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常诚 于 2011-9-21 01:44 编辑
4 m: \0 r8 I# F, L/ K/ f- t! I0 d) j j' n9 _; d
先梳理一下: 1、老板钦定了核心员工和中层管理者。可是这些人没有制度意识,随意,自我为中心。 2、因为老员工影响,新人也自由散漫无制度无团队意识。 3、遇到机会,老员工利用新人或者重要岗位员工为自己谋求利益。 4、老同学和老员工之间的对立局面,没有看到在哪里。 5、公司薪酬水平福利水平不错,与市场持平。 6、老员工目前的状态就是:等着加薪,等着被提升,等着公司给予,而主观能动性比较低。 7、老板的舍不得一起成长起来的人离职,但是这些人以此为要挟。 其次,根据常诚自己梳理出来的关键信息(当然,可能有遗漏),提出如下一些解决办法: 一、抓住老员工、老同学中有代表性的人物,运用老祖宗文化遗传下来的“阴谋”措施,拿下这些头头,各个击破,做到树倒猢狲散。 “阴谋”措施举例5个: 1、制造或者利用机会,在公共场合,用工作任务或激将或突然发难,反将其一军,变被动为主动,和其打赌,现场约定:赢,怎么办?输,怎么办?赌注内容就是其认为不可能实际上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事情。当然,自己心里一定要有必胜的把握,然后做出样子给他看,让其无话可说,乖乖的服从管理。 2、在工作很忙、任务很重,所有员工都忙得不亦乐乎的情况下,对其不闻不问,也不分派任何工作,让其每天闲死,直到其实在受不了找老板或者找HR时,那么主动权则掌握在老板或者HR的手中,热情的接待,换位思考和其沟通,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主动提出合作方案。 3、学习乾隆对纪晓岚和和珅的掌控上,为这些老员工塑造一个对手,当然,老员工的表现是负面的,那么塑造的对手就是正面的。塑造起来之后,让两者相互较劲,老板或者HR只需从中调和,平衡力量,稳坐中军帐。 4、从团队里面找一个或者几个不受大家关注,但踏实努力工作的员工,公司为他们打开绿灯调整资源,暗自帮助这些员工做出成绩。每出现一个成绩或者每发现一个闪光点,那么,老板或者HR则在公开场合多次进行表彰奖励,同时不指名道姓批评老员工的行为和作法,让老员工产生危机感和失落感。同时,老板或者HR为自己找到合适的理由和支持者,让大家看到你的公开、公平、公正,然后静观其变,在老员工有一点点积极改进的时候,及时表扬,慢慢让其归顺不翘尾巴。 5、学习监狱或者部队的“禁闭室”做法,或者学习过去皇帝对不喜欢的妃子就打入“冷宫”的做法,把老员工隔离起来,比如培训去不成、加薪没戏、活动无他;比如让大家疏远他,只要有他在,其他人就不说话,让其感到孤立无助。 二、充分运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阳谋”手段,为老员工铺垫出美好明天,让其看到希望,并将精力转移到工作上来,而不是等靠要。 “阳谋措施”举例如下: 1、以价值贡献首先做出判断:是不是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技术精湛,且产生的绩效高?是不是熟悉公司员工情况,协调能力强?是不是比较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是不是熟悉公司各项资源,工作效率高?是不是对公司有较深厚的感情,职业稳定性高?也就是说:首先要了解老员工的职业表现,客观分析老员工的价值贡献和潜能如何,长处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2、在上面的分析结果基础上,为老员工画蓝图。比如: 塑造优秀老员工的榜样文化,面子给足荣誉不少,让其他老员工也积极向上,与优秀老员工看齐或者奋起直追; 关注老员工的职业期望和内心需求,设计多通道职业晋升通道,为老员工“量体裁衣”,帮助他们在企业中获得最佳职业发展,这样让老员工不断增值,让他们感受到企业更多的关注与培养; 在公司制度或者政策上充分体现老员工的特殊价值,比如长期贡献奖、总经理特别奖,一次性支付作为老员工工作贡献的奖励。案例中老员工怂恿新人或者重要岗位员工去谈加薪,就说明公司政策上没有考虑到这点,老员工看不到希望,不这样做,才怪!哈哈。 3、想办法增加老员工的危机意识,比如: 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晋降职制度,在一些关键岗位始终保持足够的人力资源储备; 建立岗位轮换制度,避免核心技能和关键岗位长时间掌握在个别人手里; HR要保持对人才市场的持续关注,以便随时能够找到企业需要的替换者; 在同一业务体系中,组建业务小组,由老员工担任业务组长,小组之间就工作任务进行定期的较量,公司公布业绩排名,给予优秀者奖励,对末位者给予公开批评; 必要时专门引进“鲶鱼”,让“鲶鱼”发挥强大的作用; 引进具备整合能力的职业经理人,打造团队新氛围。在这点上要注意为职业经理人搭建土壤,避免水土不服; HR要影响老板关注后续人才的培养,并建立培养人才的机制和激励措施。 最后,温馨提醒: 1、以上办法,不是万能的,需要时机、土壤和环境。当然,更主要的是,以上办法不是唯一的,还有很多其他办法。究竟采取怎样的办法,需要HR对老员工产生这样的行为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背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找到了原因,就找到了办法。 2、记得无锡聚会的时候,有人问到人治与法治的过渡上,常诚说过对这样的事情,要采取“李宗吾+德鲁克”双管齐下的策略。 3、该案例,常诚没有从“帮派”的角度来对待,而是从如何管理老员工的角度而言。因为案例中的事实,不属于“帮派”问题,“帮派”是案例中的楼主自己加上去的,可从描述中来看,不存在“帮派”现象,是民企发展中的阶段性现象。 4、感触一下:该案例中,民企的HR做事比国企、外企等HR要强大很多,因为:外企HR的专业主要仅仅集中在工具层面的精通和运用上(外企HR看了,别砸我,哈哈),国企HR更舒服。但是民企的HR则不一样,不但要专业过硬,还须要精通思想政治工作,当教练做裁判,集党委、工会、团委、妇联等等于一身。 但愿以上内容,能给楼主一点启发,但愿别误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