不到5%的股份。在中国,亲自一手创办、一直担任总裁、在华为威望无人能及的民营企业的老总,他的股份只有5%。你还能说什么呢?反正我是无话可说。据讲,华为有个副总裁在华为做了时间不长后离职,因购置别墅向任正非借钱,任老板自己掏腰包给了他100万!& t) ~+ i) h, _7 |   即使我现在是辞职人员,即使我要写一本有很多批评华为内容的书,我还是深深地佩服华为和任正非。我和几个华为的辞职人员在一起聊天时都说,华为最后的成败定与天,定于地,定于未来的华为人,但华为和任正非在过去和今天取得的成就没有几个人可以企及。因为做企业,做大企业,做世界级大企业,要靠一种大气,没有大气怎么会有战略呢?战略是要高瞻远瞩的。不大气的人,没有资格做企业家,不大气的企业,终究也做不了百年老店。* R! a) |) @& H& C) b   任正非和员工利益均沾是大气,主张以分配作为企业文化的基础是战略,而且是大战略。 2 L8 [; b4 q- ^4 b9 M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华为既自主研发,又给员工发这么多钱,而利润还能排在百强之首?这就是大战略。 & t6 \5 E' m/ b; X7 l  我们不理解葛朗台是吧?我们不理解有的人贪污1000万为什么不收手,还要拿1个亿吧?不要不理解,换你我试试,不一定比别人好。这是人性啊,是根深蒂固的自私的人性啊。没有多少人可以突破,虽然我们都可以侃侃而谈,指指点点。 1 w6 w8 n/ I! s( C V; W  伟大和平凡的区别就在于此。 9 Z! i' R4 K# _" ~9 G  一个有钱的老板说:我虽然给你的钱不多,但我可以给你很多发展的机会。听我说,不要相信他。你可以反问他:那您为什么要挣这么多?您是不是就不想“发展”了? ; ?8 m' l, }3 k1 A+ h1 E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有钱的老板却舍不得给你钱,他说给你什么,你都不要信!+ C/ i& R! z0 n5 @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伊曼,他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为,尤其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行为提出了崭新的解释。. P# g+ |4 x( T! L   有一次,卡伊曼从以色列首都的一个酒店打的去机场,到达机场后司机要他付100元,卡伊曼和他的朋友都认为太高了,不合理。出人意料的是,司机没有讨价还价,却把车又开回了酒店,并让他们下车:“你们重新打车再去吧,看看是不是这个价!” 8 k9 s, Q& Z" @/ D7 A0 L/ a  很多人对司机的行为都不能理解,但卡伊曼心领神会,因为这正好证实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发现:风险决策后的输赢结果对人而言是不对等的,减少100元带给人的损失,远远大于增加100元带给人的收益。- M! {: t1 {0 M: B   有钱的人更容易成为守财奴。 & Z/ e# ^ O: m, O4 B& G- d# b  所谓男人难过两道关:金钱和美女。对它们的占有是人性中最深厚、最基本的自私性的表现。平凡的人也许不需要这样的洗礼,但对伟大的人而言,事情就不是这样了。 3 t8 I7 O4 X5 a2 x- @/ W7 u1 ^7 E  我们每个人都在说吃亏是福啊,可是有多少人始终就没能跨过这道坎?初一做了,十五忘了;今年做了,明年忘了;一辈子都在做,可偏偏到59岁时忘了。不知任正非是不是有一天也会忘掉,但他已经坚持了整整15年了。 0 E* C9 _% V$ I1 v- m3 u8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nsn    

59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2-12
最后登录
2008-3-19
积分
13496
精华
0
主题
59
帖子
1137
20
发表于 2004-4-7 14:51: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汤师傅茶馆:王石的收入

汤师傅茶馆:王石的收入+ ?5 e( O6 U7 u. {   ☆万科在业界的名气与高层职业经理人所取得的收入不符9 b; B# ?3 |" G+ y& B3 r   ☆万科的品牌价值、公司的影响力与万科的实际经营业绩之间是不是有些差距呢* Y1 m6 f, t" K7 m   前两天看王石攀登珠峰,当然关于他的新闻也特别多。其中一则访谈中谈到王石自曝年薪只有60万元人民币。* l. c# T/ H! }8 A- ^$ |% g. F   我很佩服王石的气魄,就像网上有网友的帖子说,原以为王石只是作秀,没想到他真的登上珠峰了。 ) i3 F- z# H, i, W8 [. S  我不知道王石的60万年薪包括些什么,我相信一个老总60万薪水的内涵远远比我们这些纯粹的职业经理人要丰富(虽然王石也声称自己是职业经理人),王石的坐骑就是一辆大奔嘛。但是我基本可以推断除了股票收入,除了作为老总自然拥有的福利,打到王石工资存折上的可能真的只有60万元。 m* E6 C: ^- @* H* D/ A  我在万科呆过两个月,对万科略有所知,同时我对万科有很深的感情,我甚至有些崇拜王石。只是我还是要问王总一句:您这个大集团的堂堂董事长年薪才60万元,那您那些副总们,各地分公司的总经理们、经理们还有普通的员工们能比60万元高吗?在深圳,在北京,在上海,哪怕在南京,在武汉,您分公司的总经理们年薪只有这么点,他们能没有一点怨言吗? 1 B+ s3 `1 G, W) {7 {$ O0 }. B# e  我对地产行业的薪酬行情不是特别清楚,应该是比IT行业要略低,可我知道万科的管理层,包括总部职能部门对人的要求都是挺高的。事实上在前几年,我在公开发行的《万科周刊》上看到,一下子记不清楚是哪个子公司的老总曾提出过这个问题:万科在业界的名气与高层职业经理人所取得的收入不符,在职位上我们似乎处于“上流社会”,可收入却无法让我们跻身这个阶层。 ! u" a1 o6 Q0 p4 v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万科在人才的吸引上的确受到了收入的一定制约,好在万科在管理以及营造的氛围上替代了一些收入不高所造成的影响。" [! ~- J0 n& c8 l* }   我不是在这里宣扬金钱万能,但如果我们鄙视金钱的作用就大错特错了。无论是什么企业,人家出20万,你出10万,如果不是对你有特殊的感情,你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再说了,人家出20万又不是要我的命。万科是否因此没有吸引到更多、更好的人才呢?& u! h2 w% d9 m( O% p4 E   万科是中国房地产的大腕,但是万科的品牌价值、公司的影响力与万科的实际经营业绩之间是不是有些差距呢?我在想,如果在薪酬方面多些吸引力可能对万科的快速成长更有利,也更能通过业绩体现出你的霸主地位。 7 |. q1 q; P* i. O. e  算是多句嘴,无论如何,万科还是中国优秀企业的代表。 - x* c$ ^! G'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