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0-29
- 注册时间
- 2012-9-5
- 威望
- 130
- 金钱
- 9545
- 贡献
- 1660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1335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927
- 主题
- 3
- 精华
- 0
- 好友
- 5
   
签到天数: 707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注册时间
- 2012-9-5
- 最后登录
- 2014-10-29
- 积分
- 11335
- 精华
- 0
- 主题
- 3
- 帖子
- 927
|
两个文章都看了一遍,觉得老板的问题更大,感觉老板就没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8 G/ D% H: q. d2 |只是希望招一个万能膏药,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让企业高歌凯进,& r5 g& j1 `- `/ R2 R
虽然嘴上说更看重“企业安全”,其实是更希望职业经理人有本事在“企业没有危险”的同时又大把赚钱,而一旦有点把控不住,又马上像乌龟一样缩回去,宁肯守着破壳慢慢饿死。
) @4 e' R& |5 N; j( K. A我做咨询的时候也碰上很多这样的客户,又想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遇到点事又一个个急着置身事外,天底下哪有这么多天上掉馅饼的好事。6 u( k8 X2 Z& m% l' I+ \2 }
就像很多人说的,其实老板只是想要一把制衡老臣的刀,一个帮他出头的总经理助理,一个赚钱的工具。# n7 e) `- h% |1 l3 N; N
5 f( q9 z: q& G/ G) n& p# ]
我认为如果职业经理人空降到这样的企业,4 k5 \& x; `9 a' J' b
首先要弄明白老板的真正目的,知道自己的定位;$ ?: o! ~7 d9 C
其次是知道企业里的人,包括老板和员工,对这个目的的支持度有多少;% O3 C9 W5 ]# L' z/ w
第三是要知道这个企业为了这个目的愿意付出多大的成本和代价;
0 D! ?7 m: g1 D* d3 P) F第四是考查企业的老板或高层有没有某些致命的习惯,比如越权指挥,有这种习惯的成熟期企业基本上不是挂了就是挣扎着快挂了,好一点的情况就是到了瓶颈做不大;
1 h4 c% U1 g4 P最后,如果前期阻力过大,就需要用更长的时间磨合和融入,磨合是为了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融入是为降低内部的阻力,不过这对老板和职业经理人的耐心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 Q& B3 l5 H, F9 f. A; L6 j
+ x5 ^, C( a$ _; N. H; e2 L我认为那个总经理的错误就在于操之过急,短期内给自己树敌太多,没有意识到改革的难度和时间比预想的要更大更久(也许他意识到了,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J, H! e" }( b7 p相比之下,老板的解释除了少数几条外更像是借口,所谓“杀鸡取卵,寅吃牟粮”完全跟内部组织改革搭不上边,很牵强;而那些通过职业经理人成功推动二次创业的品牌,我相信不是有大刀破斧改革的勇气,就是经历了长期的内部调整,一是要魄力,二是要时间。
- L& H" T; e q% K7 T z, s9 l; I* B
|
-
总评分: 威望 + 15
金钱 + 20
查看全部评分
|