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8-13
- 注册时间
- 2006-7-20
- 威望
- 95
- 金钱
- 3146
- 贡献
- 202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44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77
- 主题
- 40
- 精华
- 2
- 好友
- 5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注册时间
- 2006-7-20
- 最后登录
- 2013-8-13
- 积分
- 3443
- 精华
- 2
- 主题
- 40
- 帖子
- 277
|
说了这些企业经营常识,不过是想说,任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都不应该是脱离了企业经营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而做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经营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说有意义,也就是增加了企业支出,是负意义。1 e5 O5 j" \8 \+ e6 b
$ K2 N" c) X* v5 ? 在了解了企业的经营要点情况之后,HRD要做的是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分析要对下列问题给出答案:
2 [; o3 G6 i, Z g 1、针对企业的经营而言,我们现有的企业部门设置合理性如何?
/ S/ c* |3 J- c; d5 c/ y 2、从企业的业务流程上看,部门之间的配合是什么状况,是否合理?
- p) S& h' N$ u) ^; M4 d# [ 3、企业的业务流程设置是否合理,有没有严重影响企业业绩的不良环节?, p# [5 p' [9 l2 Y8 E! w" P
4、企业各部门的负责人是否称职?如果不称职有无合适的候补人选?
. U4 T6 e) Y+ X/ p' [6 i 5、各部门员工特别是骨干员工的数量、质量是什么状况?1 D, U& s- H2 H- L8 L% h% F
6、企业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影响力比较大的制度,有无严重影响企业经营的情况?- R I) V6 D+ z. G& o
7、企业的领导班子状况如何?哪些人支持或抵制HRD的工作?
, ^- D1 Q$ Y' `/ V 。。。。。。1 y) K/ b6 z# n! _+ ?' T3 u/ r- X
" ^) u/ x T: k5 G
在尽可能了解企业情况之后,甚至是同时,HRD就要考虑解决方案,重点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与次序。在企业中,不同的业务部门有不同的专业手段,比如市场部门的广告手段、大型活动手段;销售部门的降价、赠品、上门服务等手段;财务部门的增加、减少、转移等金融手段,人力部门也有人力部门的手段,比如调整部门、调整岗位、调整绩效、升降职、增减薪、奖惩制度等,都是人力部门的专业手段。只不过人资部门的手段,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通过总经理或其他部门的首长审批后,才能实施罢了。其实,哪个部门不是这样呢?HRD没有必要纠结于公司支持与不支持上。严格一点说,凡是纠结于支持与否问题上的HRD,都还没有把人资定位搞清楚。: O! R Q+ v+ B$ G2 B, q9 \
至于HRD入职后怎样快速地融入企业并逐步解决问题,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方法,即使是使用一般情况下的常用方法,也只能是参考而不能照搬。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不过,人力资源工作的一些基本功,还是可以有意识逐步积累的。比如,了解企业必然要跟老员工谈话,就说谈话这件事就有选人、时机、方式、地点等因素需要考虑。HRD进入一个300人的企业,如果一个月后对企业的经营概况和人力概况还不了解,至少是没有下功夫,或者思路方法有问题。
; r+ ~% ?5 d" q- X/ C7 _ 案例中说企业有300人,假设退休等有40人,这个企业不过是260人。8个部门有8个负责人,一个部门再找2个老员工,加在一起超不过30人。有些人愿意跟你多谈,你就多聊会儿,有的人冷若冰霜你就客气下以后再说。至少你可以请总经理帮助你选择和介绍几个愿意跟你谈的、对企业情况又比较了解的人重点谈谈,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建立人脉关系,不仅仅是指企业外,企业内的人脉更重要。通过跟老员工的交流,还有一项任务要注意,就是尽快了解这个行业、这个企业的术语、行话甚至“黑话”,比如你所提到的“大盘子”。用行话、术语跟员工交流效果会好很多,还会得到他们的佩服和拥簇。
