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10-10
- 注册时间
- 2012-4-18
- 威望
- 7
- 金钱
- 944
- 贡献
- 233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18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59
- 主题
- 46
- 精华
- 0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 注册时间
- 2012-4-18
- 最后登录
- 2012-10-10
- 积分
- 1184
- 精华
- 0
- 主题
- 46
- 帖子
- 159
|
本文版权属 Angelliu88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Angelliu88-(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5353)
本帖最后由 Angelliu88 于 2012-8-24 09:56 编辑 5 C" J2 u4 h: }. g
2 W, e$ q5 W: `8 O1 h例: 2001年10月30日,A公司设立登记, 2002年6月1日,李某某与A公司签订《劳务合同》一份,约定自2002年6月1日至2003年6月1日,李某某在A公司从事临时工驾驶员。合同到期后,双方均未续签。2007年12月25日,A公司与案外人B劳务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一份,约定自2007年12月28日至2009年12月28日,B劳务公司根据A公司的要求,向其派遣劳务人员。2007年12月28日,李某某与B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书》一份,从事驾驶员工作,劳动合同期限自2007年12月28日至2009年12月27日。李某某在C公司某工区一直从事驾驶员工作。2010年1月15日,李某某自B劳务公司领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2,709.82元。
! D1 A& S0 t2 v2010年1月李某某以A公司、C公司某工区为被申请人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2010年4月15日,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驳回申请人的各项请求。
, y7 y# l, s3 Y1 n+ G李某某不服仲裁裁决,认为其与A公司有书面合同关系,与C公司某工区有事实劳动关系,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补发降温费4,680元、烤火费1,720元等。
J, S7 t! c, J# ^9 E; XA公司以李某某系B劳务公司的员工、与我公司无劳动关系为由进行答辩。# v* \9 w8 k- A+ c
C公司某工区以李某某不是我们单位的职工、只是被派到我公司开车、与我公司无关为由进行答辩。
' |9 c% }5 y6 R2 b2 z& |% @- g原审法院认为,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这一权利的基础是劳动关系。从本案查明的事实可以认定,2007年6月1日,李某某与B劳务公司形成劳动关系,2010年1月15日,李某某也已经自B劳务公司领取了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自2007年6月1日至2010年1月15日,李某某不可能与A公司、B劳务有限公司同时存在劳动合同。因此,根据劳务派遣协议,A公司只是李某某的用工单位,与其没有劳动关系。作为用工单位,A公司应当支付被派遣劳动者的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但李某某现无证据证明A公司未给付降温费及烤火费,故李某某对A公司的诉讼,不予支持。
0 ^4 J& y, t2 m% n8 p对于李某某诉请的C公司某工区,C公司某工区无独立法人资格,也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因此,李某某对C公司某工区的诉讼,亦不予支持。李某的各项主张,可待证据充分后向与其存在劳动关系的单位主张。遂裁定:驳回李某某的起诉。9 j2 o$ |$ g' T0 [; u6 V0 s/ M
李某某不服上述民事裁定,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 O" v. l4 P3 q! C& |! rA公司辩称,上诉人与我单位没有劳动关系,其与B劳务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一审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驳回上诉。5 C; a. i$ P$ l* J! b. ?, p
C公司某工区辩称,李某某是A公司安排过来的,不是我单位职工,故请求驳回上诉。
7 s `9 R3 O7 o7 q二审法院经审理,撤销了一审判决。
( {4 u8 M2 d) P! I' m8 u解: 本案的法律要点是:
; s' w5 p& g; V) }" X& v劳动者的相关福利待遇应该由实际用工单位来支付。: u5 y7 H% `# \7 a r7 ~3 C+ P
二审法院认为,2007年12月25日,B劳务公司与A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2007年12月28日,李某某与B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书,劳动合同期限为2007年12月28日至2009年12月27日。李某某一直在C公司某工区工作,但该单位并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而A公司和B公司之间签订有劳务派遣协议。故应当认定李某某在上述期间与B劳务公司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与A公司存在劳动用工关系,C公司某工区无非是李某某的一个具体工作地点。A公司作为用工单位应当支付上诉人加班费及相关福利待遇。& p$ B1 S% j ]3 z6 V
操作提示: 1)被派遣劳动者的待遇,如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绩效奖金,岗位福利等待遇,以及日常管理考核、技能培训、加入工会和工会经费提取等事项,主要由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但这种约定不能是随意的,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_( O) X) A6 a/ k
2)用工单位在日常支付福利待遇时,假如处理不当则易引起纠纷。虽然劳务派遣员工不是用工单位的员工,但是由于《劳动合同法》第62条规定了用工单位应当直接向劳动者承担的若干义务,如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等,用工单位也应当针对派遣员工建立一套完整的工资福利制度,做到同工同酬、标准明确。
" I4 N! E" v$ g) g0 X$ N3 r4 U. d# m) F% v0 ^* p
来源于《劳动法U问易顾问软件》——北京易中创业科技有限公司0 R4 L3 Q7 W$ c
申请免费试用《U问易劳动法顾问软件》:http://www.izhong.com/lp/ldu1/81050012.html
0 Z2 ~3 t, H" ]) C9 H; }! _: `- a4 I7 C0 o3 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