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0-11
- 注册时间
- 2005-4-4
- 威望
- 1734
- 金钱
- 481687
- 贡献
- 524004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1007425
- 日志
- 16
- 记录
- 129
- 帖子
- 4235
- 主题
- 112
- 精华
- 8
- 好友
- 409
     
签到天数: 607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注册时间
- 2005-4-4
- 最后登录
- 2016-10-11
- 积分
- 1007425
- 精华
- 8
- 主题
- 112
- 帖子
- 4235
|
案例点评二HR,混乱之中辨三“色”
" t4 j6 n/ K6 A+ O
: i1 K# E# {4 R 我也曾在机械制造厂做过人力资源总监,对A企业HR的苦恼感同身受,结合我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咨询上的经验,提出以下三点看法和建议。
' y( y" d2 O5 O- H: I1 x( ~ ■认清自己的角色——明晰HR的职责要求和价值所在
# K: a4 V" J q) i 希望HR能够明白自己的职责要求,到底在企业内部应该发挥出什么样的作用,老板对自己有什么期望。
* o7 g$ H/ I$ x' X% u! ?) c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请HR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假设成为这家企业的老板,用老板的需求和眼光来思考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想一想老板最关注什么问题,最应该尽快解决什么问题。一般来说,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经营决策、业务运营和管理支持。; S( _3 ^% r9 S& j
第一个问题是经营决策问题,老板要思考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市场在哪里,客户在哪里,客户现实、潜在和未来的需求是什么等等,然后决定企业的业务领域、产品功能和方向。这是首要问题,如果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业务定位出现了问题,无论企业内部员工多么优秀、资金多么充裕、技术多么先进、装备多么精良,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和客户不认可、不购买,企业就实现不了赢利,不能实现投资回报和价值增值。
h' t. g6 H& G/ E 第二个问题是业务运营问题,经营决策正确后,接下来的就是业务运营问题,如何组织人、财、物等资源高效、保质保量地生产并销售到目标客户那里,这是实现企业价值的必备环节。3 k# Q E3 |1 C3 B. J
第三个问题才是管理支持问题,我们一定要清楚,无论什么时间,财务、人力、信息、行政等管理都必须为业务运作服务,提高业务运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和价值增值,这才是管理工作的价值实质。如果不考虑企业规模、发展阶段、经营效益和人员素质状况等因素,硬性推行什么所谓的先进理论和管理工具,只会给业务运作增加负担,必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到负面影响,导致该职能管理部门的人员受到批评和责罚,甚至不得不走人。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也必须实现提高业务运作效率和质量的价值实质。再往大和高的方面说,才是目前流行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即在公司制订发展战略时提供决策参考,在战略实施时提供人才支撑。4 `! `! r( f; \" o: q' Q
现在,虽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相当成熟和完善,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技术性工具。但是,对于不同的企业状况,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工具却不能生搬硬套。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是需要引入管理理念和手段,但绝对不是要引入不切合实际、不具备可行性的管理理念和工具。比如,企业初创阶段,经营管理瓶颈肯定不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而是市场问题。这并不是说这个阶段人力资管理不重要,而是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和制度应该尽可能简单、实用,只要能够满足企业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就够了。经历3~5年发展,到了企业成熟阶段,即市场运作已成体系,具有了100人以上的规模(据某些专家研究,这个阶段,企业员工总数与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数量之比约为100:1.6.这样来看,A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手并不是很紧缺),效益比较稳定,这时才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体系化、规范化,把各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完善起来。又比如,假如企业员工学历低、文化水平不是很高,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推行所谓世界500强运用的、比较成熟的、体系繁杂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工具,否则员工难以理解、认可和执行。