4 [9 i ^9 R8 [) C! J& T
+ x1 M6 [: l1 w9 F+ C' ? } 企业让你一个星期出方案,两个星期数据分解到位,一个月时让你考虑明年的“大盘子”,两个月让你拿出全部制度。因此,你要考虑和编写的文件很多:从岗位说明书,到绩效考核方案,到岗位测评,到薪酬体系,还有其他方案等。让一个HRD在两个月里做这么多的事情,还没有帮手,确实有些不近人情强人所难,甚至有别有用心之嫌。如果上述的人资术语都是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说的,那就说明他们还是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或者是很了解,知道做这些事情的工作量,但故意这么做;或者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人资工作工作量有多大。不管是哪种情况,你既不能不听老板的,也不能完全被老板牵着走。
, x6 ~9 Q& n4 k9 V3 E m 听老板的话是企业的纪律,他让你写岗位说明、绩效考核、岗位测评、薪酬体系等,一定要写,写方案是HRD吃饭的本事,绝不能说不会写,一定要争取按时完成。如果时间实在不够,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CTRL——ACV你总会吧,虽然这个办法有些消极;如果时间没有紧到不可能完成的地步,积极一点的办法就是,在复制下来的东东里,加上你了解的企业的现实因素。如果老板通过你的诉说,可以延长一点时间,让你去了解企业,那就更好了,你可以写一些企业真正需要的方案,包括大盘子。
1 ^. x) I. L, A8 G: p& w7 S3 T6 X! z
9 N$ ~3 f1 O) w+ j& o 至于“我感觉公司的意思只是让我来利用年前给他们弄好制度政策,然后让我走人。公司里也流传这样的说法”,这样的想法知道就行了,没有必要纠结在这上面。如果你制定的制度方案最终证明是可行的、优秀的方案,把你赶走后,他们用现成的,这对你固然不公平,非常不厚道,但只要是这个企业使用你的劳动成果,不管他们承不承认,就是对你的专业劳动的认可,你应该高兴和自豪,没有必要沮丧和愤怒。何况“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爷投八路”,在不认可你还使用你的劳动成果的企业,长期呆下去不是明珠暗投吗?哼,一朵鲜花还怕插不到牛粪上?牛粪有的是。不过,我也建议你不要染上HR常见的自视过高的毛病。一堆方案,有企业实施就有价值,没有企业采用就是废纸一堆。职业经理人固然不能妄自菲薄,但自命不凡也要不得。几年前中人网论坛有一个帖子《别太把人力资源当回事》,不知道你看过没有。如果没有就可以搜搜看看。4 |; J3 `5 x+ h! u' o
! e+ Q3 ~/ Y/ b0 W1 E* {$ {0 ]
在企业管理中,有两种相对应的思维方式可以不断地了解一下。一种叫聚合性思维,或叫集中性思维,这种方式的要点是按照逻辑推理,从因到果或从果溯因,找到事物的关联关系;另一种叫发散性思维,要点是摒弃原来头脑中存在的条条框框,从更宽广的范围、空间、方式、方法等方面,找到一种新的解决思路。聚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书籍网络上,有很多经典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使我们得到很多启发。比如你对企业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百思不得其解,思考时可以用聚合性思维方式,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由因到果或由果溯因,直至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比如你对企业某些问题用现在的方法无解,但这个问题对企业影响太大而必须解决,思考时思维就要发散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有时才是创新之母。9 f, D% e2 X$ p5 u' o
: s! J7 R, e( z* Y* e
如何做好企业经理人包括人资总监,虽然说有些普遍的规律,但说到底还是一个企业一个样,想做好人资总监还得靠自己。做人资总监跟做其他经理人一样,掌握普遍规律是基本功,处理“这个”企业的事情,就要靠个人的能力和悟性了。这既是经理人工作的难处,也是经理人工作的魅力。所谓经理人的工作充实,丰富多彩,本身就包含了困难和挫折。
! |; `% ~/ t) z+ w9 Z
9 v& X2 v1 e" _: l. Z" j- { 先说这么多吧,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见谅。. ?2 ^- ?, h7 n. K4 K1 L
|
-
总评分: 威望 + 30
金钱 + 50
贡献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