/ e, ^; y+ Y: s! s2 A/ M 所以,从A企业目前状况来看,员工的需求应该主要集中在物质需求上,即工资和奖金上,HR的首要职责是简化行政人事管理程序和制度,深入到业务运作和员工一线中,化解员工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矛盾,争取公司给予必要的薪酬福利和办公环境改善,以消除员工的怨气,提升士气,从而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公司经营业绩。; E9 v7 p1 j" }
■洞察老板的脸色——摸清老板的价值取向和处世风格( K* ^* j. |) V$ ]% r) @4 ~
在明白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是为提升经营业绩服务之后,还要关注一个问题,就是老板的价值取向和处世风格。说小了,是看老板的脸色;说大了,是看这个企业的文化氛围。要搞清楚自己与老板或者企业文化能否相互适应、能否很好合作、能否实现共赢。
. x2 d, i( [' t* D; A 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企业经营业绩提升服务的,但是在民营企业,老板就是股东,对员工具有生杀予夺的最终决策权,人力资源管理最终其实是为老板服务的。HR必须搞清楚:老板有没有远大的抱负,是想建立品牌性企业,还是想捞一笔钱就完;老板的为人如何?是一个谦谦君子,还是一个睚眦必报之人;老板如何看待人性?在他眼中,员工是等同于机器的工具或者物品,还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老板对管理学是否了解,是清楚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工具,还是对这些了解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这些都决定了HR在该企业中发挥作用的空间。) C3 I+ V2 p& ~: V0 b
假如老板是想捞一笔钱就完,那么他接受HR的意见和建议就不会具有发自内心的诚意;假如老板心胸不够宽阔,那么他对于HR为员工讲话就会感到厌烦,在以后也会不时地把小鞋穿在HR脚上;假如老板对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知之甚少,那么他理解和接受HR建议的难度就会很大;等等。各种情况,不一一列举,这些都需要HR去感受、分析和判断,然后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方法,从而影响老板,把好的想法和建议变成现实的政策和措施,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整体经营业绩。
# m' \0 Q" ]' S; Z) j ■审视自己的成色——明白自己的能力长短, Z q: H$ L0 j: J) N7 e* z7 M* \
明晰了自己的角色,看清了老板的脸色,下面就需要审视自己的成色,也就是自己的能力大小。* e3 }' Q, `# f2 q. w- _' y
HR需要扪心自问,审视一下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清楚了解自己的管理理论、经验技巧、沟通能力、说服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人格魅力等方面到底如何;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否足以支撑自己实现以上的职责要求和角色任务;自己在老板心目中是什么样的;能否和老板站在同一个沟通和交流平台上,能否把意见、建议和想法准确地传递和灌输给老板;能否在其他部门、员工心目中建立自己的威信和信任;能否组织员工实现自己的管理策略和措施;能否克服各种困难,创造出自己的发展空间和舞台……这些都是必须思考的。
# A* j$ b8 X# B7 a; P7 O; h 以上三点意见和建议或许会让人感觉“在民营企业做HR真难”,是的,确实不容易!
& j7 [" m; j) q" T" N$ ?. H- X 其实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企做HR,都是不容易的。如果仅是做一些事务性工作,很容易,如果想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就不会那么轻松了。而在更强调灵活、规范性不强的民营企业做HR,环境往往会更艰苦些,难度更大些。
' n/ X4 ?+ c; c 现阶段的国内民营企业老板,大部分还是把目光聚焦在短期的经济效益上,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老板。在他们心中,经营和营销问题是第一位的,技术和生产是第二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过是第三位的。然而,他们又往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责任心、业务运作和经营业绩。但是,HR应尽的职责和权利并不一定对等,“位高责重,权利轻”,如果老板的经营思路、管理理念和领导方式不到位,仅凭HR的伶牙俐齿、苦口说教和培训教育就能“把稻草变成金条”,解决那么多问题吗?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 d* U" a1 G/ ^! N9 y* @ 因此,如果HR对自己应扮演的角色、老板的脸色和自己的成色进行审视后,发现扮演好该企业的HR角色并不是不可能,能和老板长期共事下去,具有足够的能力、信心、耐心和心理承受力去做这个职位,那么就勇敢地迎接这个挑战,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压力和难题,做好这份工作,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U6 g3 l( V) ?9 K
反之,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发现自己很难适应老板的领导风格和价值取向,在这个岗位上很难做出成绩,那么就应该另作打算。“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不仅是企业选择HR,HR也要选择企业。假如这个选择和结合当初就是错误的,那就让这个错误尽早结束吧!8 [- t1 F7 \5 I3 }; J: X
本帖最后由 常诚 于 2011-9-9 10:28 编辑
A! x1 ` ]9 A7 ^! a: f3 V2 D
2 N% F- e5 u8 r, Z& l6 u) i( M |
-
总评分: 威望 + 30
金钱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